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媛

近日,家住广东中山坦洲镇的欣女士向媒体反映,其丈夫李某(化名)于去年因病去世,在查询银行流水以及其他信息时发现,李某生前私自在陌陌APP消费打赏了几百万元。欣女士说,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巨额债务,希望能够向直播平台追回相关款项。

据欣女士透露,丈夫李某是珠海市一家民营企业的高管,每年工资有几十万元,但作为家庭主妇的她,对丈夫的财务信息所知不多,连丈夫工作的地方都未去过。丈夫也不让她过问工作上的事情,只给她一张工资卡,里面每个月会有8000元。2020年4月,李某查出胃癌,为了给其治病,欣女士卖了两套房子,也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总花费一百多万元,但最终丈夫还是过世了。

欣女士说,治病期间,李某从未提起过家中存款事宜,也未留下任何遗言和财产。直到他过世后,欣女士和儿子小李一起去银行查询丈夫流水才发现,其几百万的钱都花在了陌陌充值上面。小李用父亲微信账号登录陌陌APP,发现他一个陌陌账号,财富等级达到了神豪5级——相对应的人民币支出高达45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豪华账号不止一个。小李进而发现,父亲这几年一共打赏了100多名主播。因为消费记录太多,时间跨度太长,家人根本无法统计出所有的打赏金额。

丈夫打赏女主播250万:丈夫生前打赏女主播数百万(1)

欣女士老公生前私自在陌陌APP消费打赏了几百万元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一发现让欣女士和儿女震惊不已,人已离世,他们再也无从得知李某这么做的原因,当务之急是一家人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但为了给李某治病,欣女士负债累累,读大学的儿子被迫休学打工,读小学的女儿也因经济原因被迫转学。讨回丈夫直播打赏的款项,是这家人为数不多的生存希望。欣女士认为,丈夫打赏的数百万元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她要求拿回其中属于自己的部分。

虽然陌陌表示愿意和欣女士友好协商,但单从法律角度看,欣女士拿回巨款的几率并不高。能否拿回的关键,在于法律对直播打赏行为的定性。如果将其认定为赠予行为,就像其他案例中丈夫无权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予第三者一样,法院会支持妻子的返回诉求。但给主播打赏,同给情人买房之间,显然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并不是基于情感的无偿赠与,而是喜欢主播提供的直播服务,为了寻求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这和去演唱会看明星表演、去茶馆听相声一样,属于一种娱乐消费行为。只要交易是双方真实意思表达,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丈夫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应该接受所签协议的约束,没有反悔的道理。

原则上,对于家庭的大型支出或非常规的巨额消费,夫妻双方需要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李某不顾家人的生活和妻子的意愿,将数百万的积蓄挥霍一空,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厚道,但法律并没有规定,家庭内所有的日常消费都要经夫妻双方同意。这就好比,丈夫拿两人存款私下买了辆豪车,妻子发现后虽然很不爽,但不能跑去跟销售方说,买车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你必须无条件把钱退还给我。因为销售方没有义务,去探究丈夫买车的钱款是不是双方的共同财产,购车是不是夫妻的共同想法。在法律上,夫妻一方的消费,是代表家庭的行为,视为夫妻共同意思的表达,夫妻双方都该对此承担责任。

丈夫打赏女主播250万:丈夫生前打赏女主播数百万(2)

逝者李某银行流水被发现大量的陌陌支出。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可见,直播打赏的钱不能退,在法律、社会观念上都没有太大争议。旁人之所以觉得难以接受,是出于对欣女士的深深同情,以及对丈夫李某行为的强烈愤慨。欣女士作为家庭主妇,虽然没有挣钱养家,但她照顾家庭,抚育子女,所付出的辛劳和为家庭所作的贡献,不比其他的上班族要少。她尊重丈夫的意愿,不过问他工作上的事情,也不过问他的财务状况,但她的信任和沉默,为家庭任劳任怨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如此残忍的对待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怎么不叫人心疼!

当然,有人会说,夫妻相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某对素昧平生的主播慷慨解囊,却不愿把钱留给妻子和孩子,或许并不只是旁人以为的“自私到极点”或“虚荣心作祟”,背后也许有其他的理由。但不管夫妻俩之前的感情如何,欣女士尽到了做妻子的本分。李某身患癌症后,本想放弃治疗,是她和孩子不离不弃地陪伴和劝说,才让李某下定决心对抗病魔。为了让丈夫活下来,欣女士出钱出力,毫不犹豫地卖掉房子、四处举债,其经历的困苦、艰辛可想而知。但即便是在患难见真情的时刻,李某也未松口透露自己的存款情况,也没有告诉家人他这几年近乎疯狂的打赏行径。也许此时他已经囊中羞涩,害怕道出真相会被家人冷落抛弃,没有开口的勇气。但他的隐瞒只会让家人更受伤。不知他看到妻子为了他背上重债,一家人生活急转直下,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无从保障时,有没有过后悔的念头和对家人的歉疚呢?

李某已经去世,再多的诘问和谴责都没有意义。不管钱要不要得回来,欣女士所受到的伤害,估计很长时间内都很难平复。所以,哪怕大家从法理上知道,直播打赏的钱很难要回来,但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为家庭劳心劳力、情深义重的欣女士,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为一段不值得的感情搭上自己的大半生。而这不只是欣女士个人的遭遇,也是很多全职主妇的难言之痛。

虽然法律上赋予夫妻双方平等的财产处置权,但很多全职太太因为经济不独立,家庭地位相对较低,财务大权掌握在丈夫手里,平时跟拿工资上岗的保姆没多大区别。她们不是不关心自己的财产,而是担心引发家庭矛盾,万一闹至离婚,自己无处可去、生存堪忧,宁愿忍气吞声。但事实证明,一味地忍让或沉默,并不能换来对方的如实相告和平等相待。婚姻生活不是童话,多留意家庭财产变动,拿回自己的话语权,是对自己必要的保护。而法律也要为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的实现,提供更多实质性的保障,减少一方故意隐瞒的空间,尽可能防止一方财产权益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