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地处山西省西南、运城市西北因万泉涌动、荣光幂河得名,有万象争荣、万事繁荣之意辖6个镇、8个乡,共20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36.2万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现将万荣县部分村名的来历简介如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西万荣县各村村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山西万荣县各村村名(万荣县部分村名的来历)

山西万荣县各村村名

万荣县地处山西省西南、运城市西北。因万泉涌动、荣光幂河得名,有万象争荣、万事繁荣之意。辖6个镇、8个乡,共20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36.2万。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现将万荣县部分村名的来历简介如下:

聚善:300多年前,南吴村一户人家,为了便于南北行人饮水,出于积善行好,在此打深井一眼,故名“聚善"。

南、北仁:据古塔碑文记载,南、北仁村原在一处,光绪三年(1877)遭灾后分为两村,在南者称南仁,在北者称北仁。

刘和:古时称“流活”,因外地人流落在此生活故名。后逐渐谐音演变为刘和村。

漫峪口:大小九条沟峪在此汇合,过去因没有拦洪设施,每当大雨后,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村漫淤,故称漫峪口。

新寺庄:约在170多年前,此地有一寺庙,人称老寺庙,后有居民迁来,与老寺庙相邻,故称新寺庄。

埝底:地呈盆形,昔有“流海缝”,深不可测,皆谓直通海底,故名埝(湮)底;按其地形、方位分为东埝底、中埝底、西埝底。

思雅:明朝初年,高、丁、武、陈等氏迁移到此,因官府掠夺,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竟有“吃人肉而炊白骨,甚至自食儿女者”,据此惨情,呼名“思野”(方言音哑),久而成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嫌“野”字粗俗,便舍“野”就“雅”,改名思雅村。

五福:春秋时期,这里自然环境好,土地平整,居民殷实,每当晌午,人们聚集畅谈,俗称“午述”,后改“五福”,取意福、寿、康、宁、德。

大甲:传说从前有18户外地人集结在这里,开荒种地交换有无,长此以往,俗称“大家村”。随着时间推移,为书写方便,演变为“大甲村”。

通爱:一说隋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王通,在这里设馆授业,后人慕名怀念,取名通爱。二说王通的爱女出嫁该村。

贾村:清朝前有姓贾的居住在这里,因村里又有座大庙而得名“贾村庙”,后简化为贾村。

贵兰:一说村内出过一个贵妃娘娘,曾带銮驾回来,故名贵銮,一说村内曾停留过一只珍贵的鸾鸟,沿意谐音,称做贵鸾。今写作“贵兰”。

大兴:原名驱村,是被山东财主驱赶到此之意。1935年取兴旺之意,更名为大兴。

光华: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一姓王者,因卖炭发了家,故名王黑,后因村大,分为东、西王黑。1935年后改为东、西光华,含以光大荣兴之意。

庙后:因位于桥上村的圣母庙背后得名。

桥上:因位于永安桥的坡上得名。

柳家院:相传柳下跖逃难居住此地,又传因编柳簸箕者住过而得名。

黑子沟:传说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征战中路过此地,因敬德面黑,取名黑子沟。

乌停:据传唐时薛万彻的灵柩经过临猗南薛和万荣北薛村时,高空一群乌鸦一路伴行不肯栖息,而到此处却纷纷落下,随灵人员甚奇,即停灵柩,村人便以“乌停“为名。

潘朝:相传李自成大顺朝官员曾在此处避难起名“迁朝”,后人转音叫潘朝。

张仪:相传战国时苏秦、张仪两人在该村南云梦山(大嶷山)上读书,便以此名之。

青谷:原名青国。此村有一进士王丙,在四川怀仁县作官,后犯罪逃回家中,怕被人抓走,便改青国为“青谷”。

王显:传说该村姓氏“原有牛和杨,后有七户王",杨家自行消失后,剩下牛家一户,王家为显示兴旺,取名王显。

宝井:汉时全国有四大鼎,自汉武帝后,唐开元十年(722)又于此处发掘一鼎,视为宝鼎,以此名之,今写作“宝井”。

仓里:300多年前,居汾河边,地形如梭,故名梭里,后取五谷丰登之意,更名为仓里。

大用:原名尖角村,后人把“尖角”两字的头去掉,变成“大用”。

里望:原名李庄,以姓氏为名,以后李氏迁居外地,继而迁来杜、严二姓,人们希望成为一个有名望的村子,改称里望。

南阳:相传从前有个国王迁都到河津县,在柴家乡山王村南10里扎营,起点南阳,故以南阳为村名。

解店:相传很早以前,一家姓解的在此开店,故名。

南、北薛朝:传说古时候有薛、赵两姓居此,在南的叫南薛赵,在北的叫北薛赵,后因赵氏无嗣,“赵”雅化为“朝”字,遂成今名。

南、北牛池:古时候两村之间有一水池,某代皇帝巡视至此,御牛在池饮水,遂取名“牛池”。

上、下义:两村原为一村,因遭天灾各自迁移,移到低处叫下移,移到高处叫上移。后来的“移”字雅化为“义”字。

集贤:原名沟壑村,以地形得名。据传,隋大儒王通逝世后,随李渊、李世民父子率军渡河到陕西,和留住秦地的王通诸门生由今韩城市淄川镇东渡汾阴县庙前古渡,在沟壑村集中,为其尊师执绋送葬,后人为纪念这一盛举,故改沟壑村为集贤村。

