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4月14日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1)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震中距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30公里。

玉树州位于青海省南部牧区,州府距离西宁市800多公里。

2、2007年4月14日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2)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3、1998年4月14日 历史学家翦伯赞诞辰一百周年

翦伯赞(1898-1968),1898年4月14日出生,中国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军政治工作。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编委,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政治和学术活动。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

4、1995年4月14日 上海发行中国第一张联名信用卡——牡丹上航联名卡

1995年4月14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上海航空公司合作,在上海发行中国第一张联名信用卡——牡丹上航联名卡。这标志着国际通行的联名卡开始正式进入中国信用卡市场。

5、1981年4月14日 中国获三十六届世乒赛全部冠军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3)

中国乒乓球选手于1981年4月14日至26日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囊括了本届全部7个冠军,创造了世界乒乓球赛55年历史上的新纪录。

6、1936年4月14日 红军领导人刘志丹牺牲

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遭国民党军阻击时牺牲。

刘志丹,名景桂。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10月4日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西北在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马鸿逵部任党代表兼政治处长。1928年5月与谢子长等领导渭华起义,建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同年秋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任西北反帝同盟副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创建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春反“围剿”战争时,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打击,被关进监狱,后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后,在洛甫领导下的以董必武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迅速查清问题,于11月释放被错捕的刘志丹等人。后会见毛泽东、周恩来,被委任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北路军总指挥。1936年春与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东征抗日进山西,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遭国民党军阻击牺牲。

7、1931年4月14日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4)

西班牙第一共和国在1874年被颠覆,君主专制复辟。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君主专制的政权。1930年8月爆发了西班牙历史上的第6次资产阶级革命,共和派各政党组成政治同盟,选出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号召人民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931年4月12日共和派在市政选举中获胜。国王阿方索见大势已去,于14日逃亡国外,君主制被推翻,“革命委员会”宣布建立共和国。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6月28日举行立宪议会选举,共和党和社会党联合阵线获胜,建立了以右翼共和党人卡拉-萨莫拉为首的临时政府。12月9日通过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普选制,建立一院制议会,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院选举,任期6年。

8、1865年4月14日 林肯遇刺身亡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5)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1809年2月12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对林肯来说是一个残酷的打击。幸而继母对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读书、学习,他和继母的关系很融洽。后来,长大的林肯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1830年,林肯一家迁居伊利诺斯州,在那里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选为州议员。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1846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1854年,北方各州主张废奴和限制奴隶制的资产阶级人士成立了共和党,林肯很快成为这个新党的领导者。1858年,他发表了著名演说《家庭纠纷》,要求限制黑人奴隶的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演说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愿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因而为林肯赢得了巨大声望。1860年,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上任后不久,南部奴隶主挑起了南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肯肩上的担子之沉重,是以往绝大多数美国总统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非凡毅力和决心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使在遭到诋毁时,也从未动摇他的方向: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1862年9月,林肯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1864年6月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它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

由于林肯的卓越功绩,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然而,还没等林肯把他的战后政策付诸实施,悲剧发生了。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凶手是一个同情南方的精神错乱的演员。1865年4月15日,亚伯拉罕·林肯去世,时年56岁。林肯去世后,他的遗体在14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

9、1619年4月14日 萨尔浒之战爆发

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王师正式出征;三月初一,西路军遭努尔哈赤攻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总兵杜松战死;三月初三,北路军遭受攻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总兵马林狼狈逃回;三月初五,东路军被后金军偷袭,猝不及防,全军覆没,总兵刘铤战死;三月初六,南路军接到三路大军战败的消息后匆忙撤兵,后金军趁势追击,损伤惨重。结果正如我们这群事后诸葛亮所分析的一样,可惜我们的分析也正如开原总兵马林的意见一样,终无改这场战事的结局。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6)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在这次战役中,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成为战争史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一个出色战役。

后金是居住在我国长白山一带女真族建州部在明时建立的政权。北宋末期,女真完颜等部建立金朝,从东北进入黄河流域,另一些部落仍留居东北。明朝初年,这些留居东北的部落分为海西、建州、东海三大部。明神宗万历十一至十六年(1583—1588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统一建州各部,又合并了海西与东海诸部,控制了东临大海(今日本海)、西界明朝辽东都司辖区、南到鸭绿江、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等广大地区,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确立了兼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职能的八旗军制。

八旗士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开始时只分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女真人分编在八旗中,每旗可出兵7500人,共有兵力6万余人,主要是骑兵。此外,还修筑了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等城堡,补充马匹和战具,屯田积粮,积极备战。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号天命,称金国汗,以赫图阿拉为都城。明朝统一全国后,在东北设官置治,建卫设防。洪武四年(1371年)在辽阳设立定辽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置建州卫,永乐七年在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后又在这些地区陆续增设卫所。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7)

万历时从鸭绿江至嘉峪关设置“九边”即9个重镇,其中辽东辖今辽宁大部地区。明朝对女真各部的统治,一面以羁糜政策笼络其首领,封官晋爵赏赐财物;一面分化女真各部,使其互相对立,以便分而治之。后来由于对女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不断加剧,引起了女真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便利用这种不满情绪,积极向明辽东都司进行袭扰。在明与后金对抗中,居于开原附近的女真族叶赫部,为避免被努尔哈赤吞并,依附明朝,反对后金。鸭绿江以东的朝鲜李氏王朝,也倾向于明。蒙古察哈尔部,住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承德之间,与金对立,但同明的关系也好坏无常。住在大兴安岭南部的蒙古科尔沁部与住在大凌河以北的蒙古喀尔喀部,倾向并依附后金,常与后金配合,袭扰辽东。在这种形势下,明虽可以利用叶赫部屏蔽辽东,利用朝鲜李氏王朝牵制后金,但叶赫部人少力弱,朝鲜李氏王朝也因遭到日本的侵略和后金的袭扰无力助明。

因此,明与后金在争夺辽东的斗争中,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境地。

明朝晚期,因忙于镇压关内人民起义,无力顾及辽东防务,驻守辽东的明军,训练荒废,装备陈旧,缺粮缺饷,虚额10余万,实有兵不过数万。加上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守备又极分散,军队战斗力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趁明朝内争激烈、防务松弛的时机,决意对明用兵。二月,召集诸臣讨论用兵方略,决定先打辽东明军,后并叶赫部,最后夺取辽东。三月间,加紧秣马厉兵,扩充军队,修治装具,派遣间谍,收买明将,刺探明军虚实。在经过认真准备和精心筹划之后,努尔哈赤在四月十三日誓师反明,率步骑2万发起进攻。次日,兵分两路,左四旗兵取东州堡,(今辽宁抚顺县东大东州)、马根单堡;自率右四旗兵及八旗精锐内兵(护军)向抚顺所(今辽宁抚顺城)进发。

十五日清晨进围抚顺城,明军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明军在抚顺周围的堡寨均被后金军占领。四月二十一日从广宁(今辽宁北镇)出发的明总兵张承荫部1万援军赶至,双方展开激战,张承荫战死,明军死伤甚众。四月二十六日后金军撤回都城。五月,后金军再次越过边墙,攻克明大小堡寨11个。七月,后金军进围清河堡(今辽宁本溪市东北),经力战后攻陷清河堡。至此,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经过一段休整,努尔哈赤又于次年正月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给予其重大打击和破坏,基本稳定了翼侧,然后倾其全力对付明朝。

10、605年4月14日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历史的今天12月19日(历史的今日-2022年4月14日)(8)

公元605年4月14日(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今河南荥阳县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洋州(今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几万开邢沟。

608年2月,再次下“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

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800余里”。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