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鸽子

来源:鲁豫有约公号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鲁豫有约】微信公号获取授权。


时隔九年,陈坤又拍了一部电视剧,《脱身》。

他在剧中分饰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乔智才是痞气十足的街头浪子,在监狱里也能混得开;弟弟是学有所成的物理博士,古板严肃。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

静态对比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2)

动态对比

对演员来说,好像潜意识里有个定论,从小荧幕到大荧幕是进步,从大荧幕到小荧幕,就有点像是退步了。

有人替陈坤解释,说这是流量明星时代,好演员没戏拍,也有人因为当年红极一时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和《金粉世家》对陈坤又拍了电视剧这件事表示十二分的惊喜和期待。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3)

《像雾像雨又像风》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4)

《金粉世家》

我猜想,假如你问陈坤,为什么拍了那么多电影之后,又拍了一部电视剧?

他大概会亮出他经典的高低眉,用不需要质疑的语气告诉你:我喜欢啊。

以前有人问他接戏的标准,他说如果喜欢,你让我吃一坨屎我都去,如果不喜欢,你让我转过头来,我都觉得是麻烦。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5)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6)

这听起来不是什么能在娱乐圈混得开的性格,但陈坤似乎混得还算不错。

从当年的流量小生到今天的演员陈坤,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是“被幸运撞上了”。

人总是有这样一个心态,觉得侥幸得来的都不是最适合自己的

在陈坤的随笔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自1995年来到北京开始,我的人生故事只准确体现着“巧合”爱上我的奇迹。

碰巧陪友人考学,我却考上了;

碰巧陪同学试镜,我却被选中了;

碰巧做演员,我却爱上了表演;

是“巧合铸成了有趣的陈坤”。

而曾经的陈坤,却被这样的“巧合”深深困扰过。

他出生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里,从小父母离异,和弟弟在外婆家长大,后来母亲改嫁,上了中学之后,他才重新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重组的五口之家挤在一个13平米的房子里。

为了尽早能赚钱补贴家用,学习成绩不错的陈坤报考了职业高中,边上学,边去夜总会做服务生。

那时陈坤才17岁,半工半读,但他心高气傲,梦想一年之内做到大堂经理的位置,没想到不到半年他就做到了,虽然工资没有高多少,但给了他一个“特别大的心气回报”,“就说原来我只要许下了愿望,只要努力做就能做得到。”

他的专业课程是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毕业之后被分配到重庆市委机关印刷所做打字员,工作清闲稳定,但陈坤觉得它工资太低且不受尊重,辞了职,重新去夜总会工作。

那时候流行唱卡拉OK,在夜总会唱歌比服务员赚钱多,陈坤心想:别人能唱,为什么我不能唱?

于是上台唱了一首《新鸳鸯蝴蝶梦》,有的酒吧老板觉得他形象不错,找他唱,结果后来发现他实力不够,唱个三五天就把他炒了。

“那时候唱得不好,老失业。”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7)

那个时候也给他很大打击,他发现原来“形象好,其实都是很阶段性的,你一定要尽可能地体现你的价值。”

可老天爷对他的眷顾好像并没有停止。

经过一位酒吧客人介绍,陈坤投师在重庆歌剧院王梅言老师的门下,开始较为系统的歌唱学习。

王梅言老师的侄女恰巧在东方歌舞团工作,她带着他去见她,给东方歌舞团的领导唱了首歌,没想到,就被录取了。

那时歌舞团的人大多在外面有演出,但他没有,一个月靠200块钱工资过活,但他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去跟守门人聊天,享受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感觉。

老师的侄女郭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陈坤“经常一个人在琴房里面练,有时候可能连饭都不吃,当时他的经济很拮据,如果能赶上食堂就吃的好一点,如果错过了,这一顿可能就挨过去了。”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8)

“考上东方歌舞团给了我一个很大的信心,虽然我自卑和自信是同时存在的,但是我内心是很骄傲的。”

紧接着,1996年,被同学拉着去考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坤,一个不留神,以男生第一名的成绩,成了后来著名的96级明星班的一员。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9)

上学之后,又被一个同学拉着去陪她试镜,同学答应请他吃永和豆浆他才勉强答应,结果他在门口等她,却被导演吴子牛看中,确定出演电影《国歌》中的男一号聂耳。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0)

赵宝刚导演本来找他试镜《永不瞑目》,虽然后来没用他,但后来又几乎量身为他打造了《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陈子坤一角。

赵宝刚说他演不了公子哥,他不信邪,从小表匠摇身一变成了《金粉世家》里的贵公子金燕西,从此公子哥的形象深入人心,红极一时。

有记者问他:怎么看待《金粉世家》中自己的表演?

他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坦承,说那时被老天爷赏饭吃,根本无暇顾及表演,一切都太顺利了。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1)

老师崔新琴看得清楚,突如其来的巨大名利很容易把一个人给害了。

好在面对命运抛来的意图不明的礼物,陈坤保有他自己的一分警醒。

我只是长得像个明星,其实我是个演员

老师的话是对的。

一夜成名的乐趣他并没有享受多久,就紧接着掉入了巨大的恐慌里。

2003-2008年是他最惶恐的几年,他得了抑郁症,站在窗户边上,会有“跳下去的冲动”。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2)

他以前为自己规划的赚钱买房、养活家人的人生目标好像没怎么努力就被轻松实现,他陷入到巨大的空虚里,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我小时候努力一百分哦,怎么得到二十分算很高兴了,怎么现在好像只付出不到50%就能得到一百分的回报?”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3)

