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饼干辅食(司莫拉的幸福生活就像这香甜的米粑粑)(1)

李发顺一家。

走亲戚档案

2020年1月19日

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李发顺家庭

喜讯捎给

请放心,如今司莫拉的生活就像这红彤彤的大米粑粑,香甜幸福。一年多来,司莫拉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搭乘旅游业发展的春风,实现了梦想,日子越过越有劲头。想请您再来司莫拉,敲三声木鼓,做印着福和喜字的大米粑粑,感受司莫拉的幸福生活!

李发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周玉林

太阳光撩开清晨最后一缕薄雾的时候,李发顺轻轻帮妻子掖了掖被角,悄悄起了床。

在这个11年前差点被车祸夺去生命的45岁佤族汉子心中,“彩芹这些年太累了。我们家开了农家乐,最近把家里空余的两间厢房改造成包厢,她要照看着,还要掌厨、招呼来往的游客,要好好休息休息。”

走出厢房,温暖祥和的冬日阳光,已经斜斜地倾泻在这个“大五架”结构的农家院落里。捶打一下还未完全康复、有些发麻的双腿,李发顺抄起墙角的笤帚,开始慢慢打扫院子。

几分钟后,身后熟悉的脚步声响起,她伸手轻轻接过他手里的笤帚,嗔怪道:“你腿脚还不方便,赶紧歇着去。”

回眸处,是妻子杨彩芹关切的目光。

此刻,这个位于高黎贡山下,地处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名叫“司莫拉”的佤族古村寨,正沐浴在和煦的晨光里。

寨子外,层层叠叠的梯田与远山相依,溪水潺潺、蜿蜒而过,犹如丹青水墨;寨门口,浑厚的木鼓声低回,欢快的舞曲“加林赛”婉转清亮;寨子里,火山石路面干净整洁,参天古树与竹影交错,处处鸟语花香;李发顺家的农家小院里,米粑粑制作展示台已经收拾停当,食材和工具也已准备就绪,等待即将到来的游客。二层小木楼上,一串串金黄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呈现出一派火红丰收的景象。

一切都是欣欣然、朝气蓬勃的样子,如同来到时候的模样——

“来到咱们家”

2020年1月19日,“是腊月二十五”,李发顺一口就报出了这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农历新年将近,在外上学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置办年货、做大米粑粑”,整个村寨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热闹欢腾中。

那天一大早,李发顺一家六口把自家一正两厢一照壁的“大五架”砖木结构房,又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准备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

客人是谁?李发顺不知道。可对这个祖祖辈辈生活在热情好客的佤族村的朴实的佤族汉子来说,“不管是谁,都要一样的热情、周到。”

“但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来到我家,关心我们的生活,细致到住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孩子学费怎么解决的”,说起那个激动人心的下午,李发顺不由得提高了声调:“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李发顺清楚记得那个新年前的冬日下午,梯田里盛放的油菜花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一下飞机就奔赴司莫拉佤族村。

看到沿着村寨巷道大步走来的伟岸身影,等候在家门口的李发顺一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我想快点迎上前去。没想到,刚走两步,看我腿脚不太方便,又快步紧走了几步,就来到了我面前。”

李发顺赶紧伸出手,“更没想到的是,双手立刻被一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

“好,您辛苦了!”李发顺激动不已。

“你好啊!他们是你的家人吗?”笑容温暖。

“是的,这是我的妻子,这两位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大女儿和小儿子。”李发顺一一介绍。

回忆的闸门打开,李发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温暖如春的下午——

随后,随李发顺一家走进这个敞亮规整、整洁如新的农家小院。

“这房子格局不错,很聚气。”走进院子,环顾四周,笑语盈盈:“房子什么时候盖的?花了多少钱?”

“2014年在老房子基础上拆除重建的,政府补贴了1.2万元。”李发顺告诉。

堂屋、卧室、厨房、卫生间……一间一间细细看过去,边看边问,李发顺在一旁细细解答。

走进卧室,摸摸床上的褥子:“这个季节夜里睡觉凉不凉?”

在厨房里,拧开水龙头,试试自来水。打开冰箱门,看到有菜有肉,掀开锅盖,一阵饭香扑鼻而来,微笑着点点头:“吃饱、穿暖,两不愁这个问题解决了。”

后院猪圈里,大大小小20多头猪正叫得欢实。

走到猪圈跟前,边看边问:“猪价还好吧?这一头种猪一年能赚多少钱?”

