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滨海新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一新生入学报到仪式,赢得了家长的啧啧称赞这40位来自我省各地的新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温职专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中本班”首批学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温职专升本难不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温职专升本难不难(温职专七年制中本班)

温职专升本难不难

前不久,在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滨海新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一新生入学报到仪式,赢得了家长的啧啧称赞。这40位来自我省各地的新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温职专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中本班”首批学员。

今年5月,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从今年起,我省将开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全省15所中职学校、8所本科院校参与试点,590名初中毕业学生通过中考选拔成为接受七年制“中本一体化”培养的首批学生,其中面向温州地区计划招生80人。我市两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分别为温州市职业中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温职专和瓯海职专首开的两个“中本班”,生源相当不错,温职专“中本班”全班平均分超过550分,最高分达570多分;瓯海职专“中本班”全班平均分超过540分,最高分560多分。

温职专副校长雷学远介绍,该校中本班开设的专业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对接的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新班开设前,我们双方已就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度对接,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他告诉记者,“中本班”的短期目标,是让班上的40名学生通过在温职专的3年学习,以最大的比例获得本科学历;而中期目标,是要在这3年里加强数学、英语、物理、政治等文化科目的学习,为学生本科毕业后考取研究生打下基础;远期目标,则是让他们通过7年的一体化培养,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扎实的职业素养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今后职场的成功奠定基础。”

而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与宁波工程学院联手打造的中本班,专业与汽车维修、服务有关。该校党委副书记吴国尧与温职专副校长雷学远有着类似的想法,就是要强化文化课方面的学习,让这批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输于普高,专业素养优于普高。

除两所试点中职学校外,我市有不少初中毕业生考取了省内其他的“中本班”。如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与浙江师范大学联手打造的学前教育“中本班”,首度招生便格外火爆。来自温州瑞祥实验学校的施易欣成为了其中一员。

施易欣今年的中考分数是619分,单凭成绩能进当地的重高。不过,她对于自己放弃重高的选择一点不后悔:“读了重高,以后还要面对高考,未必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和专业。我早就想好以后要当老师的,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肯定要把握住。”

和小施想法相似的高分生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中职和本科一体化培养的认可,觉得省心了;二是对专业的认可,看好学前教育就业前景。但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未来3年,他们的学习压力并不小。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潘舒畅

编辑 陈里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