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讲话,史称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内国际形势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南方谈话发表后,迅速成为实践的有力指导,从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哪次会提出的(南方谈话解读)(1)

▲邓小平在珠海拱北粤海酒店芳园楼旋转餐厅上俯瞰拱北和澳门两地

在邓小平科技思想中的经典语言,具有总领地位的就是:“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科技问题的论述,分散在他参观多个高科技企业的过程中,而把高科技项目和现代化企业作为考察的重点,则是邓小平在中外各地参观视察的一贯特色。

●对高技术设备和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自1988年邓小平经过长期思考正式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后,一方面他十分看重自己的这一理论创新,多次进行闸述,并将其提高到事关民族振兴的高度;另一方面他又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一直没有采用非常确凿的口吻,而是在许多场合进行反复来证,尤其是在接近实践的场合。在南方考察中即是如此。

首先是在深圳,1月20日上午,邓小平前往当时深圳最先进的高科技企业——先科激光公司视察。在公司的贵宾厅,邓小平听取了关于公司发展情况的介绍,对先科的高技术设备和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从贵宾厅到激光视盘生产车间三十米长的过道上,许多职工热烈鼓掌欢迎邓小平。听说这些职工大多数是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由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邓小平说:“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人身上。”在激光视盘生产车间,邓小平问及原材料是否进口?我国目前能否生产?产品质量怎样才能保证?他还特别问到“版权怎么解决”,当公司董事长叶华明说是按国际惯例办,向外国电影公司购买版权时,他肯定地说:“应该这样,要遵守国际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离开车间前,邓小平又问到公司当年的生产目标。听说公司当年要生产五十万张激光视盘,二百五十部激光视盘电影,国产片和外国片一样多, 其中还有科教片和一部分卡拉OK,总产值可达三亿多元,利润八千万元时,邓小平高兴地说:“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哪次会提出的(南方谈话解读)(2)

▲邓小平视察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

●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要有一席之地

接着是在珠海,关于科技问题邓小平主要是在这里谈的。

1月24日上午,邓小平来到珠海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视察。1991年,这家仅有八十人的企业人均创税达十二万元。

在参观生产车间时,邓小平拿起装凝血酶的小药瓶连续提了几个问题。当听说凝血酶已经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时,他十分赞赏地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就要靠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出把力,这样才能摆脱被人欺负的局面。”

在一个车间门口,邓小平透过玻璃门,向里面起立鼓掌的科技人员亲切招手。他停住脚步,转身对陪同的厂长迟斌元和省市负责人说:“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要有一席之地。你们这个厂的科技发展成果就是一席之地的一部分。中国应该每年有新的东西,每一天都有新的东西,这样才能占领阵地。尽管我岁数大了,但我感到很有希望。这十年进步很快,但今后进步会比这十年更快。全国各行各业都要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每一行都要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我们过去打仗就是用这种方法。”

走到一座楼梯的转弯处,邓小平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写有“不求虚名,只求实干”的标语牌,停下脚步,轻声地念了一遍,赞许地说:“对,就是要实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哪次会提出的(南方谈话解读)(3)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视察上海贝岭微电子有限公司,在高倍显微镜下观看芯片

●用实践来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月25日上午,邓小平来到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观。这是一家创建于1988年的高科技企业,研制项目被列如国家“火炬”计划。当邓小平走进大厅时,早已等候在此的科技人员和公司员工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欢迎。邓小平看着在场的众多年轻人,非常高兴地说:“祝贺,祝贺你们年轻人!”公司总经理游景玉向邓小平介绍:“仿真系统工程在世界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高科学技术。这类系统工程,采取模拟的方法解决了航天、航海、军事、电站等复杂行业训练人员的重大课题。”

邓小平走进公司的计算机房,认真地询问公司的科研和生产情况,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一台三十万千瓦模拟电机组正在微机控制下进行工作,让人感到正置身于大型火力发电站的控制室。邓小平显得十分兴奋,他竖起大拇指轻轻地晃动着说:“我相信你们能在发展高科技方面带个头。”游景玉还向邓小平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科研、生产和科技队伍等情况,最重要的谈话就发生在这里。当游景玉汇报到亚仿公司走的是一条科技、生产、放益相结合的道路时,邓小平问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你认为站得住脚吗?“游景玉回答说:“我认为完全站得住脚,我们是用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的实践,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实践,都会说明这个问题。”邓小平说:“就是靠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这是正确的。”

随后,邓小平问游景玉是不是留美学生?游景玉回答说:她曾去美国接受培训,负责引进仿真技术。公司有一批人在美国学习过。在美国,他们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决心把祖国的高科技事业发展起来。邓小平沉思片刻后谈到:“你们带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都回来。不管他们过去政治态度怎样,回来我们妥善安排他们。他们要做贡献,只有回国,起码国内是相信他们的。”

游景玉汇报:公司投产第一年,人均产值达二十多万元。邓小平马上接着说:“更重要的是水平。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哪次会提出的(南方谈话解读)(4)

▲邓小平视察珠海

●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

游景玉还介绍:他们公司105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博土、硕士和高中级科技人员。邓小平看着机房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颇为感慨地对科技人员说:你们现在的条件比(20世纪)50年代好得多了。“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应该说,现在的科学家更幸福。”邓小平在一台计算机旁停了下来,与一位正在操作的年轻人交谈,他说:“要握一握年轻人的手,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当然,老科学家也是很重要的。我是看新鲜的,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新越高?越高兴啊!我高兴,人民高兴,中国这个国家高兴。”邓小平环视在场的人,坚定地说:“全国各行各业要共同努力,来证明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情。”

邓小平离开亚仿公司前,员工们站在大厅为他送行。一位年轻人向他伸出手来,“我要和大家拉一拉手”,他说着便握住年轻人的手。于是,一排手臂齐刷刷地伸在他面前。邓小平从前排转到后排,和大家一一握手。他说:“我很高兴,我们有这么年轻的科技队伍。”与公司科技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后,邓小平再次绕到后排,与站在那里的几位年轻人握手,并语重心长地说:“对国家要爱哟!中国要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结语】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凭借其卓越特质,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行动,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今天,重温南方谈话,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此次谈话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丰碑,为中国打开了现代化道路的新局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其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来源|读者报)(资料原出处:《“南方谈话”从何而来》周锟/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哪次会提出的(南方谈话解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