上王信:原名杨旦村,以姓氏得名。唐末名胜古迹浮图盖在汤王坟上面,便改名为上王信,意为君主信赖的村子。

大荣庄:过去这里土瘠沙多,居民分散,故名狼窝。后当地群众嫌村名不雅,于1950年改为大荣庄。

文村:相传明嘉靖时,一家姓文的最先到此居住,故名文村。后以方位分东文、南文、西文三个村。

贤友:相传光绪三年(1877)遭灾后,外地人迁居此地,彼此和睦相处,故名贤友。

莲花台:村边有座小石山,山的底部岩石相迭,底层巨大,台上的石山形如莲花,故名。

生蕃:以前地瘠民贫,盼望草木繁盛,五谷丰登,村富民殷。

灵池:相传周文王曾过此地,指点其景,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池日“灵池",故名。灵池相传原是个大村,明朝时因寺院和尚无道,犯了皇剿,村受株连,杀得只剩下东沟,即现在的灵池村。

小淮:相传古时二郎神治淮水路过此地,定名小淮村。

皇甫:相传汉鞔时,有个叫皇甫嵩的在朝任太守怀里侯,后因与贪宦张让、赵忠不和,被诬陷入狱,满门犯抄,其后人选至此定居,故名。民国年间,其村门尚悬有“汉北平太守怀里侯皇甫讳嵩故里”牌匾。

西卓子:传说历史上有一个国王的女儿名卓子女,在皇宫受害后逃此避难,国王派人到处寻找,在此相遇,便将该村改为“卓子村”。

荣张:古时先有张、陈二户,后增黄、杨两姓,起名“北张”。因几姓家族经常闹事,认为“北”字是两半个,意主分裂,变“北”为“荣”,以期团结和睦,繁荣昌盛。

南里庄:古代中里庄、北里庄、南里庄、贾巷4个村庄,相距不足一里,统称里庄。后以方位称今名。

通化:以隋代大儒王通的故里得名,取王通教化之义。

毋庄:唐末五代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的故乡。毋昭裔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前后曾当过宰相和太子太师,其子孙三代均为高官显宦。人出名而姓亦显,故以姓为村名。

六毋:毋昭裔宗族繁衍的六个支系居地,故名。

汉薛:传说汉朝年间有位姓薛的人在朝做了大官,号称“薛公”。在封建宗法时代,往往以名门望族为村名,“汉薛”即由此得名。

四望:东汉时这里有座“圣母庙”,四方拜神求子者甚多,据说以灵应而得望,故名四望村。

五王庙:此处有座庙,内塑药王、牛王、财神、娘娘、菩萨五位神象,故名。

北百样:位于汤王坟的北边,里人视其坟为圣地,称为百祥。

南、北中和:原住郭、赵两大姓。郭始祖坟墓出一莲花。族人视为“仙气”,盖一小楼,村处楼下,故名楼底村。其南有一村,原名杨家巷,两村仅一壕之隔,过去两村经常打架,抗战时期,共同对外得以讲和,取和睦相处之意,楼底村在北,名曰北中和,杨家巷在南,名曰南中和。

张瓮:地貌似瓮张口,俗称张瓮。以方位和姓氏分为东张瓮、中张瓮、西张瓮、尚家张瓮。

孙庄:原名文王寨。传说文王和武王曾于此扎寨,后孙氏到此落户,以姓氏定为孙庄。

南张:原为张氏所居,故名张村。后因河津小梁附近也有一个张村,为区别,按方位称为南张村。

集义:百年前为“下义坡”,附属于下义村,为摆脱附属地位,经过一场官司而自立为村,经村人吴正顺提议改名“集义庄",取“集义勇为”之意。

七庄:原名东解,地处解店以东,后不知何故犯了皇抄,因该村由七个小庄组成而改村名为七庄。

万和:原名“北黄村”,有“南黄”、“北黄”之分,本地人将“北”念“不”音,将“黄”念“活”音,合念为“不活”。明朝时有个走马上任的县令,夜宿该村,问起村名,以为不祥,上任后命改为“万和”,取义吉祥。

