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义关联非常紧密,这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为我们理解字义以及掌握其中的造字逻辑提供了理据。 最初源于图画的汉字,发展至今,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见形可知义的文字。最初与汉字同样具有象形性的楔形文字、圣书文字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当我们把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汉字的形义相关性之时,是否考虑过音义之间的关系呢?

关于语言符号音和义关系的任意性理论

如果说大家认为,我们谈论音义相关性说的就是象声词,那么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象声词的音义高度相关这是无可辩驳的语言事实,我们没有必要再讨论哗啦、淅淅沥沥、乒乒乓乓、咣当等这些描摹声音的字词了。

要弄清音义关联的本质,就必须从一般的字(词)入手,挖掘其中音和义关联的一般性。

提起语言中的音义关系,我们不得不提一位闻名世界的语言学家,他就是索绪尔。这位一百多年前出生于瑞士的著名语言学家,之所以在语言学界如此享有盛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当时研究语言的学者常苦恼于音义之间的逻辑问题,为什么水叫水呢?英语水又叫water呢?而且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对不同的事物竟然有着完全不同的称说方法,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浪费了不少科学家的脑细胞,最后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语言学中位置关系在中文中体现(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索绪尔先生的理论横空出世了,他老人家就说: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其实就是等于告诉大家,音和义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大家没必要再思索下去了。

索绪尔这样一说,把大家给整蒙圈了,本来深奥而又神秘的问题,一句话"没关系"就给摆平了。这也让很多人不甘心,觉得这样解释不能以理服人。其实,索绪尔这样解释是从语言的共时角度考虑的,而非从语言起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仅仅从语言发展的共时角度来考虑,水汉语叫"水",英语叫"water",法语叫"De l'eau",西班牙语叫"Agua",希腊语叫"Νερό",这完全是任意的,并没有什么逻辑关联在里面,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

语言学中位置关系在中文中体现(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2)

语言的起源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内在相关性还是存在的

若要探究语言的起源,再用索绪尔先生的"任意性"理论为参照就有些偏离研究目标了。这正如别人问你的名字怎么来的,你却说没来头随便起的,这样说多数人是不会相信的。其实索绪尔本人也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谈过音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参1):

人们什么时候把名称分派给事物,就在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订立了一种契约——这种行为是可以设想的,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证实。

很明显,索绪尔也承认最初音和义之间是有"契约"(关联)的,但是怎么关联?有何证据?就不得而知了,他也没有证据来验证。于是他索性就提出了“任意性”学说。

其实,这些年索绪尔的学说也不断经受挑战,很多语言学家认为他的说法过于把问题简单化,即使是站在共时的角度也不应该用一句"没关系"就把问题给掩盖了。

美国的语言学家Bolinger就首先发起了挑战,提出语言是"Language is both arbitrary and non-arbitrary"(语言是任意和非任意的结合体)。她举出的一些例子也很有说服力,她认为发音时口腔张开程度最小,舌位较高的元音/i/表示与"小"有关的意义,而口腔张开程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ɑ/则表示与"大"有关的意义。例如,"We chip a small piece but chop a large one;a slip is smaller than a slab and a nib is smaller than a knob。"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我们切一小片儿,但是砍一大块儿;一片纸条比一块板要小,笔尖儿要比把手要小。这都说明了含有"i"的词与小有关,而含有/ɑ/的词与大有关。

随着人们对语言的深入研究和多角度的思考,越来越多的音义关联现象呈现在人们面前。事实胜于雄辩,面对事实我们就不能再武断地否认音义相关的合理性。特别是音义学建立以后,研究语义符号音和义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这也证明了人们承认音与义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近些年来,许多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的象似性和语音象征的说法。"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参2)语音象征是指用词的"声音",来象征词的某种"含义"。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对声音象征在语言中的作用进行过研究。他将"micros"(小)和"macros"(大)在发音上的区别加以比较,并且与它们的词汇意义联系起来,得出这样的结论:"i"的意义是小、细微之意;"a"的意义是大、有力之意。

语言学中位置关系在中文中体现(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3)

柏拉图

语言学家叶斯泊森也指出元音[i]有"小"、"弱"、"快"等意念,他举的例证有little(英)、kleine(德)、petite(法)、piccola(意)、minor(拉丁)、kis(匈)、mikros(希)。

美国语言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准备了一些物品,都是一大一小成对的,又自拟了一些无意义的词,如[gil]、[gal]等,然后他让一些受试者用这些词去给那些物品命名。结果显示出这样的倾向:[gil]一类词都用来命名小号的物品,而[gal]一类则命名大号的。下面我们对英语中字母发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作出总结图示(参3):

语言学中位置关系在中文中体现(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4)

英语中的音义相关示例

汉语中单个字的音义关系之谜

我们再来看一下汉语中的音义关联现象,仔细分析一下汉语中的音义关联现象也是很常见的,非常值得我们思考。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小学》一文中说:

"盖天下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如'大'字之声大,'小'字之声小,'长'字之声长,'短'字之声短。又如说'酸'字如口食酸之形,说'苦'若口食苦之形,说'辛'字如口食辛之形,说'甘'字如口食甘之形,说'咸'字如口食咸之形"。

还一个关于汉语的实验,有人曾经让没学过"蛙、鹅、猫"这几个词语的外国人分辨这三个语音的对应语义,先告诉他们测试内容是三种动物的名称,他们居然能完全分辨清楚。那么汉语中的"牛niu、猫mao、蛙wa、鸡ji、鸭ya、鹅e"等词语,都是语音直接指向动物的叫声而间接指向动物本身的例子,也是典型的音义相关的例子。

我们下面再举出一些汉语拼音及它们象征的意义(参4):

语言学中位置关系在中文中体现(音义相关是语言的初始状态)(5)

汉语中的音义相关示例

汉语中的声母所代表的意义

除以上单个字的例证以外,有些学者还对汉语的声母做过研究(参3),汉语中b、p、d、t、g、k、z、zh、c、ch、j、q等声母,发音特征均为"气流突然流出(爆发音)"。这些声母的发音特征就赋予了它们象征的意念,其中的意念可归纳为两类:①"突发"。如:暴,爆,崩,嘣,炮,砰,拍,啪,碰,泼(猛力倒水使散开),扑,突(忽然,冲破),炸,骤,撞,急(迫切匆促),亟,激,惊,捷(快速),切(紧急),咳;②"吐出、掷出"。如:抛,排(排泄,排除),呸,喷,屁,泼,逃,吐,唾(从嘴吐出),脱(去掉)。这些字的发音和口型给了我们启迪,原来语言这么有趣,这也解释了汉语的“爆”与英语的“bomb”(炸弹)为什么这么相近。

结语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音义相关现象的例证分析,我们认识到语言中存在着除了拟声词以外的音义相关现象,这或许就是语言的初始状态。这些音义相关现象虽说例证有限,但却给探索语言符号的奥秘带来了一股清流,这也告诉我们语言称说的由来不是胡编乱造的。在汉语当中,有些汉字不光形义紧密相关,而且很多字音义相关性也很强,这为我们理解记忆音义、探索汉语的奥秘提供了理据。


参考资料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王寅,《论语言符号相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M],新华出版社,1999年。

3.林芸、谢闽,《英语音素象征的探讨》,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

4.盛谏、盛开,《联想是语音理据的根本成因》,语言文字网,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