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关汉卿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剧作家。他的杂剧是戏,也是久远年月中的生活。他的文字是才华,也是对曾经岁月的写生与再现。他淋漓尽致地展现元代民间人物的诡诈与凶狠,关汉卿用他生动的笔法刻画出了一幅元代社会的“百丑图”,让我们看到了元代侧面人物身上的“七宗罪”。

如果他的杂剧永远只是停留在描绘人性的恶,我相信历史的星空中并不会出现一颗叫做“关汉卿”的星。他的永垂不朽,除了让我们看到元代年月的诸恶,也让我们感知到了更多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嫉恶如仇的他,除了自己在反抗,也在鼓励人民反抗。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1)

《关汉卿》剧照

所以在其大多数杂剧作品中都是以刻画正面形象为主的,然而“画鬼容易画美人难”,正面人物的塑造往往比反面人物困难许多,这就需要反面人物的衬托对比。

像是勇敢坚韧的窦娥,像是有勇有谋的谭记儿,再比如说潇洒英豪的关羽等等,可以说这些性格人物的成功塑造离不开与之对立存在的反面人物的映衬。

本文将以悲剧《窦娥冤》入手,试谈四个反面人物对窦娥贞勇形象的衬托与塑造。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2)

01 张驴儿与窦娥的对比烘托

用今天的话来说,张驴儿是《窦娥冤》中最大的反派,也是窦娥悲剧的始作俑者。如果谈反面人物对窦娥的对比衬托,我想先从张驴儿入手。

《窦娥冤》中有一折戏,当张驴儿来到蔡婆婆家时,得意忘形:“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嬉皮笑脸的去拉扯窦娥,这是张驴儿内心轻浮的表现。

而窦娥一把把张驴儿推到在地,气愤地诤道:“兀的不是俺没丈夫的妇女下场头!”

这就立刻显出窦娥性格中的刚烈。两人的矛盾在张驴儿误毒死自己老子却将罪赖在窦娥身上这处达到一个高点,张驴儿威胁窦娥嫁给他做婆娘求个“私休”,不然就将她拖到官堂去要个“官休”,“ 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身子,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3)

张驴儿戏剧形象

可以想象,说出这话时的张驴儿是怎样无耻的表情,窦娥却一脸凛然不屈:“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一个无赖之极,一个坚贞之极,就在这极与极的对比刻画中更凸显了窦娥这一正面人物性格的高贵。

还有一处就是两人在公堂上的表现,也反映出了两人性格的矛盾。张驴儿行贿勾结贪官,嗦动梼杌毒打窦娥,典型的小人形象。而窦娥呢,据理力争,一言一事都是真情,一字一句都是至理。“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希望正义为她做主,虽然最后证明这只是奢望。一个无耻下作、一个坚贞勇敢,这两个形象在对比中各自升华,成了后世长久的正反形象的典型代表,特别是窦娥这一人物更是成为千古悲剧女性角色的代表。

02 以赛卢医和桃杌来衬托窦娥

另外对窦娥形象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反衬作用的还有赛卢医和桃杌。

桃杌在剧中是与窦娥有直面的对手戏的,他身为一方父母官,有权,却受诱惑,听坏人差遣,毫无道德与节操。窦娥把桃杌视作“明如镜、清如水”的父母官,他却把窦娥看做贱虫,窦娥实情相诉,他却硬是利用窦娥的善良将人屈打成招,一个贪婪昏庸、一个真诚善良。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4)

《窦娥冤》戏剧

赛卢医与窦娥可以说在剧中并没有直接“交锋”,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他受威胁给张驴儿毒药这一情节看出他与窦娥的不同。

本就知道给了毒药就会害死人的他却经不住恐吓,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与窦娥在张驴儿威逼利诱下仍不屈服的坚贞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畏言无良,一个刚烈不屈,同样为窦娥这一正面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提供不可少的影响。

03蔡婆婆的软弱与窦娥的坚强

在剧中还有蔡婆婆这一人物,说不上是典型的反面形象,但在剧中的种种言行举止,与窦娥更加具有对应性的反差。

两者都是寡妇,窦娥在软弱的蔡婆婆的映衬下显得形象更加高大坚强。

在第一折中,蔡婆婆将张驴儿父子带回家中时与窦娥的一番对话生动地刻画出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蔡婆婆向窦娥哭诉,因张氏父子的威胁,一时慌张就将“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并把这归于“无奈”。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5)

《窦娥冤》戏剧

窦娥却态度明确的拒绝,并劝说已六旬开外的婆婆:“遇时辰我替你忧,拜家堂我替你愁。梳着个霜雪般白髻,怎戴那销金锦盖头?”言辞虽有些许激烈,却是句句在理,一句句都直戳蔡婆婆的“不知羞”。

在张驴儿冤枉窦娥要报官时,蔡婆婆居然劝窦娥:“孩儿也,你随顺了他罢”,这无疑凸显了窦娥面对强暴时的刚强。一个面对悲惨,只会喊“痛杀我也”,一个却气节云天,即使面对死亡,也要苍天明鉴。这些人物的设定都为反衬出窦娥珍贵的性格与气节。

结语

关汉卿在杂剧中常常用浓墨去表现反面人物,我想他是在刻画一个反面人物的阴暗,也是在衬托一个正面形象的光辉。

通过窦娥冤探究窦娥人物形象(浅论窦娥冤试析四个反面)(6)

关汉卿

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一文中写过的一段话:“优良的人物,有时候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且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相成者’。

我想这“相反相成者”,也是关汉卿能在元杂曲中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