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千年传承:百善孝为先。今有国内的孝敬节,国外的母亲节和父亲节。

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道是道德的根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

在所有的品德当中,孝顺父母放在首位,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是生为子女的责任和本分,也是在为自己积福。

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1)

网图侵删

01

不孝,是人性最大的恶

《弟子规》有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尊敬父母,及时响应。孝顺,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道理。

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芸芸众生的善念中,掺杂着恶的绿光。

前阵子震惊全网的一个视频:一名女子用力地把一位老人摁在沙发上,对着老人不停地扇着耳光,大喊着:“把字给我签上”。

老人拼命挣扎逃掉后,该女子又把母亲拽回来,狠狠推倒在沙发上继续扇耳光……

后经证实,打人的女子是一名公务员,而被打的老人,则是她79岁的亲生母亲。

至于殴打母亲的原因,是女子要求她母亲把工资卡和所有存款交出来,老人不愿意,导致女子恼羞成怒。

知情人声称,这不是该女子第一次对其母亲动手,曾多次因钱对其母大打出手,而在此前不久,她妈妈已经把房子都过户给到了她的名下。

这样的子女,令人唏嘘。

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2)

网图侵删

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

“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这是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的父亲突发疾病入院,他赶到医院了解到父亲可能会中风,导致瘫痪,需要长期治疗和照顾后,问医生的一句话。

此话一出,其母怒道,养儿防老,亲生儿子要给他拔管子,那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

丁元英回答:如果你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不要说母爱多伟大,养来养去都是为了自己,那是一种交换。

多么残酷,而又现实!

生孩子,真的能防老吗?

养孩子,真的是为了交换养老吗?

孩子真的能还清父母的恩情吗?

02

父母恩,是世间最深的情

佛陀曾说: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意思是就算母亲已年过百岁,还是一直牵挂着八十多岁的孩子。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吃好穿暖?……

即便再老再残,再病再痛,也断不了这份爱,永远都会为孩子操心。除非她的生命走到尽头死去了,再无法担忧。

从前,有个不孝子嫌弃母亲年纪大了,他就把母亲背去山里,想扔掉她。他一路走向深山,母亲就一路艰难地折断树枝做着记号。

不孝子发现后,很是恼怒。

为防止母亲沿着标记走回来,他就故意走偏僻弯曲的小道。然后他放下母亲,狠厉地说道,这些路你还能记得吗?看你怎么回去!

母亲轻声叹气,幽幽地说,儿子呀,我做记号不是想自己能够找回去,我是怕你会迷路呀!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明知不孝子是要将自己丢弃,但心里却记挂着他。我回不去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能平安回家。

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3)

网图侵删

《劝孝歌》有曰: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鳝鱼护卵的故事说从前有个人煮鳝鱼吃,发现鳝鱼的身体始终向上方弓起,只有头和尾部浸泡在沸腾的汤里,而腹部一直保留在汤的上面。

这人觉得很奇怪,他剖开鳝鱼的肚子,看到了里面有很多鱼卵。原来,鳝鱼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是拼尽全力想保护肚子里的鱼卵。

一条鳝鱼况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有句谚语说: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生养之恩大过天。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我们所有的一切,根源都来自父母。父母的恩情,永远都还不完。

03

不孝之人,灾难重重

《地藏经》云:不孝父母者,得天地灾杀报。种恶因,得恶果,报应甚快,报应甚惨。

《杂宝藏经》中有个故事:从前,有个婆罗门的妻子不愿照料家中老母亲。

她得知当地有个说法是跳进火堆,就可以升天。她对婆罗门说,我们就送母亲去天堂享福吧,那才是真的孝顺。

于是,他们就把老母亲推进了深山里的一个大火坑。

所幸母亲掉在了坑中间的土阶上,得以避过大火。天黑漆漆的,老人又怕又累,她爬上一棵大树休息。

不久,一群强盗来到大树下分赃。老人紧张得不小心咳嗽一声。

强盗们做贼心虚,以为遇到了恶鬼,吓得落荒而逃,赃物洒落了一地。

天亮后,老人拖着金银回家,告诉儿子儿媳说,我上了天堂,天堂里有很多财物,但我年纪大了只给你们带回了这些。

儿媳信以为真,急忙让丈夫把自己也送去天堂。丈夫就把妻子推进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她没有掉在土阶上,而是活活被烧死了。

这就是不孝顺父母,自食其果的恶报。

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4)

网图侵删

有一件真实事例:张大爷有两个儿子,都不愿意赡养他,他只能独自居住在破烂的土墙房里。直到去世多日,人们才发现张大爷已经腐烂的尸体。

多年后,张大爷的两个儿子都老了,他们的儿子说,你都没有养你的父亲,我们一样不用照顾你。

最后,张大爷的大儿子被活活饿死了,小儿子沦落得四处乞讨。

古言有云: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你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孩子就会怎样对待你。你不孝顺父母,你的孩子也不会孝顺你。

04

孝顺,才是最大的福气

《名贤集》中说: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佛说:把父母当作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

史料记载,在清代时期,北平竹斜街发生大火。可是在火灾的断壁残垣之中,竟有一间破屋巍然独存。

人们说,这破屋中住着一位多病的老婆婆,和一个守寡的年轻媳妇,两人相依为命。这位年轻的寡妇,一年复一年地侍奉婆婆,从来没有丝毫怠慢,没有任何怨言。

熊熊的火焰燃烧到这间破屋时,风势忽然转变了方向,所以没有燃及她们的房屋。

人们都认为是孝顺的媳妇守护久病婆婆的孝行,感动了菩萨,因而得到菩萨的保佑。

孟子曰:惟孝敬父母,可以解忧。

养儿防老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劫后余生)(5)

网图侵删

所谓家和万事兴。孝顺父母,父母长辈心宽体善,一家人其乐融融,整个家中风水就会好,做其他的事可更加顺遂。

孝顺,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品德。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孝顺的人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谁愿与之交心,谁敢委之重任?

“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意思就是上一代和下一代互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是孝。孝就是连接上下代的通道,是打开福缘慧根的源泉。

孝顺父母之人,才会有福报。

太史公有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重本,尊本,孝本,才是人的根本!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抱憾终身!

珍视予我生命,赋我生长,忧我一生,念我一世,求我安好的父母;

常回家看看,聆听他们的唠叨,抚平他们的皱纹,填补他们的空虚,加添他们的欢颜!

孝顺,才是人之本福,家之本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