“去年猪价好,卖了8头肥猪,一共卖了近3万元。养一头母猪,政府还补助600元。这一头种猪一年也能赚2000多元。”李发顺乐呵呵地回答。

细致入微的问题和和缓的语调、微笑的面容,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李发顺一下子放松下来。

回到院子里。一张方桌、几张矮凳,招呼李发顺一家和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

李发顺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说。

寻找“司莫拉”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

500多年前,佤族先民来到这里,被这片兼有森林、湿地、竹海、梯田、涌泉的古朴环境吸引,定居于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佤族群众同汉、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生生不息,形成了73户299人的佤族古村落。

可早年的司莫拉却算不上幸福,“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的状况,直到2000年“草改瓦”才得以改善。到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依然有16户71人。贫困就像一条巨大的锁链,紧紧“捆”住了这个边境村寨。

2010年年初,李发顺一家奔向幸福的脚步,也因为一场车祸骤然停下。

如果不是那场车祸,靠着吃苦耐劳,李发顺的指尖几乎触摸到了幸福。儿时家里穷,他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周边的芒市、盈江、德宏,都“闯荡”过,当过泥水匠、干过洗矿工。1996年从芒市娶回妻子杨彩芹后,一儿一女相继出生,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他在外工作养家,幸福生活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那场车祸后,李发顺严重受伤,几乎成了“植物人”。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再加上一双儿女的上学花费,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多亏了我老婆。”正在帮客人烘烤米粑粑的李发顺,笑着望向一旁忙着招呼客人的妻子,“父母都觉得没希望了,她却没放弃。”

在德宏州医院治疗两个月后,李发顺“捡”回了一条命,却只有一条右胳膊能动。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妻子只能用绳子绑着他,一步一挪帮他提着腿练习走路,“她一遍一遍告诉我,这个家不能没有我,我一定要坚持住、站起来。”

坚定的信念常常能让人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从妻子帮忙挪着走到自己拄着拐杖走,再到甩掉拐杖自己走,李发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那几年,家里主要靠我老婆到城里打工维持生活。”帮客人把烤好的米粑粑端上桌,李发顺伸手给妻子揉了揉肩,“她实诚肯卖力气,一个月从900元工资涨到1800元,却只给自己留50元生活费,剩下的全寄回来。”

妻子的辛苦,李发顺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也有人跟我们说,干脆别让孩子读书了。”“那可不行!”在这一点上,李发顺夫妻俩惊人的一致:“过去佤寨穷,就是因为不重视教育,观念落后,说什么也要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缺劳力加上孩子读书,2014年,李发顺家还是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人知道,戴上“贫困帽”那天,李发顺偷偷在家抹了泪,暗暗发誓:“拿国家的助残金、低保金可不是啥光荣事,说什么也得尽快把贫困户的帽子摘下来!”

国家政策帮扶,镇村倾力支持,全家共同奋斗,一起往幸福路上奔。

妻子到城里打工后,李发顺买了辆电动车,走村串户卖水果,顺道收收废品。乡里举办的串珠、竹编、理发、养殖等各种技能培训班,李发顺一个不落全部参加。“茶罐不涨挪挪位,什么赚钱干什么。”

2017年底,李发顺一家顺利脱贫摘帽。转过年来,他就把家里2014年只建了一半的房子重建了,那年春节,一家人扎扎实实过了个团圆年。

回忆那几年的艰辛,李发顺夫妻双眼有些湿润。但一想起对自己家的关心,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来了劲头!”

围坐在方桌旁,李发顺掰着指头跟一一列举家庭收入:“我在家养养猪,种点玉米、茶叶,还回收出售废品,妻子这几年在广东东莞电子厂打工,收入也还行。”

“当问我‘老人家身体好不好,看病有没有保障’,问我的两个孩子‘是不是都在上学?学费怎么样?有没有享受助学金?将来准备怎么发展,到哪里工作?’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心里装着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太细心、太暖心了!”

大米粑粑是佤族新年传统食物,在司莫拉,数李发顺家做得最好。“没想到接受了我的邀请,接过毛巾擦擦手,就跟我们一起学着做起来。”

那天,做了两个红艳艳的大米粑粑,用模子印了一个福字,一个喜字,“说,有福有喜。”

李发顺觉得:“这红艳香甜、有福有喜的米粑粑,就像如今的司莫拉。”

幸福的地方更幸福

28分钟的座谈会和参观村寨的路上,说过什么,赵家清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黑壮敦实的赵家清,40岁,是清水乡副乡长,同时兼任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司莫拉党支部书记。

“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时,我特别激动。”佤族汉子赵家清生在三家村,职高毕业,当过兵、打过工、干过辅警、天南海北地“闯过”,算是村里年轻人中的佼佼者。2010年,执意回到村里竞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时,“家里没人同意,村里人更是不理解。”

“见过世面”的赵家清,有自己的想法:“家乡山清水秀、民风质朴,但需要新观念的输入和能人带动。”

“的话,让我太感动了,也再次确定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对的。”在村情展室,赵家清向介绍司莫拉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从“结绳记事”到民族共融……一幅幅新老照片鲜明对比,佤寨交通、住房、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翻天巨变,频频称赞,赵家清“自豪又振奋”。

“司莫拉的幸福得来不易”,没有人比赵家清更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

司莫拉土地零散,仅靠种水稻和苞谷只能维持温饱,村民大多外出务工,2014年以前,“几乎就是个‘空心村’”。

要想富,先修路。2012年,寨子实施“村村通”工程。2014年,民族宗教部门给了30万元启动资金,赵家清着手“硬化”道路。随之,装了路灯、通了公交,村民出入方便,也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根基。赵家清认准了以旅游发展促就业脱贫、增收致富的路子。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争取到了民族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1700余万元,打造了融合地方民族特色、自然景观、秘境探险为一体的“司莫拉”佤族风情园。

