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摘录

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学

第六节 攻击、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作者/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2022.10.16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亲社会行为)(1)

☞攻击

是指给其他个体造成了心理或生理伤害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

是人们旨在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

人们在没有考虑自身安全或利益的条件下进行的亲社会行为。

♥攻击的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在攻击行为上的强大作用。

例如,同卵双生子总是比异卵双生子在攻击性上表现出更高的相关。然而,基因在不同的攻击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可能并不一样。

★身体攻击是指儿童拳打、脚踢、撕咬其他儿童的情形;社会性攻击是指儿童散布恶毒谣言或者试图孤立某个同学的情形。

★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在攻击行为的水平上存在差异。对于身体攻击,基因能解释50%到60%的变异;而对于社会性攻击,只能解释20%。

★为什么基因会对社会性攻击的影响更小呢?

研究者怀疑儿童运用社会性攻击的倾向可能遵从他们所接受的父母教养方式:那些运用羞愧感或者罪恶感去影响孩子们的家长们,可能为孩子们随后的班级表现提供了范例。总的来说,某些个体的攻击性比其他人可能具有更大的遗传倾向。

★大脑和激素的差异,可能表明攻击行为有着先天的基础。一些大脑组织,比如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在情感表达和调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就攻击行为而言,大脑路径功能如此有效,以至于个体能够控制消极情感的表达。比如说,如果杏仁核经历了不适当的刺激,人们就可能不能抑制消极的情感而导致攻击。

★研究表明,人体的5-羟色胺水平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能会削弱大脑调节消极情感和冲动行为的能力。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具有高攻击性行为经历的个体的5-羟色胺系统中对于一种化学物质(氟苯丙胺)的反应降低,而这种化学物质对于该系统通常具有很大的影响。

★某种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影响5-羟色胺的功能,从而使人们更易做出高危的攻击行为。

★不同人格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种类的攻击行为。最重要的区分是把冲动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区分开。

☞冲动性攻击

是个体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感驱动的:在最激烈的那一刻,人们以攻击性行为做出反应。如果你看见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人们互相殴打,那就是这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

是有目标指导(攻击是作为达到目标的工具)和认识基础的攻击:人们做出攻击行为,是为了有预谋地达到特定的目标。

如果你看见某个人把一个老年妇女推倒在地,然后抢了她的钱包,这就是一种工具性攻击。

研究证实,那些对别人具有较高工具性暴力倾向的个体,常常有一套独特的人格。

例如,有冲动性攻击倾向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情绪反应性,即对一系列情境有很强的情绪反应。相反,有工具性攻击倾向的个体,往往在暴力的积极评价因素上得分较高。这些个体认为形形色色的暴力是正当的,并且他们对攻击行为也不承担道德责任。不是所有形式的攻击行为都来自于同样的人格因素。

☞大多数人在冲动性攻击或工具性攻击中并不是处于极端:他们遇到轻微的犯规或者有意的冒犯时并不恼火。而在某些情境中,即使最温和的个体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情境对攻击的影响

★请假设有人打扰你,让你无法完成某个重要的任务。你是否达到爆发点?

这种基本关系就体现了挫折-攻击假设。

根据这个假设,挫折在人们获取目标受到妨碍的情境下出现,而挫折增加之后人们比平时更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

★研究表明了个体和社会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攻击行为的。我们能够预测,随着失业率的上升,由个人挫折引发的攻击行为也会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当人们认识到攻击行为的表现可能会使他们的工作不保时,暴力就受到了限制。

★直接的挑衅也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直接挑衅的结果同那些将会导致攻击行为的消极情境因素具有同样的效应。

★更宽泛的社会规范同样会影响人们攻击的可能性。

★研究者已经提出一般性攻击模型来解释接触暴力媒体(电视、电影等等)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玩暴力游戏的参与者较之非暴力游戏的参与者,更可能表现出攻击反应。

玩过暴力游戏的大学生面对真实世界中的暴力视频(诸如刺人、射击和监狱斗殴)表现出较弱的反应(如心率较低)。这些资料表明学生们的游戏活动会使他们对暴力影像脱敏。

♥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我们该如何解释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有四种力量促使人们为公共利益作贡献:

1.利他主义:一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就像例子中挽救他人生命的志愿者一样。

2.利己中心:一种绝对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亲社会行为。某些人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为了得到同样的回报(如顺从)或报酬(如金钱或赞美)。

3.集体主义:一种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兄弟会、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环境。

4.原则主义:一种支持道德原则的亲社会行为。有些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是因为要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研究表明人们最愿意帮助他们感觉亲密的个体,包括他们朋友圈的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对至亲也有最亲密的情感依恋。因而基于情感亲密的助人模式也间接地有利于人们基因库的延续。

★互惠性利他主义

是指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行为。

★间接互惠在起作用:人们表现出利他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将来,他们会成为利他行为的受惠者。

间接互惠概念的重要成分之一就是人们会获得乐于助人和值得信任的声誉。

★人们对非亲属表现出利他行为时,通常还存在社会原因。同理心—利他行为假设认为存在特殊的关系:当你对其他个体产生同理心(即情感认同的感受),这些感受会引发助人的利他动机。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

★在各种人群和其他物种身上,研究者都证明了同理心和利他行为存在非常普遍的联系。

♥情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旁观者介入

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对情境的精细特征非常敏感。

图16.8 紧急事件中的旁观者介入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亲社会行为)(2)

在场的旁观者越多,介入的人就越少,两人组的旁观者介入行动最快。

这一结果源于责任分散。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愿意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介入。

★旁观者必须注意到紧急事件 

帮助他人的行为取决于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情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旁观者一定要感觉到责任 

实验说明行为建立起了一种与他人之间的特殊的联系,从而可以改变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