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位于北纬30°,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曾经,勤劳肯干的徽州人在这里开辟农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徽州的特色小吃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徽州的特色小吃有哪些(跟着非遗游歙县徽州第一怪)

徽州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徽州,位于北纬30°,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曾经,勤劳肯干的徽州人在这里开辟农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聪明有趣的徽州人总不忘在辛劳的日子里找到小小的乐趣。就是简简单单的豆腐,也能探索出不一样的风味。

徽州毛豆腐~

走进菜市场,老豆腐、嫩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片、臭豆腐、毛豆腐...品种不同,风味各异。而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被称为“徽州第一怪”的毛豆腐。

所谓毛豆腐,是一种形象化的叫法,豆腐切成小块,经过发酵长出一层蓬松的绒毛,胖乎乎的极其可爱。

徽州毛豆腐,从原材料的转化到制成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制作豆腐、乳化发酵、煎制烹饪。

首先,是豆腐的制作。

一颗颗被浸泡的晶莹饱满的黄豆,借着水流,涌进小小的石磨孔洞中,随着磨盘的摩擦声,乳白色的豆浆裹着豆香,完成了第一次转化。

过滤后的豆浆,在大铁锅里咕嘟冒泡,由生转熟,撇去浮沫和“豆腐衣”,口感变得更加细腻醇厚。

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等到煮沸的豆浆冷却至合适的温度,只需小小的一瓢卤水,就能见证从液体又回到固体的神奇变化。

豆腐

豆花盛入模具按压成型后,切成恰好一口的小方块,整齐的码在竹架上,色白如雪,刀切似玉,让人忍不住马上来上一口。

但是,我们还要等一等....

因为,最重要的步骤,马上开始!

摆放整齐的豆腐块,撒上少许盐,置于豆腐笼内,静待最重要的转化。

豆腐笼四边围着木框,底部是长长的竹片,放在阴凉处五六天后,逐步霉变的豆腐表面长出寸把长的茸毛,这就成了毛豆腐。

毛豆腐根据绒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蓑衣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等四种。蓑衣毛很长,呈紫酱色;鼠毛较短,呈灰白色;兔毛很短,呈白色;棉花毛稍长,整绺的,呈白色。

毛的长短颜色差异,除了豆腐本身质量的优劣外,还取决于毛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和发酵时间的掌握上。其中以毛色光亮的口味最佳。

毛豆腐的制作离不开徽州独特的环境气候,但更重要的是其中发酵技术的秘密,这是令每一位徽州的豆腐师傅引以为豪的独门手艺!

至此,徽州毛豆腐距离动筷,只剩下最后一步——烹饪。

在徽州,毛豆腐的品尝是极具市井气息的存在。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柜子一头火炉。

老一辈的说法是:竹板响、脚板痒、口水淌。卖豆腐的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敲着竹板,那种类似鼓点且富有特殊节奏的竹板声,让人一听便能知道,馋人的毛豆腐摊来了!

大家或坐或站,围着小摊,凑着热锅,等着满身白毛的豆腐块在油锅里渐渐变成金黄色,再点上些许鲜红的辣椒酱,满满的锅气扑面而来。

此刻,这竟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其实,我明白,纵然我说的如此清楚,描述的这样诱人,总会有无法接受的小伙伴。

其实,你不妨大胆的试一试,第一次觉得不好吃,没有关系,我们换一家,也许在某一个你没有在意的小店,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迷上了这样奇特的美味。

毕竟,当初小编,就是这样爱上了水果之王——榴莲....

我想,美食的魅力也肯定是相通的。它会在不经意间,就征服了你的味蕾。

来源: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