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

刘兴元在视察

前言

四川的混乱,让张国华感到非常棘手。为了稳定局面,张国华连续多天,都在夜以继日地在工作,身心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在这种情况下,张国华的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病症反反复复地发作。虽然身体承受了巨大的考验,但张国华还是没有休息,仍然忘我地为党和人民工作。

1972年2月20日,张国华拖着疲惫的身体,主持召开会议。期间,就在张国华讲话的时候,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身体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

得知张国华病倒,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非常着急,立即指示派专家组成医疗组赶赴成都,对张国华进行抢救……

毛主席:你先去武侯祠,看一副对联

1972年2月21日,张国华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年仅58岁。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2)

张国华旧照

张国华离世后,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非常悲痛。当天,中央决定,将张国华的骨灰运回北京。

周恩来总理特意在重大国事活动中抽出时间,亲自前往机场,迎候张国华的骨灰。在接过张国华的骨灰后,周恩来总理眼里含着泪水,叹惜道:“中央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走了……”

面对四川省的局面,毛主席在悲痛之余,责成中央中央尽快考虑四川省委书记的人选。接到命令后,周恩来总理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向毛主席推荐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刘兴元,接替张国华担任四川省委书记,将这副重担挑起来。

3月初,趁着出访越南、经过广州的的机会,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刘兴元等人。谈话时,周恩来总理说:

“四川的张国华同志不久前去世了。四川是个大省,情况很复杂,中央正在考虑接替张国华的人选,我觉得兴元同志合适,但还没有向主席报告。兴元同志可以有所准备。等我访问回来报告主席后再定。”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3)

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留影

周恩来总理是毛主席的老战友了,对于他推荐的人选,毛主席表示同意。不久后,中央便作出了由刘兴元担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决定。

几天后,刘兴元接到了周恩来总理发来的通知:“毛主席已同意,调刘兴元同志到四川工作!

临行前,毛主席考虑到四川省的复杂局势,决定找刘兴元谈话,便让周恩来总理通知刘兴元到中南海聊一聊。

见到刘兴元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到成都后,你先去武侯祠,看一副对联,你读了这副对联后,就知道你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了……”

刘兴元:主席说武侯祠有副楹联,是哪副

牢记着毛主席的嘱托,刘兴元带着忐忑的心,前往四川任职。到了成都后,刘兴元刚走下飞机的舷梯,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便前往武侯祠,完成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4)

刘兴元中将

在武侯祠,刘兴元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毛主席所说的对联,便对陪同他一起参观的武侯祠馆长梁玟说:“毛主席说武侯祠有副楹联,对解决当前四川局面很有帮助,不知是哪副楹联?”听了刘兴元的话,梁玟说:

“记得1958 年春,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来过武侯祠,他在赵藩敬撰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楹联前凝视了许久,看后对此联大加赞赏。”

从梁玟馆长的话里,刘兴元得知深受毛主席赞赏的楹联,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没有挂出来时,感到非常遗憾,便建议尽快将这副楹联挂出来,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从中受益。

从这副对联里,刘兴元越体会,越觉得毛主席的学识渊博,越觉得毛主席的无穷智慧。

同时,刘兴元深深地感到张国华同志在四川的做事之难。刘兴元暗暗地下定决心,在四川任上,一定不能辜负毛主席的重托,将四川的事情处理好。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5)

毛主席旧照

上任后,刘兴元从调查研究入手。首先,刘兴元了解了四川省的一些实际情况,紧接着,找了许多当地的同志召开会议,审时度势,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搞好团结,刘兴元主动向曾经留学德国、并长期在四川工作、熟悉地方情况、威望很大的李大章沟通,并对他十分尊重。在遇到一些重大情况和问题后,刘兴元经常到李大章家里请教。此举,赢得了李大章的信任与支持。

用同样的方法,刘兴元获得了许多班子成员的好感,让他的工作轻松了许多。

为了抓好省里的农业生产,刘兴元不辞辛劳,亲自走访了省里的许多县、市、州。期间,刘兴元找了地方的相关领导和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在一起交谈,向他们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

此外,刘兴元还多次将双脚踏入到田间地头,亲眼察看水稻和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前往农民家里,向他们询问农业的基本要素:种子、肥料、农药、管理等问题。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6)

刘兴元在检查工作

当时,全国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为了学习大寨的经验,刘兴元在一次北京开完会后,专门跑到大寨,实地参观了那里的情况,亲眼目睹了大寨人民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精神。对此,刘兴元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决心带领四川人民,以大寨精神为榜样,将四川的农业搞好,不负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希望所托。

