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强调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在现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的基础上,企业可依据用人需要并结合职业标准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补设学徒工,从而形成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并且逐步建立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与职称晋升制度,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打开了新通道。

八级工是什么概念(新八级工制度要来了)(1)

顶级工匠:旧“八级工”

什么是“八级工”?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八级工”是中国企业工人实行的一种工资等级制度。由“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工资率)、“技术标准”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是: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热练程度将工资分为八个等级。一级最低,八级最高。从50年代中期直到80年代,我国全民所有制工矿企业都实行这种工资制度,其它行业岗位人员也参照此制度执行。

八级工是什么概念(新八级工制度要来了)(2)

“八级工”有多牛?

在解放初期,尤其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八级工”制度有效地提升了工人的积极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八级工”可以说是顶级工匠的代名词。很多技术工人就以成为“八级工”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八级工”代表的是高技术、高收入和极高的社会地位。工人的技能等级同薪酬水平挂钩,按照生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八级工”制度将工人的工资分成八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八级工,工资待遇较高,也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八级工是什么概念(新八级工制度要来了)(3)

新“八级”制度扬帆启航

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市场对具有技术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劳动者的用人需求较大,40.7%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高级技师、技师需求缺口较大,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较高,分别为3.11、2.68。这些数据调查充分说明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

八级工是什么概念(新八级工制度要来了)(4)

新“八级”会给技术技能人才带来新的荣光吗?

建国之初,旧“八级工”是伴随工资等级体系建立起来的技能等级制度,产生和实行也有它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当时,“八级工”收入比厂长还高,其所代表的工匠精神和当工人的“荣光”。如果能回到回到那个时代,小编也想去感受一下那个时候“八级工”荣光!随着宏观政策环境、经济及产业政策的变化,旧“八级”制度在后期执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比如工人的技术等级与工资等级挂钩不紧;工资统一计划管理束缚了企业执行的灵活性,有些不符合工人技术学习进步的实际;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长期不调级,滋长了工人中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八级工”无法实施下去。

现在新“八级”制度在待遇、评价机制、发展空间上都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待遇上,新“八级”实行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设置单独的技能津贴。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专项特殊奖励、股权期权激励、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办法。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

在评价机制上,新“八级”制度建立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评以适用、以用促评。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合理安排使用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技能人才使用相衔接。

在发展空间上,企业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等情况,结合实际,在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并明确其与相应技能等级的对应关系。

那么,新“八级”会给技术技能人才带来新的荣光吗?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