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社会有很多孩子上瘾手机游戏,不好好学习,上课时想的是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放学,回家好玩游戏。因为这样的孩子没有什么理想,对未来没有计划与向往。要改变这样的孩子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通过和孩子深入的沟通了解都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针对他的爱好来做相应的引导,把目光放远一点,让他看到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同时把他的相反面也就是积极努力学习的结果样子也展示给他看,让他去选择何去何从,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想要什么,长大后想干什么,只有了解他们的理想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要让孩子知道,要想实现理想就得从现在开始努力,否则就会是空想。我从事多年的教育引导,成功帮助过很多孩子。真的很欣慰。

如何改变与突破(改变与培养)(1)

另一类型的是:有许多孩子有拖延症,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来,拖延,会让孩子失去动力,会腐蚀了孩子的进取心,会让孩子放弃对成功的追求,上一秒的事想等下一秒干,今天的事想明天干,一直想拖延不干,其危害人人知道,而需要戒掉这种精神之瘾,则需要我们有足够意志力和自控力,正如明代钱福所写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对于这种情况,不光是小孩,好多大人都有拖延症,如果没有好的方法真的很难改变。

如何改变与突破(改变与培养)(2)

我去年遇到一个学生就是个典型的案例,他放学回家就是这里摸摸哪里摸摸,就是不写作业也不干别的,因为他妈妈不让他看电视也不让他玩手机,看着他没着没落的样子不知干什么好,就是不去写作业,总说一会儿写,结果拖到睡觉时间了都没写,经常挨老师批评,老师也多次把家长交到学校沟通,依然无济与事。对这样的孩子,我给他耐心地讲时间的宝贵,以及未来的自己,细讲今天与明天的关系,今年与明年的关系,用今天的勤奋与明天的样子,今年的勤奋与明年的样子,今天的拖延与明天的样子,今年的拖延与明年的样子,做一个爬山的比喻图给他看,目标就在山顶,拖延与勤奋后的鲜明对比。具体怎么做他就一目了然了。后来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律培养。现在这个学生已经彻底改变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优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