惶恐的另一面是焦虑,2006年那一年,他拍了三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还出了一张唱片,几乎全年无休,据粉丝统计,他那一年才休息了两天,可实际上他自己说,连两天都不到。

被问到为什么,他说自己着急。

“我着急,我较劲,因为30岁一过,我觉得以前那个凭小聪明的时间段过去了,得工作机会太容易那种态度就赶快扔掉, 就害怕自己在未来的时间不多了,演的角色不够多。”

“最主要是我意识到一个坎儿在面对的时候,我觉得,因为我看我以前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或多或少是没有下太大的苦工夫,我觉得如果到了30岁还不是很认真的,每个角色都演得很投入的话,我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4)

他觉得自己的成功不过是个巧合——

“有一天我开车在路上,看到繁华的街景,如梭的车流,穿行的人群,突然间觉得特别害怕!我觉得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我随时会失去它们。那天回到家里,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所有的银行卡全部交给我的家人,把卡的密码告诉他们。”

2008年,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里看不到自己的投入,觉得自己的热情被耗尽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过热情。

他曾经的梦想是做个室内设计师,可命运的不断眷顾让他无暇分身,他后来自己总结那种感受,大概是“人总是有这样一个心态,觉得侥幸得来的都不是最适合自己的。”

他在家呆了几个月,突然开窍了,“当我觉得我可以不做演员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做演员了。”

出道就做主角的他开始主动去争取一些配角的戏份。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5)

《建国大业》戏份很少的蒋经国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6)

《让子弹飞》里的反派角色胡万

连姜文也忍不住问他:这么小的角色你也演?

而恰恰是这些“小角色”,让陈坤更加珍惜镜头,他为角色写人物小传,不断催眠自己就是那个人,就算镜头拍不到他,那个角色的气质也存在在电影里。

“我不是特别在意一定要当主角,一定要是个大明星,我的核心是成为一个好演员,我现在30多岁了,有一定存款,还有那么多人给予我喜欢。我希望接下来诚恳地去选择我喜欢做的事情,做我喜欢做的项目,演我喜欢做的角色,跟喜欢的人在一起。”

在一次采访里,他说他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极大的野心,他要做中国最好的男演员之一。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7)

拍《鬼吹灯之寻龙诀》,和黄渤夏雨演戏,他很紧张,怕自己演不好。

主持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姿态放得这么低?

陈坤是这么回答的——

“我假设我获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我就很倨傲的话,它会膨胀我的虚荣心跟傲慢,很不利于我往前面再走,我只是看到我已经在那个边缘了,我抽了我几巴掌,完了让我停下来一两年说,哎,你要清醒一下啊陈坤。你要再这么下去,比你好的人多得是,你只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某一个产物,幸运。你真的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吗?”

所以拍《鬼吹灯》,他提前半年就开始做准备,看同类型的电影,进行体能训练,学近身格斗,甚至去看风水学的书。

他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他讲到黄渤,说每次他们都是夜戏,拍到很晚了,每个人都很累了,领导终于喊了“OK”,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身上的劲儿都卸掉的时候,永远都是黄渤站出来说,导演“我们再来一次,我还有个想法。”

一次采访中有记者向他表述了“演员”和“明星”的区别,他想了想说,“我是个演员,只是长得像个明星。”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8)

我为什么不能叛逆一点?

看陈坤早期的采访,总觉得他怯生生的,拿深深的眼睛望着你。

可这些年,他明显活得开心多了。

以前有人叫他“戏子”、“花瓶”,他特生气,跟自己较劲,后来想开了,觉得叫就叫吧,他自己是不是,他自己清楚。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19)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会被人误解,会被人质疑,但是我不愿意简单地接受,大家对我简单地评判,我想要通过我自己的方式,走属于我自己的一条路。”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20)

他确实“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他做了心灵成长类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心,他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团队的小伙伴都觉得太抽象,没什么前景,可一转眼,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多年。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21)

“《行走的力量》是我自己非常想要做的事情,因为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帮助我,帮助我解决心理问题,现实问题,给我机会,也眷顾我,但是真正让我破茧而重生的是我心态的转变,世界没有什么变化,我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是最重要的。”

他想把自己转变心态的方式回馈给更多人,觉得这是一项“傻逼但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其实行走的力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有你知道你得到了什么。”

在采访中,有记者问他现阶段的需求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需求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态来,我觉得生活到了一定程度,应该还有一点好奇心,一点童心,一点任性,因为我们这个年纪很容易务实,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架起来,觉得自己片酬多高啊,该拍多少戏啊,占有市场关注度,那我就成了很多演员的一个翻版。”

他不想要成为别人的翻版,那些被无数人证明过的路,就算必然成功也不会吸引他,因为他“想造就自己的路。”

这个小时候的梦想是“成熟、圆滑,无事不了解”,害怕受伤害的倔强男星,长大之后又一点点把自己丢掉的天真、童心和叛逆找了回来。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希望自己不要丢掉它们。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22)

他的儿子在淘宝上开了个店,卖鞋,他知道了之后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这个太没创意了,能不能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给我看?

陈坤和我们的一生(陈坤我是个演员)(23)

我们也希望,这个任性又好看的他,永远不要丢掉他的纯真、叛逆和骄傲。

也希望他一如他在微博上写的,永远“心大埋怨少,脸小吃八方”。

--------------

插图 | 文章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联系我们。

PS:更多新鲜好文好物可关注鲁豫有约(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陈鲁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鲁豫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