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云端临漳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

我有一个朋友

每次从外地回来时

都要跑去喝一碗羊汤

和这座城市说声你好

每次离开时

也要喝一碗羊汤

和这座城市道声再见

她说

走过了千山万水

吃遍了大江南北

都不如临漳这碗羊汤懂我的胃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2)

临漳大锅羊汤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临漳筑城于2600余年以前

而临漳的羊汤传承已有1800余年

2017年

临漳羊汤还曾作为唯一入选的羊汤类美食代表邯郸亮相世博会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3)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4)

临漳第一家正式的羊汤馆

是北街老孙家

到现在的老板孙东光已经是第四辈了

孙东光介绍说

最开始卖羊汤的时候

我们家只是在原来的临漳大戏院对面搭了两间小棚子

摆上大锅灶台、切肉板后,地方就去了一半

孙东光回忆

当时信息、交通都不发达

为了买到新鲜食材

父亲每天骑着车子去找有现杀羔羊的地方

每天到家都后半夜了

第二天早上还要早早起来刮肚、烫羊头

“咱们临漳人都比较实在,父亲每次里里外外洗、烫至少要七、八遍才算过关。”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当时2分钱一碗的羊汤,人多时一天能卖到9块多。”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5)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6)

临漳大锅羊汤以“鲜香”为要领

在直径约1米的大锅中放入清水、羊骨、羊头

不添加其他任何佐料

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熬3、4个小时

汤渐渐由清转白,由淡变浓

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也随之慢慢氤氲而出

此后

从馆子开始营业到打烊

羊汤便一直这样用慢火细细熬着

而羊头煮熟后捞出

取下羊头上的肉切成薄片备用

喝汤时,

将肉片在汤中汆一下倒入汤碗中

再续上滚烫雪白的羊汤

根据个人喜好

撒上葱花、香菜

佐以食盐、胡椒粉、辣椒、醋等

几种味道相互碰撞

天作之合,相见恨晚

让人禁不住食指大动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7)

武汉人离不开热干面

四川人离不开火锅

临漳人离不开羊汤

走在临漳的大街上

几步可见一座羊汤馆

羊汤已经成为临漳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数九寒天,天寒地冻

人站在街上被冻得瑟瑟缩缩

整个人气场都弱了一大半

要一份羊汤

点两张油饼

把脸埋在弥漫的水汽中

呼哧哧喝两口

不一会身体就暖和了过来

人又可以理直气壮了

但除此,最好是约上三五好友

一人点上一碗羊汤

再加个鸡蛋煎皮渣、凉拌羊脑和饭桌上的常客素拼

倒上一口辣喉的酒

你三言、我五语

把最近痛快的、不痛快的就着羊汤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不一会,所有人周身出汗、满头冒气

脱去累赘的衣裳

身体放松了下来

情绪却高涨了起来

平时沉默寡言的人此刻也像换了个人似的

肆无忌惮地大着嗓门说笑起来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8)

羊汤温和滋补、散寒化滞

但并不独属于冬季

三伏盛夏

白天酷热难耐

但到了晚上

凉风习习、不甚惬意

几个电话打过去

老友们有默契地直奔老地方

低板凳、小桌子

老样子来碗羊汤、上几个小菜

放下白日的拘谨、约束

说着人情冷暖、世间百态

好的、坏的百无禁忌

把心里所思、所想一股脑的都说出来

不用细细咀嚼每句话是否有深意

不用考虑某句话是否会惹谁不高兴

但最默契的还是一个眼神示意后

抱团“戏弄”某人

然后在某人所能承受的边界

一起喝一口羊汤

把刚才的玩笑嬉闹都咽下去

再接着开始新一轮的谈天说地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9)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0)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1)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2)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3)

临漳的羊汤馆装饰大多偏简单

似乎羊汤更多的是一种万家灯火的市井烟火气

但是他却用他最独特的魅力安抚了无数人的情绪和心情

让更多的人在努力为生活奔波时

能有个地方停留下来歇一歇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4)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5)

临漳羊汤小番外

临泉正宗单县羊肉汤(喝一碗有1800年历史的临漳羊汤)(16)

临漳的大锅羊汤历史记载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魏。当时,满腹诗书、精通音律的才女蔡文姬归汉后定居在邺城临漳,与建安七子交往甚笃。一日,陈琳(建安七子之一)等人突发奇想,想尝尝蔡文姬在匈奴学到的厨艺。文姬推脱不过,便命家厨垒砌锅灶,杀活羊用骨架熬汤,羊脸、羊肚等羊下水煮熟切片,等汤熬好后,根据建安七子的口味外加辅料,建安七子品尝后不见匈奴羊汤的腥膻味,口感俱佳,赞叹不已。

后来,蔡文姬的家厨学到了完整的食谱,随后便传授给了自己的家人。经后人不断继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如今独具风味的临漳大锅羊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