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语

我是在重庆的酷暑中读完这部书稿的。整部散文集字数并不多,然而并不能因此小瞧它,字数多寡并不能决定一部作品的美学品质。书稿共分三辑,“故园东望路漫漫”“人与花心各自香”“人生何处不相逢”,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汲取写作灵感,细微处见布局匠心,平凡处见深意,日常事件凸显出作者的人生情怀;有亲情、乡情、友情的真挚抒写,有对普通人物美好心灵的热情礼赞,有美好的乡村记忆,也有现代文明冲击下昔日乡村一去不返的淡淡感伤……文字清雅,节奏感极强,营造出的一种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氛围轻轻地将读者包围,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如同夏日山间的一股清濑、一阵凉爽的微风,又如冬日的一片暖阳。

于细微处见神韵ppt(平凡处见深意细微处有韵味)(1)

又如《那些美丽的名字》:

路过一条空寂的巷子,石板的路旁,酢浆草的嫩叶托出绽放着笑脸的紫色小花,朴素而安静。一栋老房子的阳台上,垂下茂密的蔷薇藤,红色的花朵热烈地散发出玫瑰一般的芬芳。午后的阳光散漫地洒下来,映照着墙上爬山虎宽大的绿叶。那片片叶子随风摇曳,风情万千,翠绿的枝蔓下,有一方蓝底白字的牌子,清晰写着——“漫花巷”,多么优雅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啊,霎时,眼前仿佛有漫天的花瓣雨在纷纷坠落,令人忘记今夕何夕,忘记身在何处。这午后的小巷,竟然因为这个小牌子,让人多了几分留恋。

这是对一条日常都可能见到的巷子的描写,作者用清雅的、节奏鲜明的文字写出了她对“漫花巷”的独特印象。我相信,居住在那个小城的人大多数都经常经过那条小巷,但是只有罗鸿用她那独特的文字组合的方式把这条小巷唤醒,使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甚至可以说不能引起多少注意的小巷成为了审美对象。这就是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的语言的陌生化,它“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散文集的文字是美的,与此相适应,这部散文集表达的情感也很动人。有表达亲情、友情、乡情的,有对普通人物进行赞美的,有追忆昔日乡村的,有表达人生感悟的,有借物寓意的,还有的表达对普通人物的不幸的同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她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极力挖掘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用她的笔向人们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比如《冬天》一文,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段,连缀成篇,表达了友情、同学情和父母情,文字间流动的是脉脉温情,其它如《樱桃树》《远去的祖母》《灰灰菜》《春风沉醉的晚宴》《华》等篇章也是写亲情友情的。《巷口的碗莲》《飘香的腊梅》等篇则是通过小事件抒写人与人之间温情的。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趋冷漠、恶劣,作者用她的笔努力发掘人间温情,这是一种美好的写作品格。

表达对昔日乡村经验的怀念的文章写得尤其动人,其间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深情追忆,又有时光不再的淡淡感伤。比如《那时的夏夜》,写了夏夜乘凉、游泳、听川剧、看星空等,这是些温暖的回忆,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流年似水,转瞬间竟然走过那么多个年头。如今的夏夜里,城市的灯光取代了记忆里的星光,电脑荧屏的闪烁代替了曾经在心头荡漾的月光,什么时候,还能再去享受一下那些纯净静谧的夜呢?”一种淡淡的时光沧桑感受就流露出来了。《痒痒树》《甘蔗》等也是抒写昔日乡村经验的好文章。

于细微处见神韵ppt(平凡处见深意细微处有韵味)(2)

散文集中还有表达某种人生感悟或者人生态度的文章,比如《人与花心各自香》写对木樨的喜爱,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淡泊、诗意的人生态度,“最喜欢朱淑真的一句——‘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常常想,此生,若也能浸润在书香花香里,那也不算虚度了。”再如《快乐的洗车工》一文,写了一个普通的但是很有责任心、同时又很快乐的洗车工人,文章结尾升华出独特的人生感悟,“天空很蓝,阳光很明媚,此时,又一辆动车飞速经过向快铁站驶去。人们旅行的方式很多,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似乎和人生之旅一样,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重要的是,我们都该有个快乐的旅程……”这些文章体现出这本散文集思想意蕴之美,也可看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想,善于感悟的人。

书中也有文章表达对普通人不幸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揭露,显示了作者具有的悲悯情怀。比如《致命的六百元》写舅妈,实质上写出了所有留守老人的无奈,他们的无安全感,表达了同情;《消失的红莲》既表达了对红莲的同情,也对世态进行了揭露。

在艺术技巧上也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比如《蛾眉豆》《秋阳下的柚子》等都是借物寓意、借物说理的好文章。尤其前者更是整部散文集中的佳构,本来写的是普通的蛾眉豆,但是中间插入了一段汶川地震过后的一件小事情:当时“作者”正处于人生低谷期,一位白发的婆婆送给她蛾眉豆。这样,整篇文章的境界就阔大起来,文章气势也就舒展起来,蛾眉豆也就不再仅仅是客观的蛾眉豆了,而是借物寓意,以豆写人,既写出了人的朴实善良,也暗寓了人的生命力之顽强。

于细微处见神韵ppt(平凡处见深意细微处有韵味)(3)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色,那就是作者善于征引古诗词名句、典故等,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容量,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比如《蛾眉豆》引用《诗经·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开篇就赋予蛾眉豆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再如《冬天》,也是以古诗的引用开头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诗作《问六十九》,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刘十九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以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朋友间亲密的关系。这里引用不仅扩大文章的知识含量,增添了趣味,还和文章主题极其贴切,因为《冬天》本就是写友情、亲情的文章。《论语》、《晏子春秋》、李白、杜甫、杜荀鹤、李商隐、苏轼、于谦等都在引用之列,这些引用使文章更有韵味。

以上从语言、思想情感、艺术技巧三个方面对《吾家有美》进行了简略介绍,语言清雅,极具节奏感;情感饱满,温暖而又略带感伤;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总之,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散文集。

于细微处见神韵ppt(平凡处见深意细微处有韵味)(4)

《岁月都江堰》编辑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