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淑兰现代评剧唱段(你唱我写新评剧)(1)

花淑兰现代评剧唱段(你唱我写新评剧)(2)

当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花淑兰大师

当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原全国剧协理事、著名评剧教育家;与韩少云、筱俊亭合为“韩花筱”三大流派;德艺双馨、桃李满门、誉满梨园的花淑兰大师与大文学家王景山先生共结连理,评剧界就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花淑兰现代评剧唱段(你唱我写新评剧)(3)

1954年王景山调任辽宁评剧二团,任业务秘书、业务科长。俗话说:“外行领导内行,不行装行。”但对于曾经撰写关于戏曲改革等多篇报道的王景山来说,定要把评剧团经营好的。当时王景山的实说实干被一个人着实看在了眼里——她就是花淑兰。

花淑兰现代评剧唱段(你唱我写新评剧)(4)

花淑兰毕生能唱200余出大戏。常演剧目有《茶瓶计》、《牧羊卷》、《谢瑶环》、《黛诺》、《半把剪刀》、《三节烈》、《女经理》等。其中《谢瑶环》是从京剧移植而来,当时上世纪六十年代,花淑兰看了京剧《谢瑶环》,由于这个角色是生旦两门抱,特别喜欢“谢瑶环”,就想着自己能不能拿来演呢?是夜不能寐。被爱人王景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改编《谢瑶环》,王景山就写信给戏剧大师田汉先生——

花淑兰现代评剧唱段(你唱我写新评剧)(5)

花淑兰的《谢瑶环》以生、旦“两门抱”的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谢瑶环》这出戏本来是老一代剧作家田汉写成京剧的,由杜近芳演出后轰动一时。出于剧目建设的考虑,花淑兰和王景山就想把它移植改编成评剧,1962年由王景山亲自到安徽取来了该剧的剧本,回来后又把该剧从新进行了整理和改编。把原来悲剧结尾改编成喜剧结尾,并征询了原作者田汉的意见,田汉听后很支持还同意他们把该剧结尾的情节进行改动。正值艺术成熟期的花淑兰,调动了自己全部的艺术积累,全心打造一个属于评剧舞台的“谢瑶环”,剧中花淑兰运用了甩发、扇子功、袖子功、靴子功等手段,女扮男装、仅服装一项就需要换9次服装,以生、旦“两门抱”的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致于当年连田汉先生欣赏完评剧《谢瑶环》都说:戏改得很好。当然,只有花淑兰最清楚,为改编这个戏付出最大的是王景山。

1961年5月王景山所在的单位都到法库包家屯支援夏锄工作,当时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花淑兰为了让王景山不至于饿肚子,在王景山临走的时候特意花12元买了2斤糖果给王景山带上,当时夏锄劳动上级只规定了每天每个人四两谷子面,没有蔬菜,只有咸盐水,肚子实在饿的不行的时候口里含快糖,才勉强度日,糖的滋味很甜,可是甜在王景山心中的是花淑兰的一片浓浓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