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

1000多年前,契丹铁骑横扫中原,成立了辽朝,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当时辽族内部权利斗争非常激烈,很多人死于非命,陈国公主身份尊贵,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但命运多舛。

这位辽国公主嫁人时才16岁,刚刚过了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嫁人之后,自己的大靠山父亲耶律隆庆去世,她甚至都来不及从感伤中回过神时,丈夫萧绍矩也死了。

锦衣玉食的公主伤感万千凄凄惨惨,18岁的花样年华前途莫测,这时死神又突然降临。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2)

去世前,当时的皇上辽圣宗去看望她,命令太医为侄女开药方、服良药,但已是无力回天。

千年之后,陈国公主的墓穴得于重见天日,从出土的黄金面具上可以依稀看到她的模样,脸型圆圆的,耳朵较大,有那么一点像“大耳朵图图”。

陈国公主和驸马都是皇亲国戚,两人突然死亡,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墓穴中藏着辽国神秘的文化,墓中有璀璨熠熠的奇珍异宝,有跨越千年的禁忌之恋,还有“灵魂不灭”的诡异传说。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3)

内蒙古出土千年前古墓

1985年6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青龙山镇,一群施工人员正准备修建一个水库,在用推土机施工时,挖出了年代久远的青砖,村民们连忙把这事报告给了当地的博物馆。

工作人员推测,地底下有一片辽代的古墓,但他们并没有那么兴奋,当时在考古界,还没有完整的辽代古墓被发现,之前有很多辽国墓室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

清理墓道之后,大家惊喜地发现古墓的木门砖竟然完好无损,说明这个古墓竟罕见地没有被盗过,完全没有受到破坏。

进了门之后,墓室里别有洞天,两边墙壁上画满了彩色的壁画,上面描绘了辽国日常生活的画面。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4)

在墓东边的壁画上画着一个黑胡子的辽国人,他穿着蓝色的衣服,牵着一匹长约1.70米的骏马,手里拿着一根马鞭,马身全副武装,马上的笼头、嚼子、马鞍子等各种马具一应俱全,这个辽国人是待从,画面似有“引路”之意。

过了墓门进入前室之后,上面的卷顶也画满了飘扬的云朵和日月星辰,画面上还有飞翔的双鹤,有驸马和公主羽化登仙的寓意。

墓室四周有小型的拱门,这座古墓虽然体量不大,但里面陪葬品数量很多。

专家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如同进入了一个大型的地下博物馆,里面金壁辉煌摆放了很多金银财宝,大家在墓室里小心地移动,生怕不小心磕坏了某一样奇珍异宝。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5)

辽代古墓跟很多中原的墓室结构基本差不多,穿过天井,在墓道两侧,分别有东西两个耳室,里面放着墓主人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

东耳室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器皿,古玻璃杯、玛瑙碗、银壶、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西耳室的地上放着两套完整的马具,原本马具是放置在木架上的,多年以后木架已经腐朽,就全部掉落在地上,历经千年这些马具仍然没有损坏。

墓中男女并排相伴,脸上面具成“镇馆之宝”

在主室的中心位置并没有棺椁,有一个祭祀台,祭祀台后是一张五米见方的石床。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6)

上面并排放着一对男女的尸体,尸体互相依偎着恬然而眠,公主微微朝着附马的方向侧身,右手搭在驸马的身上,温馨而安详。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两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相伴了千年,专家们也连连感叹:千年了终于找到了。

尸体头上都有鎏金的银冠,脸上戴着黄金面具。

石床上原本铺有床褥和织物,时间长了早已腐朽,两个尸体头部枕着银花枕,身上挂了很多金银珠宝,全身都被银丝网络包裹,脚上踩着簪花的银靴。

墓室里还有方形砂石墓志铭,如同一个大盒子,盖子上面写有“故陈国公主墓志铭”八个清晰的大字,边缘有汉式花纹装饰。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7)

这种砂石潮湿后容易损坏,所以专家不敢打开墓志铭的盖子,过了几个月后,砂石彻底风干了才敢打开。

墓志铭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字,里面写道: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也,景宗皇帝之孙。