新城:原为解店、南和两村。1951年万泉县人民政府迁至解店,经1952年各界人代会决议,将两村并为新城村。

沟北:原住几户张姓,因小而名小张,后因位于太赵沟的北面,改名沟北。

太贾:村民多姓贾,方位在南贾之北,故称北贾。北一与“毕”谐音,毕”含“完”、“了”之意,村入以为不祥,且村发展渐大于南贾、西贾,在清嘉庆末改称“大贾”。其村内有观音、关帝庙,紧连庙前有巷形似“大”字。清光绪年间,在大字巷正南盖一舞台,像给“大”字增一点,成“太”字,遂改名太贾村。

西贾:相传远古有一位姓贾的在此居住,人丁兴旺,分西贾、南贾、北贾。后南贾、北贾之贾姓消失,只留西贾。

芦邑:传说古时候,为抵御外侮,筑城自固,因筑城用的土是垆土,故名垆邑,后演变为芦邑。

上牛:居民姓牛,北边坡下有下牛村(属河津),故名。

上井:园地势高于下井村,故名。

和井:村民于明初由山东逃荒到此,因地处上井村的东崖下,就叫下井村,又因经常与上井不和,后改和井村,以期和睦相处。

西张:与长乐原是一个村庄,因被水冲淹,在西边留下几户张姓,自成一村,起名西张。

长乐:原名长乐镇,被大水冲淹,后迁来孙、黄二姓,起名孙黄庄。1922年改为长乐村,以期长久安居乐业。

东平原:原名柏庄,因南坡上有柏树得名,后与平原村合成一村,合作化时期又分开,按方位称东平原。

黄家社南:宝鼎城内有黄家社,该村居城南,故名。

新村:原名因地形叫“金盆原”,又叫金城。1941年,黄河泛滥,宝鼎城被冲,部分居民迁移于此,遂名新村。

金井:地处新村,即金城与玉井之间,一边取“井”,一边取“金”,遂名金井。

志范:原居民多以造纸为主,故名纸范村,后用同音“志”代替“纸”,名志范。

南杨家坡:清末叫南杨,后因李家移居此处,起名李杨家坡。民国时改为南杨家坡,后又改为南杨。1971年里望乡划归万荣后,因与里望乡的南阳谐音,经群众讨论同意,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12月批准改名为南杨家坡。

北杨家坡:原名北杨村,建于明朝,因当地有一棵大柏树和一棵大杨树,初取名柏杨,后以“北”代替“柏”,称北杨。1971年里望乡划归万荣后,因与里望乡北阳谐音,又改为北杨家坡。

坑西:这里在宋末发生大地震,裂缝成坑,村处坑西,故名。

永利庄:原为郭马庄,据传住郭、马二姓,因曾在行政上附属于坞堆村,又称坞堆庄,后改永利庄,取意永远吉利。

大德:原为刘和的分支,称刘和庄,后来取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向往崇尚礼义的村风民俗,故称大德。

聚村:原名屈村。清光绪三年(1877)遭灾后,仅留下一户屈姓,住西沟;往后陆续迁来牛、冯、李等姓,与屈家同住西沟,改名“聚村”,以示几姓伙聚。

东王:相传汉时这里有两个小村,因为王氏居住,分“东王”和“西王"。光绪三年(1877)大饥,西王人口逃亡殆尽,只剩东王。

竹家庄:原名朱家庄,以姓氏得名。据说后来朱家和陕西人打官司,怕人家找到村子闹事,“朱”竹"音近而把“朱”改为“竹”,变成竹家庄。

东和:原名黄村,以姓氏得名,后迁来李家,出了个当官的要改村名,鉴于两姓一村,取名和村,以示和睦相处,因其西又有一“和村”,遂以方位叫东和。

太和:原名田家庄,以姓氏得名,400年前,这里修了个。太和殿”,遂改名太和,以示吉祥。

五星庄:与老庄一路之隔,解放前同为老庄,后村庄逐渐扩大,解放初另成一村,经群众讨论起名“五星庄”,取五星红旗之意。

小樊:原名船村,因地形象船而得名。方言“船、樊”同音,又因位于南樊村之北,后就叫北樊村。另因河津县有个大樊村,又更名为小樊村。

邻居:居民多姓林、吕,口语转音成为邻居。

庄头:传说旧时该村是附近几个村收钱粮的集中点,含领头之意,故名庄头。

薛吉:原名三凤镇,因一家出了薛收、薛元敬、薛德音三个进士而得名。后薛收之孙薛稷又中进士,更名薛稷。一说该村原有薛、稽两姓,故名薛稽。后由民政部门定为薛吉。

秦村:居民系由陕西韩城、芝川两地移来,为不忘本,以陕西古属秦地,故取名秦村。

新安:原名永安营,位在黄河滩。清朝末年,从河滩移至坡上安居,故名新安村。

新庄:清康熙年间,荆村王家迁居于此,不久又来数姓,定名“七义庄”。同治年间,修建村庄,重建观音庙,光绪年间又建了南关门,村中面貌一新,故改名新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