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扬州消费经济不断兴盛,戏曲活动也日渐活跃起来,很快成为全国的戏曲盛都,其戏风之烈一时无二。江都素称“花鼓之乡”,逢年过节有打花鼓、荡湖船、舞龙灯、踩高跷、送麒麟等演出习俗,并逐渐演变发展成花鼓戏、香火戏。为适应表演需要,各种演出场所也就层出不穷。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1)

村镇草台。为了行驱邪祈福与酬神祭鬼之事,以及便于百姓观剧,许多香火戏都是在临时搭建的戏台上表演的。这种临时用竹、木、绳绑扎搭建,扯起布幔供演出的戏台子,俗称“草台”。而长期流动于村镇演出的戏班子,也就被叫做“草台班子”。这类戏台一般是随搭随拆,农闲时节选在空旷、宽阔的晒场上搭建,有的甚至就近搭在播耕前的农田中,时而为演剧场,时而又垦为稻田,真可谓曲终人散,戏终台拆。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2)

万年台。戏曲演出常和民间庙会习俗结合起来,所以在庙宇建筑也就出现了万年台。所谓“万年台”,是为庙宇戏台起的吉祥名字,即“绵延长久,千秋万代”之意。因香火戏多以酬神为主要内容,故用以演出的万年台又称为“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清嘉庆年间,江都境内建造万年台近30座。到了抗战之前,则增加到近40座。万年台分布很是广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仙女庙万年台。咸丰二年(1852)重修。前殿朝南,临河而建,进正门为万年台。万年台屏壁上方漆书“歌舞升平”4字,下方彩绘海波、红日,两侧有偏门,门楣为扇形,东刻“龙飞”,西刻“凤舞”。万年台左右分设休息房间,戏台北有院落,为观戏之处。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3)

邵伯中大王庙万年台。建于清道光年间,在运河西岸潘家古渡南。一进大王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万年台,正面对着大殿。戏台两旁六角门头上有扇形画,画中分别写有“出将”、“入相”。东西两侧有串楼,串楼与大殿围成方形大院。院内铺有石板,可容千余观众,自带板凳看戏。串楼置有桌椅,供地方士绅观剧专用。

该庙由当地渔民、船民发起兴建,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保佑他们水上平安。每到腊月,则集中举办戏曲演出。每台戏开场,一般先是跳加官、跳财神,后唱大戏。演出的剧目通常有《文王贤》、《摇钱树》、《呆徒富贵》、《瓦车篷》、《莲花庵》等,有时甚至通宵演出,从天黑唱到拂晓。建国后因兴修水利,戏台被拆,现辟为“邵伯保卫战历史陈列馆”。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4)

邵伯城隍庙万年台。两侧有串楼,串楼下有二十四司群鬼泥塑,院内与串楼可容千余观众。戏台较高,院内无座位。大殿正中置三套桌椅,为地方名流捧场的专座。常年演出的剧目有《狸猫换太子》、《包公案》、《乾隆下江南》等。

此外,大桥镇法源寺,邵伯镇泰山宫、万寿宫、火星庙,仙女庙禹王宫,宜陵镇东岳庙,小纪镇都天庙,樊川镇炎帝宫,真武镇北关帝庙的万年台都很有名。此外,大桥镇东岳庙过门楼小天井朝北的戏台、郭村镇华院寺的戏台、樊川镇泰山庙的戏台也都较具规模。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5)

​会馆、祠堂戏台。为了适应社会及商务活动的需要,满足市民激增的看戏需求,一些公共建筑,如会馆、祠堂也相应建起了戏台,以供演出之用。如:

江都古老建筑(江都古戏台大观)(6)

仙女庙双桃会馆,在仙女镇禹王宫西侧,建于清代中叶,为江西木商所建之会馆。其供演出的戏台是用木板拼搭,座位亦是临时租用群众的板凳代替,演出的剧目有《关公显灵》、《骂灯记》、《白蛇传》、《五子哭坟》等,解放后改为影院。

仙女庙方家祠堂,在原江都饭店北侧,建于清代中叶,亦是为了观剧需要而临时搭建戏台,由群众自带板凳观戏。演出剧目有《三门街》、《收徐达》、《四老爷打面缸》、《桃花女》等。

大桥徐氏宗祠,建于清末。民国年间亦曾辟出厢堂厅房三间做剧场,南边院落为观剧之处。(朱毓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