全国哪里的小枣最出名(村食记淳安南枣)(1)

筛选出个头较大的青枣,烫红、晒红、煮枣、焙烘、晒枣……当69岁的方马桥按照这些复杂的流程,再一次亲手制作南枣时,距离他最近一次操作,已经整整过去42年了。近日,在淳安县左口乡岭下村,断了近三十年的南枣加工工艺重新恢复。

往昔“京果”面临发展困境

南枣,是浙江传统的名贵特产,主要产自义乌、东阳、淳安及兰溪等地,在《中国名产》中被誉为“江南枣中佳品”,具有补脾养胃等功效。在义乌,南枣还有一个别名叫“京果”,曾经与火腿、红糖一起被称为“义乌三宝”,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全国哪里的小枣最出名(村食记淳安南枣)(2)

然而此前,这一包含着几代人乡土情结的江南特产,却在传统产地淳安一度中断,面临失传困境。

“南枣加工用的鲜枣价格并不高,但是工艺繁琐,制作起来24小时不能停,特别是加工周期长,一个周期往往要超过半个月,人工成本很高所以做南枣的厂就越来越少。我查过,淳安最后一次做南枣还是1988年。” 千岛湖花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池明说,由于近些年消费者口味的转变,糖分多的食品市场不受欢迎,淳安人开始在今年尝试恢复南枣制作。

在南枣产地义乌,这种传统特产也面临着发展困境。自2000年起,义乌的重点产枣区逐渐减少,枣园的衰败使得产枣量降低,可加工南枣的义乌大枣已经很少。为此,去年义乌市科学与技术协会还专门开展义乌市枣类培训活动,向枣农传授理论、实践课程,以提高产量,复兴南枣。

传统制枣工艺急需传承

在淳安县左口乡岭下村一座由老粮库改造而成的厂房内,方马桥和40多年前的同事方道廷一同被聘请来,恢复这个断了几十年的传统特产加工工艺。

南枣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加工有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特别是像第一道工序烫红,时机要掌握得非常到位。”站在炉温很高的灶台前,方道廷麻利地演示了一遍,“现在我们周边,烫红就剩我一个能做了,再不恢复就要失传了。”

全国哪里的小枣最出名(村食记淳安南枣)(3)

全国哪里的小枣最出名(村食记淳安南枣)(4)

在经过初步的烫红后,在阳关下晾晒半天,再入锅煮熟。沸腾的开水中,枣子入锅5秒便要迅速提起,随后拿到外面晾晒、烘焙。

左口乡被称为枣树之乡,也是浙江省的青枣基地。此次的南枣制作共用了8000公斤鲜枣,最后制出南枣2500多公斤。

中国南枣已经走出国门

工艺复杂、制作耗时,复兴南枣是否有其必要?这曾在朝堂之上、民间爆红的江南特产究竟销路如何?

“到了南枣制成的时节,成吨的枣子出口国外,十分畅销。”在南枣的另一产地东阳,南市街道石盆村南枣制作大户吴天水告诉记者。

石盆村南枣以其成把摇晃作响的特色而著名,远销海外。南枣制成后,要进行分级、包装。先把果皮破裂、形状不整、未干燥的枣子剔出,然后再按规定的分级标准,用塑料袋或纸盒精心包装好,即可销售。吴天水作坊所制的南枣,全部用于出口,成吨的南枣输出港口,远销东南亚各国。

“很多台湾人过来,指名要石盆的南枣,他们懂得摇晃听声响来辨别南枣的质量。”吴天水介绍说,作坊采用传统作坊工艺制作南枣,不仅使青枣的身价倍增,而且解决了青枣的出产,确保了枣农的经济收入。

在东阳南市街道上朱村,贾章明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地的“非遗”南枣正在火热加工中。目前,19张熜床全部启用,还新添了择枣机和运枣专用手推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适应出口市场的需要,计划加工成品南枣逾20吨,该作坊还派多人到东阳巍山、义乌等地收购青枣。

全国哪里的小枣最出名(村食记淳安南枣)(5)

(综合杭州日报、淳安发布、东阳新闻网、中国义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