在工业方面,刘兴元经常深入工厂,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次,刘兴元没有事先通知,和秘书两人开车前往四川省的一个国营大厂,进行调研。

来到厂子门口时,刘兴元看到厂子的大门紧闭,便叫秘书前去敲门。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前来开门。于是刘兴元亲自走到大门口,用拳头捶了捶大门。

然而,里面的人就像没有听到一样,依然没有来开门,只有一声接一声的喧哗声传了出来。

见此情景,刘兴元和秘书只好从旁边的小门走了进去。在门卫室,刘兴元看到了热闹的一幕:几个工人正在一起打牌、喝酒,有些人已经渐入佳境了!对于进来的刘兴元和秘书,这些人像没有看见一样,继续打牌,继续喝酒……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7)

刘兴元旧照

刘兴元实在看不下去了,便问了一声:“今天,谁在门卫室值班?”

那些工人头也没抬,其中有一个随意地回了一句:“你有什么事吗?没事赶紧走,别在这里耽误时间!”

刘兴元虽然感到非常愤怒,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微笑说:“我是客户,到你们工厂买点材料。”

听到是买材料的,那个工人便没当回事,冷冷地说:“在那登记簿上自己登记一下,你就可以进去了。”

看了看放在一旁的登记簿,刘兴元在上面写了一些信息。写完后,刘兴元淡淡地说:“上班时间你们怎么聚在一起打牌喝酒,门卫室是工厂的窗口,来往客人很多,你们这样做,恐怕违反工厂的管理规定吧!”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8)

刘兴元旧照

见刘兴元如此说,那个工人喝了一口酒,出了两张牌,说:“你这个人也真是的,你要办事就办事去,你又不是领导,少管闲事啊!”

刘兴元说:“工厂要管理好,工人要首先发扬主人翁精神,爱厂如家,你们都是工厂的工人,要自觉遵守工厂的管理规定。”

另一个工人听了刘兴元的话,有些生气地说:“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爱管闲事,你是干嘛的呀?你管我们呢?八个小时以外,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在这消遣消遣,娱乐娱乐,怎么了?碍着你什么事了?”

刘兴元说:“八小时之外是你们的自由,但你们可以在宿舍、广场、街道上去,在那里自由活动。门卫室是上班的地方,你们的这种行为,成什么样子?”

听到刘兴元这样说,那些打牌喝酒的工人们以及门卫都不干了,嚷嚷着说:“你也不看看你是干什么的?你凭啥对我们说三道四,赶紧走吧!”说着,他们站了起来,将刘兴元推出了门外。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9)

刘兴元旧照

对于这几个工人的态度,刘兴元实在忍不下去了,便指着这些人,大声地说:“你们这种吊儿郎当的行为,我要开除你们!”

见刘兴元这样说大话,门卫指着场子里的办公楼,大喊道:“你别在这里嚷嚷,有本事你就找厂长开除我们,看把你能的,你以为你是省委书记吗?告诉你,我们都是正式工,捧的是国家的铁饭碗,谁也不能把我们咋地!你告,也是白告!”

见他们这样,刘兴元的气不打一处来,顺着门卫指的方向,来到了厂长的办公室,把门卫室的情况,通告给厂长,并要求工厂立即开展劳动纪律整顿,将一些不好好工作的人开除。

不久后,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后,工业局的领导将这些情况向刘兴元作了汇报。在讲话中,刘兴元说:“只有严抓才能出效率,不抓几个典型,打掉他们的铁饭碗,工厂管理才能跟得上去!”

听了刘兴元的讲话,在座的各位领导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0)

刘兴元和战友在一起

1974年,刘兴元感觉到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期间,刘兴元一度感到身体力不从心,曾经想向中央提出换一个年富力强的同志,来接替自己工作,但这件事情后来还是作罢了。

为了完成好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交办的任务,全力把四川的事情做好,刘兴元顶着巨大的压力,从事着繁重复杂的工作。一天,刘兴元正在午休,突然感到腹部疼得非常厉害,在床上忍不住打着滚。

得知刘兴元的身体生了病,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特意指示总后勤部的卫生部门,对刘兴元进行了及时救治。

经检查,医生确定刘兴元患了胆石症。听到是这样的结果,周恩来总理感到非常担忧,把刘兴元安排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治疗。

