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这句话真没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1)

通向大树的道路

一般人看来:天道是无穷大的,用无穷大的天道,来弥补较小的天道,形成天道的无限漫溢和回流补缺;人道,跟天道的规律不同,总是在废弃不足的人道,来填补丰足的人道。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2)

通向爱心的路

显然,这句话也不无道理,人类就是在无穷大的天道中,获取有限的人道,期望人道成为天道的一个最大部分。

在我看来:没有人道就没有天道。人道是越来越大的,天道也紧随人道越来越大。那么,《道德经》书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就要这样来理解。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3)

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天道是将人道的溢出部分,来逐渐弥补天道的不足;不同于天道的人道,是将人道的一个总结为天道中的不足部分挖掘出来,用人道的充足部分来弥补、来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