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川

蔺相如,男,汉族,约公元前324年生,寿命约66岁。属相马,星座约为天蝎座,河北保定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勇双全的人物。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主人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者,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蔺相如,是赵国宦官总管缪贤的门客。在赵惠文王当政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侃侃而谈蔺相如(百川论道蔺相如)(1)

秦昭王听说了,派使者送信给赵王,称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和大臣们商议:如果给了秦,秦城恐怕得不到,就被骗了,如果不给,又怕秦国借口发兵。

正在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缪贤说话了:“可以派我的门客蔺相如办理这件事。”赵王问:“为什么?”缪贤说:“我当年有罪,想偷摸叛逃到燕国,蔺相如阻止了我。”

蔺相如说,你怎么那么相信燕王?我说,当年我陪同赵王和燕王会见,燕王曾经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就是从这件事知道的,所以我想投奔燕国。

蔺相如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你是赵王的宠臣,燕王当然想结交你。现在如果你逃亡到了燕国,燕国畏惧赵国,燕王肯定不敢容留你,而且还会把你绑送给赵王。”

侃侃而谈蔺相如(百川论道蔺相如)(2)

“你不如光着膀子,伏在斧头底下认罪,还能侥幸逃过此劫。”我听了他的意见,赵王您果然赦免了我。所以我认为蔺相如是勇士,有智谋,可以任命为出使秦国的使者。

赵王听后,也非常感兴趣,就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说:“臣愿意护奉和氏璧出使,秦城归入赵国,则璧留于秦,城不归赵,臣务必完璧归赵。”

秦王在宫殿内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传递给身边的美女观看,左右皆呼万岁。蔺相如看秦王无意换城,就走向前去说:“此璧有瑕疵,请让我指给秦王您。”

秦王把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执璧急退数步,倚着殿柱站好,怒发冲冠,对秦王说:“我观大王无意偿给赵王城邑,所以我要回了玉璧,如果大王要逼臣,臣就用头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惟恐玉璧被毁,一再辞谢邀请,并召人拿着地图上来,用手指点,从此以往,这十五城全都归予赵国。蔺相如揣摩秦王这是一种欺诈手段,实不可得。

于是,他也哄骗秦王说,和氏璧是神灵通宝,接受它需要斋戒五日。趁此空当,蔺相如派人化装,怀揣和氏璧,从小道潜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和氏璧仪式。蔺相如从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让我送回国了!如果您真想要,就拿城来换。我知道自己犯下了欺君之罪,您现在就把我下油锅吧。”

秦王与群臣相视苦笑,恨不得一刀宰了蔺相如。但是转念又一想,即使杀了他,终不能得到玉璧,而且还破坏了秦赵两国关系,倒不如厚待他,向赵国展现大秦国的气度。

侃侃而谈蔺相如(百川论道蔺相如)(3)

秦王为蔺相如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蔺相如像英雄一样回到赵国。赵国加封他为省部级的大夫一职。后来,蔺相如又随赵王,与秦王渑池相会,羞辱秦王,不辱使命,升任副国级的上卿。

这样一来,蔺相如的官职,就比上将军廉颇官大了。廉颇说:“我屡立战功,而蔺相如靠耍嘴皮子,就位居我上。而且,他的出身只是门客。我羞耻,在他的官位之下。”

廉颇扬言,如果见到蔺相如,必要辱骂他。蔺相如听说后,不肯与廉颇会面。每次上朝时,蔺相如经常称病,避免同廉颇发生争执。有时候出行,看到廉颇,他就命车队躲避。

于是门客谏言:“我们投奔您,是羡慕您的品高仁义,现在您怕廉颇到如此程度,我们感到很失望,我们想辞职了。”蔺相如问:“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觉得廉颇厉害还是秦王厉害?

大家都说,不能相比。蔺相如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羞愧难当,负荆请罪,亲自光着上身,背着木棍,到蔺相如家谢罪。二人冰释前嫌,成为生死之交。

侃侃而谈蔺相如(百川论道蔺相如)(4)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尺璧非宝”,直译为尺长美玉不是宝。人的财富,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智勇双全。正如司马迁评价蔺相如:“相如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很多东西不产自秦国,却都成了秦国的宝贝。很多能人不是秦国人,却都为秦国尽忠。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但是有物质上的强大,还要有人才上的资源。所以,即使有一尺长的绝世美玉,都不一定称得上是宝贝。而对个人而言,尺璧非宝,属于生命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侃侃而谈蔺相如(百川论道蔺相如)(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