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1)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你知道吗,茶圈中也存在小团体。

当然,小团体也不全是坏的。

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因个人魅力而相互吸引,找到了共同的兴趣。

那么,这样的小团体有利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并且能够互相成就,一起成长。

交流经验,在寻觅好茶的这条路上,一路攀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真正坏的小团体,是仗着人多势众,不承认他人的价值,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

井底之蛙,掩耳盗铃,最终毫无成就。

茶圈中,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曾经看到一位自称大师的人,冲泡白毫银针,侃侃而谈道:“定点注水,注意动作轻柔,不要伤到茶叶。”

这时有人反驳:“这样泡肯定泡不开,茶汤都没味道。”

没想到,受到了众多“大师弟子”的语言暴力,“不懂茶的人请闭嘴!”

偶买噶,恐怕这已经不是小团体了,而是被洗脑了!

而自己想说的,与那位无辜的茶友无异,“定点注水,你确定白毫银针泡得开?”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2)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3)

《2》

为什么白毫银针不能定点注水?

定点注水,指的是注水点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不变化姿势,直到注水结束。

受到一些茶艺表演,及茶道流派的影响。

各式各样的注水方式,在茶圈中频频出现,比如定点高冲,定点悬冲,定点低斟……。

定点注水,囊括了与“定点”相关的多种冲泡手法。

有人认为,定点注水的姿势更优美,动作更轻柔,且不易伤到茶叶。

配之上等的白毫银针,才称得上富有仪式感,不浪费好茶。

事实恰恰相反。

定点注水非但对茶叶的风味展现毫无帮助,且抑制了内质的释放。

反而,让茶汤变得寡淡无味,淡薄如水。

通俗一点,就是茶叶根本泡不开。

定点注水时,由于干茶的重量极其轻,便易漂浮在水面上。

因此,只有底层部分的干茶与水接触,难以被彻底打湿。

如此一来,参与物质释放的茶叶,便只有最下层与水接触到的一小部分。

至少在前两冲,仅有不到一半的白毫银针在释放内质。

到了第四冲、第五冲起,才逐渐被浸湿。

但一部分茶已经释放了大量内质,而另一部分才刚刚苏醒,析出速度不统一。

可想而知,仅有极少的内质在茶汤中释放,自然滋味寡淡,香气薄弱。

而真正优质的白毫银针,特点是鲜香醇爽。

芽头饱满、肥壮,不仅表面覆盖着白毫,中间能剥开5-7层,每一层上都存在白毫。

这些白毫,是茶树在生长时为了御寒而出现的,有着很好的防水性。

冲泡时,针对白毫银针的这一特点,要及时将干茶浸湿浸透,让茶叶内的滋味浸出。

当白毫大量落入汤水中时,则会增加茶汤的鲜爽感,饱满度。

定点注水的方式,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

因此,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怎么能让人如意呢?

原本内质充足的白毫银针,只因一个小小的错误,便被白白浪费,实在可惜。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4)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5)

《3》

还有哪些奇葩的泡白茶方式?

除了定点注水之外,还有几个常见的错误泡茶方式。

一,第一泡起就闷泡。

存在一部分茶友,不论是红茶,岩茶还是白茶,一律采用闷泡法。

并且,从第一泡起就狠狠地闷泡,起码过30秒以上再出汤。

美其名曰:闷一闷,茶味更浓更好喝。

显然,这是不懂茶的表现。

真正的好茶,内含物质丰沛,短短几秒钟之内,便可以释放足够的养分,让茶汤饱满。

什么?你说时间出汤时间太快,滋味不足?

优质白茶的标准是味浓吗?

