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刀美兰:竹楼里走出的“孔雀公主”

撰稿 云南老年报 陶园园

资料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离退办、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提供

编辑 徐敏

“孔雀公主”这个称呼伴随着刀美兰一生的成长,在她每一个人生节点上,这个称号像一枚勋章,闪闪发光。70多岁的刀美兰在接受采访时,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神采奕奕,脸上依然透着公主般的贵气。她的舞蹈,世界闻名,而她的心,依旧萦绕在儿时的竹楼上。

刀美兰是傣王后裔吗(刀美兰竹楼里走出的)(1)

壁画中寻找公主仪态

刀美兰1944年出生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宣慰街的一幢竹楼里,按当时当地的风俗,小男孩六岁左右就要到庙里出家,寺庙里的修行,就是傣家人的早期教育。刀美兰是独生女,奶奶在她六岁时就经常带着她到庙里念经、学习,给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宗教故事。

刀美兰在寺庙里看到很多壁画,有孔雀公主、千百莲花、石头魔王等等,她总是看得很入迷。她回忆说:“那时奶奶为我念经,希望我能够很好地成长。我就光着小脚,到处看壁画。我看过一个壁画,画里是孔雀公主,她的眼神、招式、仪态,都很漂亮,我就想我将来长大,要像这个公主该多好啊。那时我六岁,这个心愿就深埋在心里。现在我非常感谢人民给我‘孔雀公主’这样一个美丽的称号,因为它是代表和谐、善良的一种鸟,是吉祥的象征。”

“那些壁画中的故事对我来说是难以忘记、扎根很深的,那是民族和传统优秀文化的凝聚。这些东西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

刀美兰从小就被奶奶和妈妈教育,走路的时候,不能大摇大摆。傣家姑娘,要坐有坐相,形体上讲究三道弯,裙子要摆好,盘在地上。说话也好,背影也好,弄发也好,都得是美的。家庭的教育,更让刀美兰结合起佛塔里看的壁画,她说:“所以我的形体每个角度,全都具有傣族风味,就是孔雀味道。好比喝水,孔雀喝完水,抖肩,我借鉴了。在舞蹈中,原汁原味,保持民族的根,这是非常重要的。”

刀美兰是傣王后裔吗(刀美兰竹楼里走出的)(2)

“孔雀公主”一夜成名

刀美兰从小与孔雀作伴、与舞蹈结缘。她说:“西双版纳是一个植物王国,我家背靠深山老林,晚上有大象、孔雀、候鸟的声音,我住在竹楼里,在妈妈的被窝里都听得见森林里的声音。白天,我就和表姐、表妹去森林,那里孔雀飞来飞去,猴子跳来跳去,黄的大蟒蛇,你不伤害它,它也不会攻击你,我发现它们非常可爱。每年泼水节,家家户户都载歌载舞,我就挤到人群中看他们跳孔雀舞。我爷爷、我父亲都是民间的舞蹈家,所以民间孔雀舞对我影响特别大。”

有一次,一个文工团到景洪慰问演出,晚上,刀美兰和小伙伴点着火把,步行十几公里去观看。艺术家们的精湛演出让刀美兰如痴如醉。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在家里的竹楼上跳开了,她还记得当时妈妈说:“你是整哪样?给是要挨楼跳垮掉?”

1954年,西双版纳民族文工队到各村寨挑选文艺苗子,10岁的刀美兰被选中了。刀美兰说:“在文工队里面,有一天,队长刀发祥说要搞一个孔雀公主的舞剧片段,让我演孔雀公主。我说‘刀队长太好了,我来演。’我那时候12岁。我问刀队长,这么多小姐妹,为什么选我,他回答:‘就你合适。’因为我比的一招一式都让他觉得很好。”

在舞蹈《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刀美兰扮演了“孔雀公主”一角。在傣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孔雀一直都是由男性戴着面具来表演的。刀美兰扮演的“孔雀公主”开创了女子孔雀舞的先河,成为了中国舞台上的第一位露脸的“孔雀公主”。

刀美兰说:“孔雀本来是那么美,女的就可以表现出来。把假面具一去掉,撩起那个漂亮的裙子,就代表孔雀开屏,加上美丽的眼神和傣家姑娘的脸蛋儿,很漂亮。”

刀美兰是傣王后裔吗(刀美兰竹楼里走出的)(3)

为人民而舞放弃当王妃

扮演孔雀公主后,刀美兰因为跳孔雀舞开始在全国出名。“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传说在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流传,缅甸也有傣族,很多风俗都一样。

1957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云南省歌舞团到缅甸访问演出,那时在云南省歌舞团工作的刀美兰也一同前往,那年她才13岁。演第一场的时候,缅甸17岁的王子也在台下观看,他特别喜欢刀美兰的表演,并托人打听到演“孔雀公主”的女孩名叫“楠蝶提娜”,这是刀美兰的傣族名字,而“楠”正是皇室里公主的姓,于是王子提出要娶刀美兰。而周恩来总理诚恳、委婉地说:“孔雀公主年纪太小了,得再过上几年。”王子听到之后心想,还要再等几年?不能等了!他们决定按照傣家民间抢亲的习俗处理这件事。等到王子把准备工作都做好的时候,才发现刀美兰已经乘飞机回到昆明了。

在命运面前,刀美兰没有选择成为王妃,而是选择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舞蹈的世界。为了把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介绍给国内外观众,1962年,中国成立了“东方歌舞团”,刀美兰成为其中的一名演员。从此在国内外舞台上,她更以婀娜多姿的舞蹈,以一个符号似的记忆,确立了傣族舞者的光彩与骄傲。

刀美兰说:“我跳孔雀舞,不是为了我个人在舞台上显示自己美,我在国内演出是代表傣族人民,出国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人民艺术家的内心一定要有民族魂,体现在一招一式里,一个眼神,都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就在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