当时辽国为了经济发展需要,曾经发明过两种契丹文字,但是萧太后对汉文化非常推崇,陈国公主墓里用的全都是汉字。

墓主人陈国公主是景宗皇帝和皇后萧燕燕的孙女,另一位是陈国公主的驸马萧绍矩。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8)

在墓中,驸马的信息非常稀少,看来这位陈国公主的身份,比驸马更加高贵。

在陈国公主墓中,总共出土了玉器、水晶、玛瑙、金银器等陪葬品总共多达3227件,其中还有罕见精美的古玻璃器皿,有些杯子的杯盖由黄金制成,杯身还有黄金链子跟杯盖相连。

古玻璃器皿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一共只有30件左右,这个墓中竟然有7件。

这些文物中,覆盖在驸马和公主脸上的黄金面具是最引人注目的“镇馆之宝”。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9)

黄金面具与“灵魂不灭”的传说

三星堆曾发现距今3000余年的黄金面具,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有3300余年的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面具用于文艺、战争、祭祀等各个领域。

陈国公主墓中的千年黄金面具是写实风格,面具的脸型圆圆的,憨态可掬的样子挺可爱,脸上有淡淡的笑容,嘴唇轻抿,一对圆润的大耳朵特别显眼,总体造型生动,有女性特有的柔美。

陈国公主死时才18岁,面具上还有种稚气未脱的神采,附马萧绍矩的脸型则有点狭长,看起来稍显严肃,附马的面具出土时还有一些银丝网络相连。

两人的面具呈半浮雕形,用整块薄金片制作,先按照死者生前的脸型做一个模具,再把薄金片覆于模具上反复捶打而成。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0)

祭祀用的面具也通称为“覆面”,最早叫“幎目”,面具也可以在维持死者的威仪。

当时辽国有非常强的经济基础,不同阶级的男女老少死后多数有佩戴面具,以身份等级不同,分为金、银、铜、铁等质地。

契丹族是游牧民族,信奉萨满教,在古代萨满巫师的地位很高,作法的时候也会带着面具,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萨满教认为宇宙分为“三界”,天界,地界和人界,人类的生存受天界和地界的影响。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1)

萨满教还认为人体中有三魂,蒙古族称之为主魂,游魂和尸魂,古时的蒙古族认为尸魂在人死后守护尸体,具有转世再生的功能。

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会在,“灵魂”回到墓穴中时,这时尸体已经腐烂,会被“面目全非”的自己吓了一大跳,为了以防万一,就在尸体上履面。

辽国契丹贵族会仿照死者的模样打造金属面具,方便灵魂回来“寻找”,当然这是古人的迷信思想,并无科学道理。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2)

另外,契丹族原来也有树葬的习俗,游牧民族长年狩猎,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之心,辽族人死后会把尸体吊在树上,通过自然风化,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收起来再埋葬。

古籍中曾记载:“契丹旧俗,将尸体置于树上,三年后收骨焚之”。

这种独特的习俗是树葬加火葬,为避免尸体在自然环境中被野兽破坏,就用金属面具履面。

这是契丹族的独特文化,后来他们进入中原后,将契丹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逐渐摒弃了树葬的习俗,戴面具的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3)

此后,他们开始修建墓室,辽代的贵族和皇族在死后不会马上入殓,都有一个“停尸”的过程,停尸的时间有两三个月,长的可以达到两三年,最长达五年。

尸体在停尸的过程中,必然会腐烂,尸骨也容易遗失,这样就会影响死者的形象。

他们用金银丝编织网络包裹整个身体,之前辽墓中出土的多是铜制的网络,这次公主和驸马用的是银丝网。

银丝网络的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先根据公主和驸马各部分身体的大小分开编制银网,编完后穿在内衣外面,再把各部分用银丝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网络银衣。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4)

