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而《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宁宗时代,前后有百余年的空白时期的故事尚未被交代清楚,金庸虽然没有以这段时期作为背景创作一部作品,却也在其他作品中谈及过这段时期发生的故事,比如那“黄裳征明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黄裳原本武功二流)(1)

(黄裳剧照)

黄裳这个角色身上其实有很多的谜团,比如他原本只是个大内文官,哪怕他无师自通练就一身武功也自然是不如那些纯粹的习武之人的,最多也就二流水平,那么他为何能够在隐居多年以后就摇身一变成了绝顶高手,还能够创出《九阴真经》这般绝世秘籍?这背后有何隐情?

一、精妙无比的《九阴真经》

《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登场之时也是风光一时,他们传授郭靖各种武功,宛如那过海的八仙一般各显神通,然而丘处机登场后,他们便显得有些掉价了,以七敌一也只是与丘处机打平,那是因为丘处机很强?丘处机在五绝高手面前也不值一提,五绝之强是肉眼可见的。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黄裳原本武功二流)(2)

(五绝剧照)

书中最能体现五绝与其他高手实力差距的一次战斗莫过于黄药师大战全真七子加柯镇恶,这等配置也未能拿下五绝之一,五绝对低级别高手可以用“降维打击”来形容。

而当年五绝汇聚华山之巅大战七天七夜,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争夺“天下第一”这虚名,他们固然都十分看重这名头,但他们更在意的应该是那本名为《九阴真经》的秘籍,那秘籍中所藏武功之精妙更胜他们所学。

而那《九阴真经》这本经书便是出自北宋大内文官黄裳之手,不难看出一个事实,后来创出这《九阴真经》的黄裳实力应是远在五绝之上,他是如何从一个文官脱胎换骨成绝世高人的?

二、脱胎换骨的黄裳

黄裳这人的武学天赋自然是极高的,这一点从他早年间能够自学成才便能看出,金庸是借周伯通的视角回忆了这段往事。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黄裳原本武功二流)(3)

(周伯通剧照)

原著道:“咱们大宋以前有个皇帝,叫做徽宗。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地细心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道术,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

黄裳在修订《万寿道藏》之时已然算得上是高手,但此时的他真有多“高”吗?在笔者看来,最多不过二流,因为他率军征明教最终也只是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而已。

黄裳的实力不足以踏平明教,甚至他只是击败了几个法王、使者,所以此时的他应该只能算是二流水平,并未达绝顶之境。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黄裳原本武功二流)(4)

(明教剧照)

也正因为黄裳实力不济,武林群雄杀他全家,他也只能隐居起来,这一躲就是四十年,可谁能想到四十年后,重新出山的他居然已是绝世高人,后来还将毕生所学凝聚成了一本《九阴真经》,这四十年间他经历了什么?为何能脱胎换骨?

三、前辈高人留下的遗物

《九阴真经》中包括哪些武功,书中交代得很清楚,就两部分,一是他自身所学武功,二则是他仇家的武功。

原著道:“那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那数十名敌手的武功招数,他一招一式都记在心里,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去杀了他们报仇。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古怪阴毒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

将自己所学武功写入秘籍不难,难的是要将仇家的武功都参透,他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就算他曾与那些敌人交手,也不可能一五一十地记住对方的招式,更别说找出破解之法了,除非有一种可能,他直接得到了这些仇家所用武功相应的秘籍,而有一处地方就能让他得到这些秘籍,那便是琅环玉洞。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黄裳原本武功二流)(5)

当年逍遥派是将天下武学典籍收集到琅嬛福地,而后王夫人又将这些秘籍搬到了琅环玉洞,后来王夫人死了,慕容复疯了,那疯子狂言自己是皇帝,若身处大宋境内难免遭杀身之祸,王语嫣带着他在大理境内避难,托段誉的照顾才得以保全性命,自然不会再回曼陀山庄,那琅环玉洞的秘籍就成了无主之物。

可想而知,后来黄裳的隐居之处便是那琅环玉洞,也只有在那里,他才有机会接触到天下武学典籍,继而研究出破解仇家武功的方法,最终将一身神功融会贯通,创出了那本精妙无比的《九阴真经》,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