村里实行产业资金补贴,改变过去传统农业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几年下来,茶叶、核桃、茶油、万寿菊等种植面积达15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

为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摆脱贫穷,乡党委指导,赵家清带头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少数民族乡贤、致富带头人、光荣脱贫户等为主力的“乡村主播”宣讲小分队,开设司莫拉民族文化讲堂,通过火塘会、专题讲座等方式,与村民一起谈变化、讲未来,算发展账、收入账,举办厨艺、茶艺、电工、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

2017年,司莫拉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

过去一年多里,赵家清也在反反复复“咀嚼”着考察时的殷殷嘱托:“你们这里已经实现脱贫并正向新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这个过程也和我们国家一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空壳村等问题,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让更多乡亲就地就近就业,不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祝幸福的司莫拉村更加幸福!”

的指引,犹如一盏明灯,让赵家清更明确了司莫拉的振兴之路。

2020年6月,村里成立了司莫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让每户村民都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依托层层叠叠的梯田及优质水资源,打造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区,重点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依托拜墓茶园缓坡地带及“草上飞”专业合作社,致力于茶园培育、阳光果蔬种植、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土鸡养殖;依托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0年,外来企业家进入,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共建司莫拉幸福餐厅,成为村集体收入另一项重要来源。“去年村集体毛收入42万元,今年预计超过100万元。”赵家清信心满满地说。

络绎不绝的游客助推司莫拉旅游业的内生动力。

瞅准商机,2020年12月,29岁的赵仁芹从打工十几年的江苏苏州回到司莫拉,花7000多元租下寨子东北角农特产品一条街入口处的两个铺面。自家做的胭脂果、葛根粉、木瓜干……琳琅满目20多个品种,摆满了铺面。“‘十一’期间,一天销售额就有1500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50出头的冯爱仙,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做松花糕,5元三块,松软可口,“游客多时,一天就能卖八九十份”。收入高了,冯爱仙讲究起来,每天挑担子出门前,要画上淡妆,穿上鲜亮的民族服装,“我们也是司莫拉的风景。”

43岁的李发果是李发顺的妹妹,过去在腾冲市酒店打工,去年8月,和爱人赵家啟一商量,花30多万元重新装修家里一正两厢的房子,“做了7个客房”。2020年12月,果果旅馆开业后,人气越来越旺。

视察时,李发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个农家乐”。2020年,夫妻俩实现了心愿。妻子杨彩芹不再外出务工,一年做大米粑粑、经营农家乐、按不同时节销售自产的茶叶、黏枣糕等农产品的收入,超过10万元。

傍晚时分,26岁的司莫拉姑娘金蕊正坐在“幸福餐厅”的观景台上,为客人表演茶艺。“服务完这桌客人就能下班回家,见到两个孩子。”这个十几岁就外出务工的姑娘,如今格外珍惜和孩子相守的时光,“要把孩子培养成连欢(李发顺的女儿)那样,读很多书,将来回来建设司莫拉。”

夕阳映照着金蕊的面庞。此时,微风轻拂,村里的木鼓声再次悠扬响起。“幸福餐厅”正对着的梯田里,水车缓缓转动,农人仍在辛勤耕种。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伴随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语,司莫拉幸福的画卷不断延展。

阿佤人民唱新歌

记者手记

□ 王蓓

第一次到司莫拉,有些出乎意料。

这个中缅边境的佤族村寨不大,即便是细致的深度游,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走遍全寨。

但其精致程度却让来往游客叹为观止:宽阔整洁的道路通到了每户村民家门口,黄墙黑瓦的屋舍错落有致,每栋房屋的外墙上都画着佤族的文化生活景色和民族图腾,各类路牌标识清晰细致,即便没有导游,也能准确找到每一处景点。

寨子里,村民对游客已习以为常。沿着火山石路一直往上走,便能看见司莫拉礼堂,右侧的农特产品一条街,摊位不多,却摆满了当地小吃和农特产品,热情的司莫拉人与游客欢笑着攀谈交流。

村书记赵家清早已是“网红”,规划好村寨发展之路之外,“兼职”做导游也是常态:让外面的人更了解司莫拉,让司莫拉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两年前到来时,寨门口欢迎远方来客的“加林赛”舞曲依旧清脆嘹亮,祈祷幸福美好生活的木鼓声依然浑厚悠远。视察时的声声嘱托早已深深镌刻在佤寨兄弟姐妹心中。

500多年与各民族和谐共生的司莫拉,以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以司莫拉人的需求为第一导向,勇探新路战贫困,撸起袖子加油干,谱写了一曲曲与命运抗争、翻天覆地、动人心弦的幸福乐章。

一家一户,就是一村一寨的真实写照;一村一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动缩影。

脱贫致富路上,一个民族也没掉队。全面小康路上,更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采访结束时,司莫拉人又唱起了这首熟悉的旋律《阿佤人民唱新歌》,歌声绕梁,幸福满溢。

责任编辑:田昕禾

来源:中国妇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