黄金面具的边上还有一些细微的小孔,这些小孔用来跟银丝网络连接。

除了这些殡葬习俗外,契丹族还有一个特别习俗,以“父母死子孙不哭为勇”,父母死后子女都不会哭,而子女死后父母昼夜垂泪,说明有“重幼贱老”的观念。

陈国公主死时才18岁,附马死时35岁左右,两人身份珍贵。

辽圣宗平时对这位小公主也非常喜爱,自然会给予极高的皇家厚葬,这些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可以看出当时辽国贵族生活的奢华程度。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5)

沉睡千年的死亡之谜

在萧太后执政时期,辽国经济和文化达到历史的鼎盛,在公元1004年,辽王朝和中原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个合约使辽王朝的经济更加兴盛。

萧太后的爱子耶律隆庆年轻时曾几次攻打宋朝,是哥哥辽圣宗的左膀右臂,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算是辽国“第一高帅富”,他妻妾众多,生活奢侈。

在耶律隆庆的妻妾中,有贵族千金,也有民间女子,可考证的是,有三个外甥女嫁给了他。

耶律隆庆历史可证的儿子有五个,女儿有三个,分别是韩国公主、吴国公主和陈国公主,其中韩国公主和吴国公主可能是同一人。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6)

陈国公主是正妃萧氏所生,按大辽制度,皇子嫡生的女儿与帝女同样待遇,所以也被称为公主。

陈国公主的父母是甥舅婚,萧太后和辽景宗也是近亲结婚,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近亲婚姻在辽国时期十分盛行。

陈国公主从小聪慧可爱,清秀端庄,16岁时嫁给了自己年长10岁的亲舅舅萧绍矩,两人开始了一段禁忌之恋。

郎才女貌的浪漫故事让大家津津乐道,草原上的人们载歌载舞,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7)

附马萧绍矩是圣宗仁德皇后的哥哥,时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附马太师都尉,身份非常尊贵。

辽国的皇族是耶律氏,后族是萧氏,为了把政治权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家族中,辽国皇族只在两个姓氏中通婚。

但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对他们的身体和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陈国公主和附马在结婚后,度过了一度短暂的幸福时光,但好景不长,两年之内就突然相继离开了人世。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8)

近亲结婚埋下了隐患,血友病就是近亲婚配导致的一种遗传病,有这种病的人,皮肤只要轻微受伤,就会流血不止。

在古埃及时期的皇族认为,与同族结婚血统才纯正,图坦卡蒙的父母就是兄妹关系,图坦卡蒙在19岁就去世了。

科学家们检测发现,图坦卡蒙生前有一条腿骨折,如果他有血友病,就会因外伤流血不止而死亡。

陈国公主和驸马两人已经沉睡千年,再也无法醒来,残骸只剩下头骨和一部分牙齿,已经无法检测两人生前是否受过伤。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19)

按墓志铭记载,两人并非死于宫斗,而是死于疾病,至于两人得了什么病无从考证,他们的真正死因也成了难以解开的谜题,留给后人去探索。

千年之间,陈国公主墓经过多次洪水侵袭,墓室多次被洪水浸泡屹立不倒,墙面上的壁画满是裂纹,但颜色鲜艳,图案清晰可辨。

2017年8月,青龙山镇遭遇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水位大幅升高,陈国公主墓室内有大量的渗水,墓室有面临坍塌的危险。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20)

当地部门展开了紧急的抢修,把墓室里面的渗水用水管全部排放干净,墓室内恢复了供电,还请来了专业机构对墓室进行加固修理。

曾经辉煌的大辽帝国存在了218年就覆灭了,陈国公主的笑容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留给世人一个美丽而模糊的背影,璀璨精致的文物历经千年,依然熠熠闪光。

契丹这个谜一样的民族,演绎了一段金戈铁马的流金岁月,依然散发着奇异光彩。

内蒙辽代古墓(内蒙古出土千年古墓)(21)

参考资料:

大揭秘:神秘的契丹公主2017-09-15

辽代覆面葬俗研究 作者 温晓星 《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61期

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家世 作者 张柏忠 《草原文物》 1992年第Z1期

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大探秘 作者 振中 《时代风采》 2000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