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资金流一并构成交易闭环它与资金流逆向流动,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交易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企业的货物流与其经营规模、行业特性、营销策略、结算方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交易体系中,货物流可能是货物发生物理位置的移动,也可能是产权的变更,最终实现货物所有权的转移通常情况下,查处虚开发票案件会在检查企业资金流、发票流的同时,对其货物流展开检查,查清有无货物流或票货分离,使之形成认定虚开行为的有力证据链条对虚开发票案件货物流的检查可归纳为“一审阅、二比对、五检查”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商品开箱验货核对要求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商品开箱验货核对要求有哪些(税务局进行货物流核查时常说的)

商品开箱验货核对要求有哪些

货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资金流一并构成交易闭环。它与资金流逆向流动,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交易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企业的货物流与其经营规模、行业特性、营销策略、结算方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交易体系中,货物流可能是货物发生物理位置的移动,也可能是产权的变更,最终实现货物所有权的转移。通常情况下,查处虚开发票案件会在检查企业资金流、发票流的同时,对其货物流展开检查,查清有无货物流或票货分离,使之形成认定虚开行为的有力证据链条。对虚开发票案件货物流的检查可归纳为“一审阅、二比对、五检查”的方法。

(一)“一”审阅

指审阅购销合同。通过对企业购销合同的审阅,初步了解企业购进和销售货物的交货单位、交货方式(自运、代运、自提)、运输方式、到货地点、接货单位或接货人,以及货物的名称、品种、规格、质量、数量、计量单位、计量方法等基本信息。

(二)“二”比对

指比对发票、合同信息,比对购、销是否关联匹配,确定无货虚开、票货分离、变名虚开的检查方向。

1.比对发票、合同信息。结合发票及销货清单风险分析情况,将发票(含销货清单)的货物信息与购销合同的货物信息进行比对,重点关注是否一致。货物信息包括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计量单位等。

2.比对购、销是否关联匹配。就是通过对购进发票商品信息的分析,厘清购进原材料(商品)的种类、数量、金额。同时,通过对销售发票商品信息的分析,确定销售商品的种类、数量、金额,从而判定购进原材料(商品)与已销商品之间是否关联、匹配。

(三)“五”检查

指检查货物购销业务的真实性;检查委托加工业务的真实性;检查物流凭证,追查货物流向;检查出入库时间,追查发票性质;检查存货和经营能力是否匹配。

1.检查货物购销业务的真实性

一是提取企业账列货物的入库和出库单据,并与企业实物登记部门的出入库单据进行比对,确认账实是否一致。二是进行外调或发函协查,将收集到的上下游企业的货物出入库单据与企业账列资料或实物登记资料进行比对,确认是否发生真实的购销业务。对出口企业,还要查看有无地、市、州级商检部门出具的每一批次出口商品的商检报告。

2.检查委托加工业务的真实性

结合资金流、发票流的检查,收集委托加工业务材料出库的相关资料,与委托加工商品入库的相关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确认原材料与加工商品之间是否匹配,从而确定加工业务的真实性。

3.检查运输凭证,追查货物流向

通过对企业账簿资料的检查,收集快递、物流等报销凭证资料;到物流部门查阅收发货记录,追查货物的准确流向,并与购销合同上记载的货物流向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一致。对以签署货物所有权属转移确认文件方式证明货物转移交接的,应对购销合同约定的货物存放地、厂仓、交割仓库开展实地检查,核查货物入仓、在仓、出仓情况。调取购销双方仓储、搬运、物流费用的支付单证与货物厂仓、交割仓收取的上述费用情况进行比对核查;从货物厂仓、交割仓处调取货物交割指令的签发(授权)文书对货物实际提取人提货发运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承运单位、运输工具、运输人员进行调查及询问,查清货物最终去向。

(1)运输费用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第一步:查找相应会计凭证。根据企业“销售费用”“材料采购”等总账、明细账摘要栏注明的内容,查找记录运输费用的会计记账凭证;第二步:查看原始凭证资料。根据会计凭证所附运输费用原始资料,了解相关结算信息,包括结算方式(转账、现付、汇票)、结算标准、结算时间等;第三步:追寻运费资金流向。根据会计凭证所附运输费用支付原始资料,查找运费资金的流向,特别对相应银行帐号的流水记录要全面审查,深入核查是否存在资金回流;第四步:查析结算单位关联程度。对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如果同一结算单位经常频繁出现,则应追查运输企业与涉案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人员、股权等方面的关联关系,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虚假物流现象。重点检查运输费用是否符合营运常规,没有运输费用的,则应侧重从货物流转、资金流、发票流以及相关人员流等方面印证、突破。

(2)运输发票的检查。第一步:审阅发票,确认票源。通过审阅企业取得的发票,确认发票是由税务部门代开或来自运输企业,分析承运人的登记、经营、运力、纳税、开票情况,调查该笔承运业务的经办人、车辆、司机、运输线路、货物交接等环节具体情况;第二步:关注异常,重点检查。对发票记载的信息要结合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营销人员等人员开展询问,进行逻辑性分析,同时结合运输合同相关内容,关注是否存在货物运输起运地、收货地、运输费用支付方式、运输方式等与企业实际情况有悖常理的异常现象,特别对经核查确认发票是伪造用来抵扣税款或者来自敏感地区的,则应重点检查。

4.检查出入库时间,追查发票性质

通过对货物购进入库时间与出库时间的比对,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入库时间晚于出库时间的问题,进一步追查是否存在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

5.检查存货和经营能力是否匹配

从总体分析判断企业货物流向是否正常,结合资金流、发票流的检查,对其存货进销存数量统计并与企业实际经营能力(行业特性、投资规模、营销方式、生产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涉案企业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营销人员等人员询问,如果与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货物流转与经营能力不匹配,货物流向存在问题,需要深入追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