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夕的上下结构的字(夕汉字的字元)(1)

夕 [xī]

指事字,与“月”同形,像初月,

但是少了中间的那一点。

带夕的上下结构的字(夕汉字的字元)(2)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夕部》夕:莫(暮)也,从月半見。

段玉裁注:旦者,日全見地上。暮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見。皆會意象形也。

“夕”的本意是指日暮黄昏的傍晚时分,太阳落到了草丛之中。古人说:日入为夕,月入为晦。

“夕”是与“旦”和“朝”相对的一个字,如“祸在旦夕”、“朝夕相处”。“暮”是与“晨”相对的一个字,如“晨钟暮鼓”。

带夕的上下结构的字(夕汉字的字元)(3)

文 献 选 读

《詩經·小雅·白駒》

(詠)今夕(宵)。

永,是咏的通假。今夕,即今宵。

《詩經·小雅·雨無正》

周宗既滅、所止

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

周宗,指宗周镐京。

,无。

,安定。

正大夫,即六卿:太宰、宗伯、司徒、司空、司马司寇。勚[读若役],劳苦。夙夜,即朝夕。

三事大夫,即三公:太保、太傅、太师。西周的王朝覆灭了,人们无家可归、四处流亡。三公六卿都逃离了京城,各国的诸侯也不再肯为国家效劳了。还有谁能知道我这个地方小官的劳苦呢?

《詩經·大雅·公劉》

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荒。

度,测量。

隰,[读若习],指低湿之地。徹,在这里是开垦的意思。

允,确实“豳居允荒”,周人的先祖公刘发现了“豳”这片广阔的低湿荒原,带领族人在这里测量并开垦种粮。

成 语 典 故

夕惕若厉

君子须终日保持警惕,谨慎行事。要如处危险之地,而不敢稍加懈怠。

《周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詩經·商頌·那》: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温和。

,恭敬。

朝夕,整天。

执事,即做事。

恪[读若刻],谨慎。

以「夕」作偏旁的字

从“夕”的会意字:

,天黑到天亮的这段时间。

,天没亮,在月光下就起来做事。

,睡眠中的幻觉。

,与内相对。

,与少相对。由“多”衍生出的形声字有:够数量足够。夥简体字为伙。

名,夜晚看不见时须自报姓名。由“名”衍生出的形声字有:铭、茗、酩,转身蜷曲侧卧。

由“夗”衍生出的形声字有:宛、怨、苑。由“宛”又衍生出的形声字有:腕、惋、婉、豌、蜿、碗。

以“夕”为声符的形声字:汐,夜潮。

带夕的上下结构的字(夕汉字的字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