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叶肖

《这!就是灌篮2》开播前,优酷安排了一次媒体看片。节目中一个近似鬼畜的多视角慢镜头灌篮回放引发大家争议,而几天后正片上线与观众见面时,这个镜头已经被剪掉。

有了第一季的热度与IP加持,第二季的《灌篮》在期待与压力中更为高效地处理着用户反馈,不仅与虎扑展开了更深入的合作,还在微博上线了节目专属贴纸,据《这!就是灌篮2》第二季项目总监崔少龙介绍,如今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正片剪辑顺序调整了好几次,就是为了能够在前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展现篮球的专业化与魅力。

相比隔壁腾讯视频《我要打篮球》的星光熠熠,《这!就是灌篮2》推出了几乎全球员阵容的教练团,明星方面只有白敬亭一人作为代表。两档节目同期PK,对于内容品质的自信想必十足,正应了《灌篮》的slogan:放胆上场,不服来战。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1)

舍弃饭圈女孩,《灌篮2》要硬核到底?

你为篮球付出过什么?

你想过放弃吗?

正值年轻的你还愿意为篮球做些什么?

看着投影放出的灵魂拷问,坐在银幕前的球员们眼眶湿润,一时间不知道这是档篮球竞技综艺还是练习生逐梦选秀。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2)

​不过抱着节目过度煽情的担心,娱sir看完了《这!就是灌篮2》首播集后,倒觉得除了中途“独腿战士”骆祥健的出场略有灌鸡汤的嫌疑,燃爆全场的街篮PK和3V3较量令人肾上腺素激增,专业化更强、弱化明星和场外娱乐色彩的特点被凸显。

从教练团阵容的更迭就可以看出《这!就是灌篮2》相比第一季的变化:原本是周杰伦、李易峰两位明星搭配林书豪、郭艾伦两位球员,到这一季是白敬亭一位明星搭配由孙悦、王仕鹏、尼克杨组成的教练团。

这是要彻底舍弃饭圈女孩、专注吸引虎扑JRs的节奏?“教练团换人源于我们对内容方向的战略调整,希望能是篮球界专业的人。”据崔少龙介绍,接下来节目还邀请了马布里、韦德、哈斯勒姆等CBA和NBA球星做飞行嘉宾助阵,在赛制上也引入了5V5对决,依据后卫、中锋、大前锋等不同位置选拔和进行专业训练,最终形成一支完整的篮球队,与日本、欧洲、美国同等水平的球队比赛。

“去年要求兼顾娱乐性和篮球的专业性,但篮球比赛本身就是一个真人秀,经过对第一季的数据分析,我们最终选择从专业的方向把篮球做好,把这项运动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做出来。”崔少龙透露,去年录制过程中,一些接近职业水平的球员在录制一两期之后就会离开,“今年没有人离开,甚至有人受伤了也在坚持。对真人秀节目来讲,我们建立一个场让所有角色进来,无论教练还是选手都非常忘我地投入其中,以真实来打动观众。”

但真实并不意味着没有编排和节奏把控。除了节目中团队协作、默契、坚持、牺牲等等运动员品质让观众产生共鸣,今年《这!就是灌篮2》一上来就划分了学院派与街球派两大阵营,来自街头的头盔哥与来自高校的张展瑜的1V1较量,让现场教练团和运动员们也纷纷站队。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3)

​是刻意制造冲突还是打破派别偏见?头盔哥赢得胜利后坦言,不分学院派还是街球派,热爱篮球是大家共同的梦想。在崔少龙看来,设置学院派和街头派划分更像是为故事衍生出一个抓手,至于是不是要沿着方向走完全看临场表现,“做真人秀一开始要做加法,再往后会慢慢做减法,从目前已经录制的内容来看,街头派和学院派的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

性别冲突是《这!就是灌篮2》的另一大看点,本季引入了女球员加盟,首集中赵洋与艾林两位女将1V1对决的精彩程度,让不少男球员感到汗颜。

男生与女生的3V3对决被放在了压轴部分呈现,有“球场渣男”之称、专门喜欢暴扣女生的洋葱哥发表“打女生从来没输过”的直男癌言论,引发全场争议,而不管这场比赛胜负与否,节目试图打破性别偏见、传递“球场从来不只是男人的天下”的价值观值得点赞。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4)

