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夹杂这种交流方式已经和“女拳”话题一样饱受争议已久,尤其对于留学生和华侨这类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群体而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一碰就炸的危险话题。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2)

# 中英夹杂就是装x吗 #

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中英夹杂”,都能找到很多tag:

#如何看待回国人士说话会夹带英文#

#为什么有些人聊天时会中英文混用#

#为什么很多人在中文里夹杂ENGLISH#

有在吐槽那些说中文和英语混搭的人秀优越的,也有在哭诉自己真的不是在装x的。这也足够能看出,真的有不少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说话时中英文夹杂,而不是熟练的使用全中文的对话模式。

装b vs 语码转换

语言学里把说话时中英夹杂叫做【语码转换】现象 (code-switching)。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3)

如今这个大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会说二种及以上的语言,在交流中,他们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交替着说的方式来进行对话。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话。

“xx公司终于给我发offer了。“

“这个项目的deadline快到了,我不能出来玩了。”

“明天有个meeting,我们一起brainstorming一下.“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4)

专家解读

语言学家认为,使用语码转换是儿童双语者语言发展的结果。

对成年的二语学习者来说,使用语码转换帮助他们更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语言学家也试图去发现人类大脑如何产生语言及其运作。对于不同的语言是否各自形成一套系统或是同属一套系统,不同语言的词库是否分属两套系统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但大致上认为双语或多语使用者无法将某一语言完全“关闭”。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5)

行业黑话

毕竟比起中文,有些英文单词能用更少的音节对应更丰富的意思,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更多的信息,自然也会成为下意识的第一选择。

判断一个人说话究竟是在刻意营造高bigger人设,还是无意识下的自然流露,不是通过他所夹杂的英文词汇的多少而英文词汇的水平。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6)

比如essay、presentation、due、deadline等英语词汇,是我们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如果一定要把“presentation”翻译成“个人展示”,这种一板一眼的中文词汇,反而让人觉得哪里怪怪的。同理,“你今晚有time吗?我们一起dinner好吗?”就很明显是在zhuangbility啦。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7)

这种表达方式和程序员们不会专门把bug汉化成“漏洞”、篮球爱好者也不会把NBA说成“美职篮”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也有一些中英夹杂的行业黑话,就和大家专业上面学到的专有名词性质一致。

当你所在的环境大家都中英文夹杂说话的时候,你也要遵循这种方式,不然就会加大沟通成本,降低效率。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8)

我们在讨论语言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语言是表达的一种工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抛开中文、英文这种区分方式,语言最重要的使命应该是准确的表达人的思维。

留学生有话说

我不是有意的!

作为一个留学生想和大家说说真实情况,认真的说那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喜欢故意中英夹杂(这种人我们直接就是不予置评,懂得都懂)。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9)

但其实绝大部分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都不是有意这样的。有一些有过海外经历的人,有一些是比较顺口的英文单词,比如我要赶ddl,我要赶due,那这些就不仅是留学生了,很多职场人士都会这么说。

还有的时候感觉用英文讲语气会稍微缓和一点,就比如说你和朋友吵架朋友说你说话好fxxking mean呢就感觉还好,但如果你用中文说你这个人说话好xx刻薄,emmm估计免不了一场恶战.....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0)

可以批评,但别苛责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去避免说话的时候夹英文,但有的时候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一些,大家其实也没有必要把人往坏了,类似想秀优越感,甚至不爱国了,等等。

曾经火爆一时的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幕,王骁中英文掺杂的讲话方式,被一些网友吐槽:正经人谁这样讲话啊?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1)

“要practice Chinese law就有点紧张。”

“当我也是在一个reception(开放日)上,和一个特别顶尖的美资所做过交流,他们在资本市场领域特别厉害,然后在中国practice(业务)比较好。“

“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任何International相关的东西。”

也因为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曾一度遭到一众网友质疑:

“他要是真优秀,本科就考五院四系了”

”他要是真优秀,硕士就考/保清北人了“

“他要是真优秀,就不会三句不离斯坦福了”

“本科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北师大,LL.M斯坦福。算上北师大读研的时候出国交换的一年,一共在国外就待了两年,但是言行举止来看,几个月的斯坦福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比前面七年都要深,搞的好像斯坦福本硕出来的一样。”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2)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被选往南新威尔士大学交换,以distinction(优秀)的成绩毕业,最后在牛津和斯坦福的双offer之下选择了斯坦福大学法律系。除此之外,还在留学期间在政府间国际组织担任实习生,的“学霸”也能惨遭“网暴”至此。

被人放在显微镜下点评他们的每个细节动作语气字眼,又是怎样一种感受。即使不考虑节目剪辑的效果,20多的年轻人会成长,我们在荧幕前,看到好的地方,取长补短;看到不好的地方,引以为戒。盯着荧幕里的年轻人,扣帽子。真的,没必要。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3)

就像另一位实习生李晋晔说的那样,现在发现的都是优点,以后可能就变成发现缺点的过程了。或许留学能给人一块很有分量的敲门砖,中英夹杂是你曾经远赴重洋的证明,可是当大门敲开之后,最终走到哪里,还是得看个人能力。名校毕业的学生,自带一点优越感,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你得让自己的能力匹配得上这份优越感。

同样的,别人没有judg你的说话方式,所以也没有必要对别人的说话方式指指点点,只有互相包容,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和谐的对话环境。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4)

最后Joanna学姐想说,评判一个人说英语到底是不是装x,关键在于分清场合和受众,就像和同事说“case的ddl是啥时候呀?”,还是和你完全不懂英文的爷爷奶奶说“hey bro 今天eat what呢?“

中英夹杂(中英夹杂真的很low耶)(15)

哪个是装x,大家都心知肚明。

说话夹英文未必就是装x,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相互沟通了解,尊重差异,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对方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