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仙中,一大半人仅存在于神话传说和道教故事当中,只有两三位在历史上真有其人。而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道士中,张果老是唯一一位以仙人之名进入正史的。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宋朝八仙列会之前受到皇帝册封,并以仙人之名传世的。而且他的那些神话传说不仅在小说、戏剧、道教故事中流传,更是在两唐书和唐明皇实录中有所记录。因此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张果老才是八仙中辈分最大的,成名也最早的。他在正史典籍中留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盛唐时代道教兴盛的场景。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1)

张果老本名张果,邢州广宗人,隐居在中条山修道,最早叫广宗道人。由于其年岁很大,所以被尊称为张果老。张果老成名很早,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时期就已经有征召入宫的诏令,只是他以各种理由拒绝。武则天当皇帝是也派人征召他入宫,结果他装死跑了,过了不久又有人看见他在恒山出现。唐玄宗时终于在多次征召后入宫面圣,他表演的各种法术惊呆了唐玄宗,于是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八仙过海的故事中说他是混沌以来的白蝙蝠化身,常在中条山与宛丘先生和铁拐李坐而论道。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2)

张果老能位列八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正史留名的莫大声望,这与全真教吹嘘出来的钟离权和吕洞宾截然不同。张果老的故事在正史中能找到,这正说明了他在唐朝时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这影响力足以打动编著史书的朝廷权贵和儒家弟子。从这个角度看张果老与罗公远、叶法善并称盛唐三大道士,那绝非浪得虚名的。张果老的影响力在被封为国师的叶法善和法术第一的罗公远之上,并不是因为他远超这两位的年龄,而是他在炼丹上取得的成就。张果老留下的道家典籍中炼丹占了大半部分,他也是全真教金丹派史实上的开山鼻祖。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3)

与钟离权和吕洞宾留下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修仙诗歌,并以此来传授给后辈的道士不同,张果老留下的炼丹典籍是具有实用性的。他继承了魏晋时期丹鼎派道教的修行方法,承前启后的开创了内外丹兼修和性命双修的学说,成为宋元全真教金丹派事实上的开山鼻祖。而被全真教列为金丹派开山鼻祖的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人却没有留下任何金丹学著作,只有一大摞似是而非的诗歌和似懂非懂的解释。后辈的炼丹道士们能够凭着张果老著作中的方法炼制出纯度极高的丹砂(硫化汞),却无法从钟离权和吕洞宾的诗歌中得到任何好处。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4)

张果老的出身和年龄一直是个迷,就连两唐书和唐明皇实录上都只说不知道。现代的史学家们根据各种史料推测得到了最终的答案,解答了这个道教的千古谜团。各种稗官野史和道教文献中对张果老的出身给出了三个地点,邢州广宗、甘肃两当和山西交城,最终考证的结果是邢州广宗才是张果老的故乡。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证据就是唐玄宗命人给张果老修建的栖霞观和雕刻的开元二十三年石碑,这个石碑被后人称为《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从石碑上内容看,张果老逝世于开元二十三年,自称邢州广宗人。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5)

山西交城的说法来自于明清时侯的道教文献可信度不高。甘肃两当的说法来自于《全唐诗》中张果老诗词后面的注解,而全唐诗是元明时人编著,也不具有可信度。从张果老的自我介绍看,邢州广宗的说法实际上也提示了他的出生年月。开元二十三年广宗已经不叫广宗,而叫做宗城,这是隋朝的时候为了避讳隋炀帝杨广的名字而修改的。从张果老自称广宗人来看,应该是习惯自己年轻时候的叫法,所以我么可以认为张果老应该出生在杨广登基以前。邢州的叫法也不对,因为邢州这个地名只在隋朝存在了十年时间,其它时候都叫襄国郡。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6)

结合上面两个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张果老是出生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的人,自唐玄开元二十三年去世,活了大概135至140年左右。而正好邢州所在的顺德府的地方志《顺德府志》记载张果老活了虚岁140岁,两相印证可知张果老果然是唐朝第一寿星。这样一来正史记载他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成名,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声望到达顶峰,开创了道教丹鼎派的新纪元等等史实,也就不是吹嘘出来的了。而他在稗官野史和道教神话故事中留下的传说,也是在这段时间与叶法善和罗公远积极交往,参与了唐朝佛道之争事件的艺术加工。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7)

其中张果老是混沌之前的白蝙蝠化身,就是出自于唐玄宗国师叶法善之口。为了正面这个事情是真实的,叶法善和张果老还演了一出装死的双簧,逼着唐玄宗相信这是真的。根据史书记载张果老装死经验丰富,曾经在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好几次皇帝征召中用装死躲过。有了张果老的策划和指点,叶法善装死也是很容易瞒过唐玄宗的。当张果老、叶法善和罗公远等人因为法术取得了唐玄宗信任后,道教在佛道之争上就占据了上风。于是很多编排张果老的传说故事就出来了,这些故事最初都来自于佛教之手,后来流传千年,成为明清小说的素材。

张果老在八仙排名第几(疯评八仙十一张果老是八仙中正史留名者)(8)

佛教编排的张果老传说中最出名的两则便是张果老成仙的原因,这个两个故事至今还在八仙的电视剧中出现。比如其中一个说的是张果老偷吃寺庙中的何首乌成仙,另一个说张果老偷吃寺庙中的人参成仙。这两则故事都将其描述成佛门弟子的叛徒,偷了佛门的宝物后成仙加入道教。然而张果老从开始修道便是道教丹鼎派的传人,怎么可能与佛教有瓜葛?由此可见,佛教弟子在也远远不是他们祖师说的那么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反倒是关于张果老倒骑毛驴的解释与佛教寒山拾得的对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教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态度和角度上竟然也能高度统一,这也许就是"道法自然,万流归宗"的真意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