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造要求

(1)钢筋混凝土间是通过粘结发生相互作用(粘结强度、粘结应力)。

决定粘结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自身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等。

(2)极限状态设计说明:荷载标准值考虑乘上大于1系数,即荷载分项系数;计算结构抗力时,材料的标准值考虑除大于1的系数,即材料分项系数;根据不同结构的安全等级,考虑乘上重要性系数进行优化调整。

一建土钉墙构造要求记忆口诀(一建建筑实务重点每日一学6)(1)

(3)由于超筋与少筋梁会发生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因此设计时,梁的配筋率有最大与最小限值

(4)梁发生斜截面类型的破坏原因有:剪应力作用位置与跨度之比、梁高与跨度之比、弯起钢筋与箍筋数量、梁的混凝土强度

(5)防止梁发生斜截面破坏的方法有:设置适宜的箍筋、防止过小的最小截面、在满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适当设置弯起钢筋

(6)板的长边是短边长度的3倍及以上就可以按单向板考虑(短边防线),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等于2就按双向板计算。

(7)砌体结构墙体的构造措施有:圈梁、沉降缝、伸缩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能。

伸缩缝设置在温度与收缩变形造成应力集中的位置砌体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

沉降缝设置位置基础须要分开,伸缩缝设置位置基础可不分开

圈梁设置可以抵抗房屋基础的不均匀下沉,增强房屋的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圈梁通常在同一水平面设置,形成封闭环。

一建土钉墙构造要求记忆口诀(一建建筑实务重点每日一学6)(2)

(8)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焊接(当前最主要的连接方式,构造简单、施工简便、可实现自动化作业、实现钢材节约)、铆钉连接(现很少采用)、螺栓连接

(9)钢结构的温度达到550摄氏度时,屈服强度显著降低,只有正常温度情况下的70%,因此钢结构需要做防火处理,保证不超过临界温度。钢材外露会产生锈蚀,因此钢结构要做防锈处理。

二、抗震要求

(1)地震分为: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三种类型,其中构造地震发生最频繁,占到95%,抗震设计主要是抗构造地震。

(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的破坏影响程度为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是结构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3)抗震设防的原则总结为1:小型地震不会坏掉,中型地震还可以修理,大型地震建筑不会倒。根据建筑的重要性,抗震设计的分为甲、乙、丙、丁四个设防类别。

(4)抗震设计要求建筑形状简单、规则,质量与刚度中心尽量重合或靠近,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一建土钉墙构造要求记忆口诀(一建建筑实务重点每日一学6)(3)

(5)砌体房屋结构抗震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将构造柱与圈梁进行有效连接;房屋的楼板与墙体有足够长的的搭接;墙体间连接、楼梯间整体性连接要加强。

(6)框架房屋结构抗震方法:加强柱子(特别是转角处的柱子)、强化节点连接、避免出现短的柱子、避免出现薄弱层或高度方向发生突变、控制最小配筋率与钢筋最小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