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江湖人称“范哈儿”的范绍增。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1)

重庆一座洋楼之中传来了众多女子的哭喊声,年轻的女子不过二十韶华,年长些的已过四十不惑,个个环肥燕瘦,风姿不同。

她们一共有三十多人,聚集在客厅之中要求见老爷一面。

范绍增躲在自己的房子左右踱步,面色为难,口中不停地叹气。

“夫妻一场,好聚好散,你不如出去和她们好好告个别”,范绍增的结发妻子在一旁劝慰道。

范绍增苦了个脸:“我现在出去不得被她们吃了啊,不去不去”。

原来外面的这些女人都是范绍增的妻妾,几十年间,他的夫人们从最初的一位到现在的四十位,范绍增也算是尽享齐人之福。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2)

可新中国成立如今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这可让范绍增头疼坏了,最后他决定将自己的第一任夫人留在身边,其余的小妾们都遣散回家,为此他为每一个小妾都准备了丰厚的钱财。

按理来说在那个乱世之中,妻妾成群者多半或买或抢,日子过得都惨淡不已,如今能回归自由身那还不欢喜庆幸,但范绍增这些小妾们个个梨花带雨,满脸的不情不愿。

范绍增身材不高,体型肥胖,别说英俊潇洒,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有些丑,他也没有满腔才华,反而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土,就这样一个人居然能让这么多女人为他倾心,在人们看来实在是一桩奇事。

这就要从“范哈儿” 的传奇一生说起了。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3)

1894年范绍增出生在四川,因为从小就是个矮胖子,显得呆头呆脑,所以人们都称他“范哈儿”。

范绍增家境殷实,祖父是镇里主事,父亲也是有名的乡绅,家里从小就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为国家尽忠。

可范绍增听话只听了一半,为国尽忠可以,好好学习那是不可能的。

家人将他送到全镇最好的学堂,他就开始三天两头的逃课,范绍增最爱的一件事就是跑到茶馆听人说书,他尤爱那些英雄事迹,岳飞传是他最喜欢听的故事。

十几岁那年,范绍增的爷爷父亲实在管不住他,就将他送到了哥老会,哥老会是四川的一个民间帮会,地位就如同上海的青帮,广东的洪门一般。

来到哥老会的范绍增可算是“鸟上青天,龙入大海”,在那里他规矩没学到,却把吃喝嫖赌学的样样精通。

爷爷本来希望哥老会能好好管教一下这个混小子,没想到他居然变本加厉,爷爷一怒之下就要按家法活埋范绍增。

范绍增的母亲素来疼爱这个儿子,在得到消息后连忙找到儿子,给他塞了一大笔钱让他出去躲躲,在挥别的时候,范母双眼含泪语重心长地对范绍增说:“你出去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就是这句话让范绍增铭记了一生。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4)

他离开家后,无所事事的四处漂泊,恰逢四川为了抵制清政府收回铁路权,爆发了“保路运动”,范绍增和曾经帮派的一众兄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打击清政府的队伍中去。

范绍增的半生戎马从这时候拉开序幕。

因为胆子大,做事头脑清楚,范绍增很快被任命为总管事,1916年袁凯世欲复辟帝制引来全国讨伐,范绍增也跟着队伍参加了反袁斗争,可还没打几仗,袁世凯就去世了。

范绍增这时已经是个小头领,手下有近一千人,在当地小有名气,于是他被靖国联军第二路总司令颜德基收编,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靖国军营长。

经过几年军阀混战,范绍增逐渐看透的这些军阀的心思,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于局势看得非常清楚。

1932年二刘争川,刘湘刘文辉叔侄两为了巩固力量,开始四处收买人心,范绍增自然也成了收买的对象,刘文辉拿着五十万来到了范绍增的家中,希望他能支持自己,可范绍增权衡之下他选择向刘湘告发,刘湘高兴之余就将这笔钱送给了范绍增,但是有一个要求将范绍增的部队并入刘湘手下。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5)

范绍增正好无心军阀斗争,此时也乐得清闲,为了避免二刘开战将自己卷入,范绍增拿着钱来到上海当起了一个生意人。

在上海范绍增展现出了不俗的经商才能,还与当时的“上海皇帝”杜月笙成为了至交好友。

经过几年打拼,范绍增觉得经商也没意思,况且自己的财富不说富可敌国,也称得上富甲一方,还那么拼命干什么,不如回家好好享受享受。

于是范绍增回到重庆,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洋楼,并且疯狂纳妾,一时间“范哈儿”的名气响动重庆。

范绍增虽说看起来有些“荒淫无度”,但他有两个优点,第一点,从不“强卖强买”,对于不愿意为妾的女子他从来不强迫,有一个小妾后来爱上了别人,范绍增反而大度的成人之美,自己还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第二点,他对于所有女人一碗水端平,从来不偏袒任何人,所以这些小妾跟着他心甘情愿并无怨言。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6)

过了两年奢靡的日子,范绍增也渐感空虚,他觉得自己在虚度人生,就在这时候,抗日战争爆发,川军出川保家卫国,一场关于民族存亡的战斗开始。

范绍增这时想起了母亲那句叮嘱,于是他变卖了家产,组建了一支抗日的队伍,他还特地回到了家乡,宴请全镇的老百姓并发表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讲。

浪子回头的故事总是容易打动人,镇上的青年人纷纷加入了范绍增的队伍,一个月时间不到,范绍增手下已经有了近万人。

蒋介石一看便任命他为第八十八军军长,在出征前范绍增特地到母亲的墓前磕了三个头,并发誓不驱逐日寇不回家。

范绍增带着部队一路从西到东,为了国家浴血千里。

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在兰溪狙击日军,这一战他率部大破日军,并击毙中军中将酒井直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击杀日军师团长,消息一经传出,范绍增威名大震。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7)

在战场上范绍增虽然是军长,但总是冲在最前面,他说:“哪有让战士拼命自己躲在后面的道理,这一场关乎国家的战斗我们输了就没有脸去见家乡父老”。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范绍增完成了自己对母亲的誓言,也完成了自己儿时行侠仗义救危扶贫的梦想。

这时范绍增本以为自己会得到重用,可换来的是蒋介石的不信任与疏远,范绍增一怒之下便辞官回到四川。

在离任前,范绍增气愤地说:“老蒋就会排除异己,自己人打自己人”。

1949年,蒋介石眼看自己节节败退,这时他想起了范绍增,他任命范绍增为重庆挺进军总司令,让他在四川地区抗击共产党。

范绍增这时早已对国民党失望透顶,他主动联系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选择率部起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突出贡献。

在他去河南省任职体位副主席前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自己这些姨太太处理好。

最终范绍增还是出去对她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看着姨太太们哭着离开的背影,范绍增心里不免五味杂陈。

范绍增最终在自己发妻的陪伴下走过了余生,1977年范绍增在郑州去世,享年83岁。

范绍增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后还要还曾经的风流债,因为自己儿女众多,关于在那里安葬成了一个问题。

而这一争就是整整44年,直到2021年范绍增将军的骨灰才在重庆福果山安葬。

抗日牺牲的六位小英雄 83岁去世44年后才下葬(8)

范绍增的一生传奇且充满争议,人们认为他毁誉参半,也有人认为他瑕不掩瑜,虽然他的前半生有些荒唐,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曾经为国家为民族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