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022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保障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注重加强什么民生建设(云南这些民生保障工作很暖心)(1)

赵嘉 摄

2021年

云南全省各级民政部门

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争先进

各项民政民生保障工作成效明显

云南注重加强什么民生建设(云南这些民生保障工作很暖心)(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

继续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严格落实参照“单人户”施保、刚性支出扣减、“救助渐退”等措施。

拓展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渠道

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3项业务上线“政府救助平台”,去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受理通过群众困难救助申请7.85万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救助。

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开展居住地申办救助、低保和特困供养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低保城乡统筹发展、开展服务类救助等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低保审核确认、特困人员认定程序,适度扩大低保和临时救助覆盖范围。

稳步提高保障标准

将城市低保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660元、较上年提高3%,农村低保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770元、比上年提高6%,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月人均858元。

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跨省通办”。

全省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8.59亿元,惠及73.65万残疾人。

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救助各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4万人次。

在全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提前下达2022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亿元。

云南注重加强什么民生建设(云南这些民生保障工作很暖心)(3)

资料图 李竞立 摄

加快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

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加强城镇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务实举措,养老服务政策更加完善。

下达资金6.67亿元,实施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一“惠老阳光工程”,集中开展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行动、县级失能照护设施补短板行动、护理型床位建设行动、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和服务质量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了一批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幸福食堂”,组织养老服务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实现县级失能照护机构全覆盖,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100%,新增护理型床位1.47万张,全省养老总床位达到18万张,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改善。

省级补助8000万元发放高龄老人补贴,惠及94万多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

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全省划定的火葬区和少数民族生态安葬区覆盖全省总人口的84.46%。

深入开展加强婚姻管理引领婚育新风三年专项行动,早婚人数持续保持“零增长”。

云南注重加强什么民生建设(云南这些民生保障工作很暖心)(4)

老人安享晚年 杨峥 摄

完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健全完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体系,全省0.9万名孤儿、1.7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的在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继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集中供养儿童和散居孤儿补助省级指导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980元和1280元,列西部省区第1位、第2位。

加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队伍建设,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700余名、村(居)儿童主任1.4万余名。

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省、州、县三级全覆盖,依托12345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统筹做好全省36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坚持战疫情和保民生两手抓

有力服务全省抗疫大局

强化民政服务机构管理,分类有序推进全省民政系统疫苗接种“应接尽接”,保持了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零感染”。

指导各地村(社区)持续做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织密织牢社区疫情防控网。

全力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临时救助9.1万人次。

立足职能、积极争取、广泛动员,共筹措民政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11.19亿元,彰显了民政工作扶危济困、汇聚爱心的大爱精神。

热点问答

在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方面云南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去年以来,云南在全省16个州(市)、26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道)聚焦居住地申办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低保城乡统筹发展、开展服务类救助等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合理提高各项救助标准,改善民生保障水平,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健全完善省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动救助工作开展、救助资源统筹整合使用。

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云南省特困人员认定实施细则》,推动制度创新完善。

推动“政府救助平台”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事项上线使用,方便困难群众随时随地提出申请。

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统筹城乡、分层分级、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更新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通过动态监测、主动发现,及时落实各项救助保障措施,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136.72万已脱贫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有力巩固了兜底脱贫成果。

全省全年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25亿元,300.4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67.76万人次得到临时救助,13.42万人得到特困供养,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