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档案许倩云,艺名飞琼,192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川剧演员许倩云曾历任三届四川省人大常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许倩云凭借她在川剧《柜中缘》和《评雪辨踪》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演员二等奖上世纪50年代,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并握手合影留念曾作为赴朝慰问团的一员,用川剧艺术慰问“最可爱的人”1959年,许倩云随团赴东欧访问演出,用精湛的川剧表演艺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一起被誉为“川剧四大名旦”,人称“川剧皇后”历任西南川剧院、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演员,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院长除了自己演出,几十年来,许倩云为川剧艺术事业培养了近百名川剧弟子,其中包括蒋淑梅、沈铁梅、崔光丽、喻海燕等数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许凤英背后真实感人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许凤英背后真实感人故事(口述历史许倩云③)

许凤英背后真实感人故事

名家档案

许倩云,艺名飞琼,192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川剧演员。许倩云曾历任三届四川省人大常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许倩云凭借她在川剧《柜中缘》和《评雪辨踪》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演员二等奖。上世纪50年代,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并握手合影留念。曾作为赴朝慰问团的一员,用川剧艺术慰问“最可爱的人”。1959年,许倩云随团赴东欧访问演出,用精湛的川剧表演艺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一起被誉为“川剧四大名旦”,人称“川剧皇后”。历任西南川剧院、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演员,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院长。除了自己演出,几十年来,许倩云为川剧艺术事业培养了近百名川剧弟子,其中包括蒋淑梅、沈铁梅、崔光丽、喻海燕等数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刘念 实习生 张耀尹 剪辑 李强

除了是表演艺术家,演技精湛,许倩云对川剧的贡献,还表现在培养川剧人才上。许倩云曾任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院长,退休后回到成都,潜心为川剧艺术培养接班人,在众多的学生中,马文锦、喻海燕、沈铁梅、田蔓莎、蒋淑梅、崔光丽、黄荣华等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振兴川剧”的优秀人才。

曾经四川川剧学校重庆班招人时,当时十几岁的沈铁梅,在考官的眼里没有特点,招人的老师并没有在意。但被许倩云阻止了:她觉得她眼里有戏。“我觉得这个娃娃有学川剧的条件,母亲也是唱川剧的,是一棵好苗。”进入川剧院后,经过沈铁梅自身的努力,几年后夺取第六届梅花奖,才23岁。如今,沈铁梅成为川剧界唯一拿梅花大奖(三度梅)获得者。

崔光丽将许倩云称为妈妈,她说妈妈给了她很多鼓励和帮助。“2001年,我冲击梅花奖时,在上海有两场演出。当时评委们都到了,但不知为何我心里却没有底了,当晚就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你非来不可!”第二天一早,许倩云就从成都飞往了上海,开场那天,崔光丽看着妈妈坐在台下,还请来了当年的越剧皇后袁雪芬,立马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整场演出非常完美。“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老公去世,妈妈也一直守在我身边安慰我,像母亲一样,我很骄傲,有这样的老师妈妈在。”

许倩云说,崔光丽13岁就跟着她学戏,常常一起吃住。现在都50多岁了。崔光丽受许倩云影响,非常痴迷专注于川剧表演,很晚才结婚嫁人。提到自己的爱徒,许倩云赞不绝口,“你们应该看看她的演出《锣声阵阵》,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很不错。她的艺术成就很好,我很高兴。在我还没摔这一跤之前,我看过她演出的彩排。她很关心我,她的母亲去世后,她把我当成妈妈一样,经常来看我。”

如今的许倩云,在各个州县都有学生。学生很多。现在她还是重庆合川,成都郫县的川剧顾问,“他们有时候还会来找我问一些事情。”就在2017年,年近九旬高龄的许倩云又收了一个弟子——"川剧痴迷者"傅秀辉。傅秀辉是一位退休职工,年过七旬。她拿出了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和退休工资,购置了服装、道具、器乐和声响设备,邀约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在家乡成都市金堂县创建了金堂县红叶红艺术团,到社区、下乡村进行公益的川剧演出。为了传承发展川剧艺术事业,这位业余川剧演员甚至卖掉了房子。正是因为她对川剧的热爱和执著,打动了许倩云。所以,当傅秀辉表达想要向许倩云学戏的愿望时,许倩云决定收下傅秀辉这个年逾古稀的“关门弟子”。事实上,许倩云一直收徒弟,只要有人喜欢她就收,最后都关不了门,江湖上都称她是“许百师”。干女儿李珂说,许老是一个“无法关门”的老师。许倩云说,她教学生有一个宗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演戏。规规矩矩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

个人的命运总跟时代有分不开的关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许倩云,尝透了名利的滋味。到了六七十年代,许倩云遇见了昝文源。昝文源是许倩玉忠实的粉丝。处于劳动改造的许倩云,卸下了明星的光环。昝文源专门从北京跑到重庆,“他说他要保护我。”两个单身、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在相伴的十几年中,两人非常恩爱。不幸的是,1984年,昝文源得癌症去世了。在之后的30多年里,许倩云再也没接受过其他人,更不愿意再结婚,“我就好好演戏吧,好好教学生。”

在旧社会的戏班里学习,给许倩云带来戏剧的启蒙,但也给她的生命种下巨大遗憾的种子,“旧社会学唱戏的孩子要吃药,吃了药就再也不能生育了。”自己没有孩子,但又格外喜欢孩子的许倩云,先后收养过六七个孩子。其中有当年同一戏班一个姐妹的孩子。人家家里很困难,她就收养了。还有是她朋友家的孩子,因为穷,过继给她。还有的是走失的孩子,别人领到她家里,她也养着。就是目前,她身边还有一个收养来的20岁出头的小孙女。据许倩云透露:“以前学校分给我的有房子,有时候为了养孤儿,把房子卖了。”许倩云养孤儿,除了物质上供应,感情上她也非常上心。有的孩子叛逆不听话,让她很操心。“2017年,有个孩子,外出夜不归宿。我就着急。一着急血压就高。我怕花钱舍不得进医院,就在家里熬了两天。到第三天,就晕倒了。被人送到医院才抢救回来。”

有人说许倩云没有计算头脑,养了那么多孩子长大成人,现在却苦了自己。许倩云也会自嘲:“别人存了钱买房,而我存了钱去养孤儿。”但她不后悔,“我也没有想太复杂,就想着人一生应该多做好事,我收养孤儿,也是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下期预告:90岁的许倩云,骨折生病在床。除了许倩云的学生崔光丽忙前忙后找养老院,作家、出版家李致,虽然年近90,也心急如焚地为许倩云张罗相关事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