做足真人秀的故事性,左手梦想右手温情

好的故事总会充分利用蒙太奇的艺术,对于故事的取舍以及剪辑节奏的把控,成为《这!就是灌篮2》是否足够吸引人的关键。

围绕人与篮球的关系,节目首期呈现了两场奇迹般的胜利,一场是头盔哥与张展瑜PK时投中的压哨3分球,另一个则是张智扬率队打王增杰的3V3,在大比分落后下的惊人逆袭。

人物心理活动的戏剧化被直接摆在观众面前,头盔哥背负着街球派的希望与被人吐槽实战实力不济的争议而来,获胜后大吼“谁说我不会打实战!谁说的!”,然而镜头转向赛后采访,他心有余悸地坦言,没有想到最后扭转命运的那个关键球能进,台前幕后的反差萌跃然眼前。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5)

​同样来自街球派的张智扬带着“复仇”的企图,上一季节目由于海选输给平常心而过早出局,憋着一口气的他本想着轻松上演王者归来,却不料挑中强大对手。镜头如实记录下他从面对强敌的忐忑,到破釜沉舟的决绝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转变,路人王憨态可掬的一面承包了节目的笑点。

但奇迹并不总是发生。有“篮球界张一山”称号的网红选手郑慧杰,就没能在节目中证明自己的实力,惜败于草根球星郑图腾,赌他赢的孙悦与尼克杨则不得不灌下4瓶战马能量饮料。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朱松玮率领的汕大队赛前被人看好,但也败在了团队实力更强的山科大手下,篮球更注重团队精神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特性被凸显。

“体育比赛没有导演思路,但我们有导演思路,想突出哪个人、看重谁身上的气质都会给到侧重,”崔少龙表示。“我们会更多地挖掘故事,任何一个人热爱这个东西,并为之付出感情时,其他人看到都是有共鸣的。”

张智扬女友的出镜,为硬核的《这!就是灌篮2》增添了几分柔情。张智扬上季节目失利,卧薪尝胆了一年,陪伴篮球的时光比陪女朋友还多,但女友依旧不离不弃,支持张智扬实现梦想。赛场上两人上演摸头杀、说着“我养你”的土味情话,谁说直男不懂爱?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张智扬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6)

​故事性上看点十足,在篮球技巧和投篮剪辑上,《这!就是灌篮2》也许还有进步空间。上一季关于投篮慢动作、多机位回放的冗长,不少观众已经提出了意见,但这一季似乎依然存在类似的问题。

同时节目很贴心地标出了走步、运球晃倒、打手犯规等场内状况,但是没有对不看球的普通观众进行科普的环节,多少令人有些一头雾水,不清楚裁判的判决从何而来。

《这!就是灌篮2》VS《我要打篮球》:篮球的夏天来了?

就在《这!就是灌篮2》开播前几天,腾讯视频篮球真人秀《我要打篮球》上线,制作方日月星光与李易峰、林书豪等领队阵容,让这档节目看起来比《这!就是灌篮2》还像《这!就是灌篮》。

当然也不乏创意,《我要打篮球》在海选阶段增加了战力值抢人环节,李易峰、杜锋阵营和林书豪、邓伦阵营各自拥有1000万战力值,用于争夺18位球员,选择球队阵容变成了脑力与经营的博弈,也许后期还有可能出现类似同等价值球员转会交易的场面,为节目增加了不少新鲜度。

这就是灌篮2被认可的球员(靠素人故事的这)(7)

​目前在虎扑论坛上关于两档节目的伯仲之争,网友们给出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评价,有人认为《我要打篮球》剪辑利索,娱乐性更强,也有人觉得《这!就是灌篮2》对抗更精彩,选手实力没话说。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NBA,也不是友商的节目,”崔少龙并不讳言。“正如《好声音》做的是唱歌,《这就是街舞》做街舞,我们做的是篮球,出发点是故事,是放大一个人物在命运档口的走向以及昂扬的斗志。从受众角度来讲,我们不可能把NBA的人群拿到,但可以用我们有限的能力去拿下泛人群的关注。”

两档节目再加上篮球世界杯,对4亿篮球受众而言,属于篮球的夏天姗姗来迟但并不缺席。体育竞技娱乐化、商业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去年《这!就是灌篮》在淘宝举办灌篮IP专场直播,明星导师同款篮球鞋和人气穿搭很快售罄,文娱直接拉动消费的甜头在今年演变成全民炒鞋热,不难想象在篮球真人秀在众多品牌赞助的同时,相关衍生周边售卖会再上一个台阶。

无论用明星带动流量,还是在坚持专业性的基础上挖掘素人故事,篮球综艺都找到了垂类节目的破圈之路,同档节目的对垒更是促进竞技真人秀模式推陈出新的催化剂,相信Q3季度过后,谁是篮球第一综艺自然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