刘兴元住院期间,周恩来总理本想自己去看他,但因为忙碌实在抽不开身,便特意让夫人邓颖超经常前去看望,并参加了刘兴元的治疗方案的讨论。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1)

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在一起

刘兴元康复后,周恩来总理非常高兴,特意把他送到北京西山,进行了短期疗养。

1975年,刘兴元前往南充,检查了当地驻军的工作。期间,看到吃过晚餐的刘兴元在外面露天乘凉,一位战士顺手搬来了一把当地生产的带靠背的小竹椅,让刘兴元坐着休息。

坐到椅子上后,刘兴元前后左右晃了晃,感到十分舒适,对那位战士说:“这把竹椅子不高不低,又可伸腿, 又可靠背。”

见刘兴元很喜欢这把椅子,在送别刘兴元的时候,部队的领导特意将那把椅子拿过来,让警卫员放在车上,把它带回成都,让刘兴元乘凉休息的时候用。但这件事情,刘兴元并不知道。

回到成都后,警卫员便把那把椅子放在了刘兴元家里。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在吃完晚饭后,刘兴元来到院子里乘凉,对警卫员说:“你看,今晚的月亮,好圆呀!”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2)

刘兴元在看报纸

警卫员知道刘兴元是想在外面待一会儿,便将从南充带回来的那把椅子搬了出来,让刘兴元坐。接过椅子后,刘兴元看着有些面熟,便问警卫员这把椅子是哪儿来的。警卫员不敢隐瞒,说是南充带回来的。

听了警卫员的回答,刘兴元立即问:“给钱了没有?”警卫员表示没有,是南充的部队领导送的。对此,刘兴元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语气坚定地说:“明天赶快把钱寄去!”

收到刘兴元寄来的20元钱后,部队领导十分诧异,想到刘兴元这样一位大领导,居然还在乎这么一点小事,连一把小椅子的便宜,都不愿意占,大家都觉得非常感动。

10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调到北京,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就这样,刘兴元接替秦基伟担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同时,刘兴元不再兼任地方职务,回归到部队参加了工作。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3)

刘兴元旧照

为此,刘兴元还专门给中央军委写信,表示自己长期做军队政治工作,不合适当司令员。然而,刘兴元的请求,没有获得批准。于是,刘兴元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到搞战备、抓训练等军事工作上。

在四川省委书记任上,正是毛主席推荐给他的的那副楹联,让刘兴元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武侯诸葛亮的才能智慧和高风亮节,而诸葛亮的治蜀经验,也给了刘兴元很大的启示,让他在四川的工作更加适合这里的省情。而对于刘兴元在四川的工作,毛主席感到非常满意。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病逝。听到消息后,刘兴元十分痛心,竟然哭得泪流满面,一连三天哪儿也没有去,既不会客也不外出,只默默地坐在家中,擦着不断流出的泪水……

后来,刘兴元亲自带领军区党委常委和机关干部,向周恩来总理的遗像进行了默哀、悼念,并带着他们一起听秘书读了几篇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文章。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4)

周恩来总理在工作

听着文章中周恩来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关怀保护干部,热爱和信任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时,刘兴元和在座的干部们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晚年生活

1977年9月,刘兴元被任命为解放军军政大学政委。期间,刘兴元为解放军军政大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他的身体却变得越来越不好。

1978年2月,刘兴元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委。后来,刘兴元感到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影响到了工作,便主动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请求辞去身兼的职务,专心休养。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5)

刘兴元在写字

接到刘兴元的辞职请求后,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批准他离休。退休后,刘兴元除了专心休养身体外,最喜欢的就是读书了。

在研读了自己收藏的《老子》和《孟子》等书后,刘兴元又买来了一些经典著作,比如:《荀子》、《墨子》、《韩非子》、《管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边阅读,一边在书上作了批注,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在上面。

在读到荀子的《劝学》后,刘兴元越读越喜欢,认为这篇文章中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社会中的学者,依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后来,刘兴元还特意将文章中的几段经典,用毛笔写好,挂在墙上,细细体会。

此外,刘兴元还将自己从《劝学》中摘录出来的段落,赠送给儿孙,告诫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能懈怠。

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周恩来推荐刘兴元接任)(16)

刘兴元的全家福

另外,刘兴元还培养了剪报的习惯,见到喜欢的文章,就把它们剪下来,收藏起来,以便阅读。他剪的报纸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军事、科学技术、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生活常识等各种资料,贴了近百本,三层的书柜全都摆满了他的劳动成果。

1990年8月14日,刘兴元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