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四十余年题记:俗话说“人到中年天过午”,说的意思就是一天当中过了中午,太阳就越来越弱;人到中年基本清零,万事休咦人到中年也格外怀旧,特别是今年春节怀旧感甚烈以往积极走亲访友的活动都觉得甚是乏味,想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刷刷今日头条或抖音,享受一下这些别人视为垃圾文化快餐带来乐趣,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已暮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我已暮年(我这四十余年)

我已暮年

我这四十余年

题记:俗话说“人到中年天过午”,说的意思就是一天当中过了中午,太阳就越来越弱;人到中年基本清零,万事休咦!人到中年也格外怀旧,特别是今年春节怀旧感甚烈。以往积极走亲访友的活动都觉得甚是乏味,想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刷刷今日头条或抖音,享受一下这些别人视为垃圾文化快餐带来乐趣。

1978年农历2月25日上午10点多,在一个叫东沟的山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这个男婴就是我。我的出生,为一个生了两胎女儿且封建思想比较浓厚农村家庭带来了一丝安慰。老实巴交的父亲,为我取名“贵明”,就是希望我与日月一样长寿,与日月同辉。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介草民,日常生活也是一地鸡毛,可以说我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父母祈盼我与日月同辉的愿望落空,我辜负了父母对我一生辛苦的付出,愧疚不已。闲暇之余,回忆下这四十多年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旨在抛砖引玉,以启后人智慧,从我身上汲取教训,生活中少走弯路,如此而已。

童年生活苦 无忧乐趣多

我于农历1978年2月25日上午10时许出生于一个叫东沟的小山村。在生我之前,父母已生两个女孩,其中老大出生仅仅4天就夭折了。现在就我姐贵琴。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思想还较为盛行的年代,我的出生无疑为父母带来了一丝慰藉。当年我们家是富农成份,在大集体时代这种成份的家庭会时不时地受到“特殊待遇”,然而这种清苦的生活,并没有阻却父母生出一个男孩的愿望。在农村以耕种为生的时代,男孩可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分担一些体力劳动,并为父母体面地养老送终。说体面地养老送终,并不是说在父母去世后把葬礼办得多么地排场,而在他们看来儿周女全就是另一种体面。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我出生时没有奶水可吃,更没有钱买什么奶粉。母亲用糯米放在石臼舂成米粉,放在箩子里筛选出细粉,放在一个破旧的搪瓷茶缸里放在炭火上煨成很稀的糊状,作为我婴儿时代的主食。

1982年在我4岁的时候,我们村也全面落实了国家土也下户的政策。当年队长组织社员抓阄分配队组上的财物,我记得当时妈妈让我去抓阄,我们家分到了一套木质大门。我们家、四爷家和门前邻居是一个互助组,三家分到了两头牛(分别是叫盘盘腿的一头大犍和一个叫跑得快的母牛)。我们一家分到了4个人的口粮田地。年幼的我并不理解土地下户是什么意思,记得在当年七八月间父亲挑着一担红薯回家时,我说:“你咋把红薯挑回家了?队长看到了可不得了”。父亲笑着说:“这些红薯是从我们自己地挖的,现在队长不管了。”此后父母从地里挑回了玉米、稻谷、芝麻等,我才隐隐约约里知道土地下户就是自己的地自己种自己收。从那以后我们平常吃的大米饭、白面馍的次数也此前多了一些。

父亲会做篾器且做的篾器质量很好,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晴睐,在那一带,说父亲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说东沟的杭篾匠村民都说知道。土地下户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大集体时代多了一些,农闲时从外面买回一些竹子编成篾器母亲挑出去换钱,有时父亲也受雇到别人家里为别人编制篾器,收一点微薄的加工费,以补贴家用。虽然我们家的生活比在大集体时代好转了一些,但总体感觉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看到当教师的邻居家吃上了大肉,而我们家只是蒸了馒头、炒了一些自家地里种的青菜,我心里真的是羡慕不已。心里想,我家要是能排排场场地吃上一顿肉该有多好呀!

在孩童时代,穿的都是老太婆(母亲娘家奶奶)纺线制的青实布衣。可能那时的染制技术不行,青实布衣也是青一块、灰一块的。冬天的棉袄也是用两层青实布中间加一些棉花缝制的。直到上小学五年级时,才穿上咔叽布衣。到于鞋子都是母亲闲暇时做的布鞋。这种鞋子通常都是由废弃的衣服纳成的鞋底,很不耐穿,偶尔也会买一双黄色的解放鞋。

小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平时用泥巴捏制成拖拉机、珠子等。有时父亲在做完篾活时还会用一些废弃的篾条为我和姐编两个“哗哗核桃”。记得有一次母亲卖完篾器回家时遇到了货郎子(用箩筐挑着一些针头线脑等日用百货,手里拿着一个摇铃走村串户叫卖的人,我们那里叫货郎子,也有叫忽郎子的),花了二分钱给我各姐姐各买了一个带响的气球(就是在一节细竹筒套的一端粘上了一个条状薄橡胶,把这一头插入气球吹气口处,当把气球吹满气后,气球内的气体往外排的时候套在竹筒上的橡胶膜振动,就会发出响声了)。几天后,我试着将气球吹得更大,使它响的时间更长,就使劲吹气球,没有想到它的容积是有限的,一下把气球吹爆了,为此我伤心了好久。

孩提时代的我,物质生活极为贫乏,但有家人的陪伴与呵护 ,我也没有感觉到什么苦难,在无忧无虑中慢慢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