当然不是。

白茶的特点,是鲜香醇爽,毫香蜜韵。

汤水清甜鲜爽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饱满淳和的汤感,内质充盈。

浓重苦涩,并非好白茶的真正风味。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6)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7)

二,随意投茶

不顾茶水比例,是泡白茶时的大忌。

由于白茶少见泡袋装,因此称重是泡茶前的必要环节。

但也不是每位茶友都能如此细致入微。

不乏有些茶友,率性而为,随意抓一把便开始冲泡。

今天投茶量多一些,茶汤滋味浓,明天投茶量少一些,茶汤滋味淡。

但全部喝完之后,再次回顾。

究竟哪天冲泡的滋味最好?什么样才是好茶的真正风味?

不得而知。

三,出汤后不沥干茶汤

这是一个常被忽略的细节。

大部分都知道泡茶后要出汤,却不知道要出尽茶汤。

也就是说,盖碗中仍然余留下了一部分水,与茶叶长时间接触。

与闷泡同理,让茶叶中的内质源源不断析出。

如此一来,将茶叶的毛孔彻底打开,释放速度快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大量溶入茶汤中。

则会造成之后冲泡的汤水苦涩,滋味浓重,有违原本的鲜香醇爽。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8)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9)

《4》

正确的冲泡白茶方式是什么?

首先,恰当的茶水比例。

110毫升左右的盖碗,搭配5克白茶干茶,恰好合适。

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宜,展现好茶风采。

其次,与定点注水相对应的,是环壁注水。

按照字面意思看,环绕着碗壁注水。

在实际操作上,沿着碗沿以打圈的形式缓缓注入水流,由外及内,逐渐缩小注水范围。

这般注水方式,能够尽量让每一片干茶都接触到水。

在前两冲内,让绝大部分干茶都被浸润,逐渐褪去表面的白毫,大量掉落至茶汤中。

内质释放得充分且均匀,同时大大增加了茶汤的鲜爽感,层次感。

接着,用沸水冲泡。

唯有沸水,才能让优质白茶中各个沸点的香气依次释放。

温度越高,香气分子越活跃,能够闻到的香气更浓郁,更明显。

在高、中、低,不同沸点下,会散发出不同的香型特点。

比如有的白茶,热闻是草药香,冷后闻便成了花香,最后还带着丝丝竹叶香。

这些美妙的层次变化,唯有在沸水的激发下,才能完全显现。

此外,沸水能让白茶更快浸润。

沸水与环壁注水相结合,释放更层次的内质,享受好茶的馥郁香气,饱满汤水。

最后,快出水。

如何定义这个“快”?

一般情况下,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将时间控制在7-8秒左右,即为快出水。

针对优质的白茶,即便时间很短,也足够析出丰沛的内质。

因此,在前几冲时,白茶的内质充盈,快出水后,清鲜爽口,浓淡适中。

闷泡或是未沥干茶汤,反而会导致白茶的风味受损,又苦又涩。

除非是泡过7冲以上,待茶味已被逐渐泡淡,汤感变薄时,再适当延长出汤时间,风味便能再次回到巅峰。

否则,好茶是不需要闷泡的,一律以快出水为佳!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10)

白茶冲泡水为淡黄色好不(白茶为什么不能定点注水)(11)

《5》

喝茶,是为了品味好茶的风味。

泡茶,是一门技术,并非表演,更不是游戏。

因此,正确的泡茶方式只有一种。

便是在追求好风味的道路上,全力以赴。

将动作练就娴熟、纯正、行云流水。

正确的冲泡,能够尽力彰显优质的香气和滋味,让品饮者对白茶的了解更加深刻。

错误的冲泡,则会影响好茶的发挥,从而让人对白茶的误会愈发深刻。

最终,与白茶失之交臂。

因此,讲求美观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品茶的真正意义,切忌失去本心。

捡了芝麻,反而丢了西瓜。

更多关于白茶冲泡的原创知识:

冲泡优质白茶,为什么少不了沸水?

总觉得冲泡出来的白茶饼不好喝?手把手教你冲泡步骤

品质上等的高山白茶,为何越来越没滋味?保存和冲泡马虎不得!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