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唐朝较为出名的诗人,与白居易合称“元白”,曾一起倡导过新乐府运动。24岁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与20岁的韦丛成亲,属实是高娶了。

婚后7年里元稹的仕途并不得意,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的利益被贬江陵,后来母亲去世,在家守孝三年,韦丛陪伴在侧没有半点怨言。

元稹和诗十二首(元稹思念亡妻韦丛作5首离思)(1)

等到元稹31岁当上监察御史时,韦丛却因病去世,元稹伤心不已,写下了诸多悼亡诗纪念妻子,《离思》是其中一组诗,共有五首,满含深情回想起妻子的言行神态、梳妆衣着等美好的记忆,其中这首极尽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广为传唱。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切身领略到苍茫大海的雄伟壮阔,就觉得其他的河流相形见拙、不值一提;曾经观赏过巫山上的秀丽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彩黯然失色、平平无奇。

“我”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游戏人间,也懒得回去仔细去看一眼。有一半是因为修道的缘故,另一半是因为对你无法忘怀。

元稹和诗十二首(元稹思念亡妻韦丛作5首离思)(2)

元稹这首诗采用新颖绝妙的比喻,海与水作比、巫山之云与别处对比、用花与遇见的女子作比,委婉含蓄地道出对妻子韦丛情真意切的思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分别出自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和宋玉“巫山云雨”的典故。沧海深邃广袤,巫山云蒸霞蔚,在各自领域内皆是顶尖绝美的景色,已经见过最好的,自然对那些平凡景色动不了心思。

元稹的言外之意在于,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好比是他与韦丛夫妻间的深厚情谊,是世间任何情感都无法比拟的,除了已逝的妻子外,没有哪个人能让自己动心。

元稹和诗十二首(元稹思念亡妻韦丛作5首离思)(3)

那么元稹是怎么做的呢?

接下来两句诗以行动表明决心: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坦言自己经过花丛懒得去看,坚定自己对韦丛的忠贞不二,简而言之不好女色。

“取次”,有随便,漫不经心的意思。一个“懒”字将心思表露无遗,除了妻子韦丛,再美的女子也不能引起我的注意。

元稹和诗十二首(元稹思念亡妻韦丛作5首离思)(4)

元稹提到“修道”,不仅是修身养性,其实也是为苦闷的内心寻找情感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是可以划等号的,因为修道也是为了“君”,双重叠加的情意更显深沉之感。

单从《离思》组诗来看,元稹是深情的,但结合其众多绯闻对象来说,这位才子其实是个多情浪子:为初恋情人崔莺莺创作了《莺莺传》;和才女薛涛在蜀中结下深情厚谊,还有戏子刘采春,分别都有诗词赠送呢!

你怎么看待元稹呢?

(本文原创,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