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泠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奥林匹克精神感动全世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奥林匹克精神感动全世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感动全世界

作者 杨泠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申办和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这将进一步鼓舞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增强凝聚民族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全球团结合作共同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启示

奥林匹克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文明,是一种“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精神,同时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健康、乐观、美好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来,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宪章》还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倡导尊重人的潜能与人类文明创造,弘扬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奥林匹克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盛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

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开幕,据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介绍,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突出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冬奥盛会的理念和文化,充分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盼和展望,激发世界人民战胜困难,共谋发展的强大力量。

弘扬奥运精神,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展现自然之美

指出,北京冬奥会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引领下,2019年6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冬奥会将从能源、建筑、交通、碳汇4个方面实现低碳办会,兑现碳中和承诺,践行低碳理念。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要求,在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方面开展碳中和实践,为大型活动碳中和打造良好的样本。坚持绿色办奥,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冬奥会筹办工作始终,使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弘扬奥运精神,践行文化认同理念,展现人文之美

强调,北京冬奥会场馆改造要融入中国元素、当地特色,保护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将全面贯彻落实仁爱和谐办奥理念,全方位提供“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关怀,做好全方位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文明,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心”奖牌已发布,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共同筑就冰雪梦、冬奥梦,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作出积极贡献。

弘扬奥运精神,践行共享理念,展现运动之美

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未能参加奥运会到成功举办奥运会,到现在已成为许多奥运项目中的佼佼者,这是中国国运国力的重要体现。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是我国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促进全民健身,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必将对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强调,中国申办冬奥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奥运精神,践行新格言,展现团结之美

指出,经过6年多筹备,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如期举办。我们将兑现承诺,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本届冬奥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这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如期举办的全球性综合体育盛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新格言的充分实践。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已发布,其深刻含义是号召团结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明人类应该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相互促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苏宇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