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千手观音,节后断臂维纳斯,今天我们都要剁手,明天我们都要吃土。有多少人在双11购物节后一边吃土一边懊恼冲动消费和过度消费,有没有人想过有股“神秘的东方力量”在诱导我们不停买买买,而这种力量可能就来自于精于营销、深谙消费者心理的双11营销团队。

那些双11“不择手段”的套路

扑面而来的广告轰炸,网友跪求“放过我!”广告是现代商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活动传播范围、影响力、知晓度等,新媒体时代,广告也是活动热度、网民参与度的助燃剂。

天猫双11作为网购狂欢节,线上广告是其推广营销的主战场,从软件、网页到社交媒体,无孔不入,见缝插针,一不小心就会误点进入天猫页面。

如打开浏览器,是这样的!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1)

打开微博,是这样的!

打开农业银行网址,还是这样的!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2)

五花八门、星罗棋布的宣传广告是一种氛围营造、视觉诱惑,更是一种渠道扩展。无论网民在上班还是休闲,无论打开什么网络界面,与天猫都仅有“一点之遥”。

但是物极必反,铺天盖地的双11广告也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严肃认真、不容马虎的工作生活。

微博网民@小小小小小铅 对该现象发博抱怨道:“打开文档都有双十一的广告,老板还以为我上班时间在网购呢!”@我只想去_权世界看看:“我真的要怒了!做了一天的行程,每次打开word全是双十一的广告,能不能放过我。”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3)

相比往年,今天双十一广告尤为频繁,引发诸多网民吐槽,网民@Caya310 称:“今天双十一的广告出现方式太令人生厌了,简直影响正常工作,烦不胜烦。”@玉岱:“厉害了word双十一,今天的广告特别多,严重影响我上班,广告弹出来,关都关不了,谁给我管管啊!”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4)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5)

吐槽归吐槽,相信不少网民也没少点击广告进入天猫吧。11日15时19分13秒 ,双11交易额超912亿元,打破2015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纪录,再创辉煌。

全民狂欢的拟态环境,也涉嫌数据造假。不知不觉中,略带蓝色忧虑的光棍节变成捡便宜的网购节,又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会。

“全民狂欢”这个概念的打造不仅有效回避了频频曝光的虚假低价,借助愈演愈烈的娱乐化趋势和难以避免的从众心理,成功将天猫双11改头换面,将网民硬性的购买需求转变为一种跟随潮流风尚的文化需求。没有在双11抢购点儿什么怎么好意思在人群里插嘴。

为何阿里巴巴在技术允许后每年都要公布实时的销售额和相关数据,一个原因就是用冷冰冰的数据刺激你火辣辣的心。

全世界人都在买,你不买,你是地球人吗?截至11日8时,207个国家参与了2016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你的城市消费第一,你不贡献点儿?截至11日1点,广东用户消费41.8亿元。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6)

数据是论辩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销售数据、收视率等市场反馈结果都是强有力的购买召唤。双11的热度一年胜过一年,销售数据每年都在刷新,仿佛每个人身边都被编织了一张双11的巨网,有的人在里面狂欢刷卡,有的人可能只是被数据“狂欢”。

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电商平台交易数据注水,“钛媒体” 发文《又是一年双11,汽车电商们为什么热衷于数据造假?》,文中指出电商作假目的之一就是“塑造虚假繁荣”。在此情形下,网民也对双11数据半信半疑,微博网民@特立独行卓别林 直言“双11各大电商公布的销售数据看看就好了”。

明星加盟的终极娱乐,晚会真的看够了!自去年开始,为了热炒双十一的节日氛围,也为了让购物者的等待时间变得有趣一些,阿里便推出了一档类似春晚的直播晚会,简称“双晚”。

“双晚”采取的是“娱乐 电商”模式,这种互动方式收获了近亿的观众参与,晚会的相关节目,不仅将双十一的节日氛围推到了最高潮,相关的店铺信息也随着一个个广告词的出现,瞬间涌入了巨大的流量,产品成交量极速攀升。

今年的“双晚”,是一场超多明星加盟的终极娱乐秀,不少国际明星也亮相其中,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夫妇、篮球明星科比、女神斯嘉丽·约翰逊等,国内明星阵容包括梁朝伟、陈奕迅、林志玲、大张伟、华晨宇、小岳岳、张艺兴、TFBOYS组合等等。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7)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商业性晚会”把广告与推销做到了极致。其中国际巨星贝克汉姆夫妇也是为了打广告而来。他们在晚会上的身份变成了普通的淘宝店主。维多利亚在晚会上亲自展示了为中国专门设计的太阳眼镜,而贝克汉姆则手提新上市的品牌威士忌而来,最主要的是,主持人告诉观众,这些产品淘宝上都可以买到。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8)

其次,强大的互动体验除加剧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外,更提高了购买欲望。如林志玲出现时,将手中的一件衣服扔出去之后,这件衣服就直接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9)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10)

最后,便是与春晚类似的各种短信、微信的轰炸,双十一购物红包满天飞。

与时俱进的低价套路,真诚到底有多少?双11购物狂欢节自2009举办以来,销售额呈几何倍数增长,除了各种营销套路、商业炒作以外,价格这场硬仗也是打得越来越漂亮。近两年来双11的营运模式趋向成熟,价格让利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购物“补贴”,实际就是传统销售中的优惠券(coupon),但不限于优惠券这种形式,主要包括双11红包、双11购物券、店铺优惠券、跨店优惠券、定金膨胀、双11晚会奖品、满额送礼。各式各样的购物补贴仿佛在“塞钱”到网民手里,只要你买,买够额度就可以手到钱来,沾上这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

“补贴”的发放形式也是每年更新换代,力图创新。2016年,现实增强(AR)宠物养成对战类RPG手游Pokemon Go 风靡全球,现实场景与虚拟形象交互的游戏模式让全球玩家为之疯狂。

此次天猫双11借助AR技术模仿pokemon场景,发布抢红包游戏“双11全球捉猫猫”,天猫吉祥物形象和天猫品牌有效结合,既提升了网民参与热情,又增加了促销诱惑。截止发稿前,微博话题#双11全球捉猫猫#阅读量达1.3亿。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11)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12)

二是“标签”降价,也就是简单粗暴惹人爱的价格直降。不止5折、最高5折、低至2折、1折秒杀是常见的吸睛口号。还有一种“前排”优惠,即前100名或前3分钟内下单的消费者可以享受折上折或更低价的优惠。基于原价的超低折扣实在让人心动,手指也是根本停不下来。

但是随着近年留心观察的数据监测机构的介入,双11虚假折扣、先提价再降价的套路已经为众人所知。2015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发布《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并指出,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相比,“双11”当天53.6%的商品促销价格实际上是上涨的,实质性下调的只有34.6%。

同时,部分网民反馈,双11超低价促销产品主要以滞销货、断码旧货、瑕疵品为主,并非真实的“物美价廉”“超高性价比”。华丽的价格包装可能只是商家迷惑消费者购买的手段,以此达到倾销积货的法宝。

双11常见的套路(那些双11不择手段)(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