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一直是高考学子的梦想,那有没有人好奇过,为什么清华大学不是Qinghua University,而是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学不是Beijing University,而是Peking University?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

清华大学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2)

北京大学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3)

因为它们沿用了

邮政式拼音

什么叫邮政式拼音?那就往下看喽

这张旧影是1930年的慈溪火车站,汉字“慈谿”下面的拼音“TZE KI”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慈谿”的“邮政式”拼音写法,“邮政式”拼音是“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的变体。这个拼音方案在现代汉语拼音成为国际标准之前盛行百年(今年2月11日,恰好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诞生60周年的纪念日)。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4)

1930年慈溪火车站

不为大众所熟悉的是,“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其实是在宁波确立的,它的标准书籍是诞生在宁波外滩的《华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它被称作“20世纪头30年最流行的一部巨型汉英词典”。而这部巨著的作者,便是“19世纪英国汉学三大星座”之一的英国驻宁波领事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5)

青年翟理斯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6)

老年翟理斯

翟理斯出生于英国牛津的一个文人世家。1867年初,翟理斯开始在北京学习汉语,最初使用的工具书有三本:分马礼逊的《五车韵府》、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宁波的中国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

当时的翟理斯就有了“帮助人们更容易、更正确地掌握汉语,并为此做出贡献”的抱负。“尽管威妥玛拼法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是在领事馆和海关颇受欢迎”,“尽管标准拼法有缺陷,但是,自编音译方法的个人如不使用标准拼法的话,只能阻止前进的步伐”。他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和改进汉语拼音的方式。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7)

1857年美魏茶手绘宁波城及近郊地图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8)

1873年在宁波初次任职时翻译的《三字经》

1888年,他在结束休假准备返回中国时,向英国外交部提出了申请,说如果可能的话,请将他派驻宁波或镇江,因为这两个领事馆的工作十分清闲,有利于他编撰《华英字典》,事实上此时他早已住在宁波了。除了清闲外,还有个原因是他对宁波相当熟悉。1873年,他就曾在宁波任职;1880年,在厦门担任领事期间,他还曾义救一批宁波未成年少女,为他在当地博得了足够的声望。英国外交部便顺水推舟,派他前往宁波领事馆任职。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9)

英国领事馆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0)

翟理斯在宁波

来到相对清闲、寂静的宁波,为他编写《华英字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这部巨型字典工作量巨大,他便邀请庄延龄(Edward Harper Parker)来做关于汉语方音方面的工作。庄延龄也是英国领事官,汉学家,他对汉语方言学习和研究有着相当高的造诣,据说可以和来自任何一个省的人用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被当时人誉为“研究中国方言的最高权威”。正因为如此,翟理斯便邀请其帮助做汉语语音方面的工作。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1)

庄延龄

1892年1月至11月,上海别发洋行出版了共三卷的第一版《华英字典》。字典出版之前,很多书商都不看好,拒绝赞助或购买;然而问世之后,很快成为外国翻译学生人手必备的日常工具书。

因为字典的实用性实在太强,它包含了12个地方的汉字读音,这也是字典的重要特色。字典由庄延龄用威妥玛方案标注了各地方言音和域外汉字音,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C(广东)、H(客家)、F(福州)、W(温州)、N(宁波)、P(北京)、M(华中,即汉口)、Y(扬州)、S z(四川)、K(高丽)、J(日本)、A(安南)等表示。

翟理斯所选择的方言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言,尤其是开埠港口的方言。在19世纪,宁波这样的开埠港口,只有少数读书人懂得官话,地方盛行的通常不是北京官话,而是本地方言。一些翻译学生在英国驻华公使馆学了北京官话之后,来到了条约港口,却发现自己所学的官话原来根本就用不上。所以,字典受到如此欢迎,也就不奇怪了。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2)

1892年初版《华英字典》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3)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4)

《华英字典》 宁、波例字

初版《华英字典》的诞生也被认作是威妥玛拼音方案修订和确立的标志,“威妥玛式”拼音因而又被称作“威妥玛——翟理斯式”。

1906年春季,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并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初版《华英字典》 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只是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它被称作“邮政式”拼音,是“威妥玛——翟理斯式”的变体。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5)

河口、北海邮戳

翟理斯年轻时统一汉语拼音标准的目标终于实现了。邮政式拼音还规定闽粤部分地名可保留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如Canton(广州)、Amoy(厦门)等;可惜的是,作为《华英字典》的诞生地宁波不在此之列。老照片里“慈谿”拼作“TZE KI”是保守的南派官话读音,并非方言。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6)

拼写不同的北京和北平邮戳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7)

杭州、天津邮戳

《华英字典》被认为是翟理斯一生最大成就。他返还英国之时,就已经顶着大汉学家的光环。1897年,他全票当选为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坐上首任教授威妥玛逝世后空出的位置,一坐就是三十多年。1911年,为表彰二版《华英字典》的贡献,法兰西学院决定向翟理斯颁发了汉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儒莲奖。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8)

1912年二版《华英字典》

在现代汉语拼音推广之前,“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法盛行了近百年, 就是在20 世纪60 年代翻译出版的英文版《毛泽东选集》四卷本也不例外。直到1982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现代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它才在国际上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纵然汉语拼音已经取代威式拼音,跃升为国际中文交流的通用标准,但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文外来语的中文词汇,仍以威式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京剧(Peking Opera,Peking即北京)、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19)

《功夫熊猫》海报

二版前言里,翟理斯曾用汉字成语“饮水思源”表达他的心情,这点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上。他成就的取得,与他在宁波工作的时光是密切相关,以至于他的著作上,经常在自己姓名下面写着“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及大英帝国驻宁波前任领事”的头衔。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20)

1912年二版《华英字典》 饮水思源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21)

英国领事馆旧址碑牌

上海话和宁波话相似的原因(几乎没有宁波人知道)(22)

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今貌

可惜的是,今天

在车水马龙、行人如梭的宁波老外滩

几乎没有本地人知晓

百年前这里生活着一个名扬中外的汉学巨匠

诞生过一篇恢宏巨著《华英字典》!

文丨徐春伟

编辑丨小鱼果

点击下列关键词,找回你错过的福利

粮仓|桑里云烟|龙观禅那|花缘丽舍

西山阁|乡叙·樟溪谷|东方艺术博物馆

宁波旅游宣传口号|重金征集|宁波旅投|百人免费游

尼斯宁波日|宁波尼斯嘉年华|国际旅游形象宣传片

阿拉旅游 •文艺连萌|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阿拉君私人账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为好友

更多爆料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