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1)

你准备先看哪篇:陕北民歌里的故事|路遥与陕北文化|陕北古事钩沉|陕北禁忌民俗文化|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留住祖先的声音|陕北民歌300首 | 订阅“陕北记”立刻马上看!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2)

作者丨鲁翰

“张士贵的马——用起就卧驮下”。这则陕北民间广为流传的古老歇后语,被老百姓常常拿来讽刺和挖苦那些一到关键时刻,却难能一用和不堪大用的“废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哦。养而为用看得就是紧急关头,冲锋陷阵,兵来将迎,兵勇将猛,踢两下“二起脚”,“过五关,斩陆将”,图国忘死,以藉功成名就,这才是有能耐,大人才,真豪杰。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3)

而每在当紧仗口就有人“尥蹶子”、“下软蛋”,时兴话叫“掉链子”。纸上谈兵,那是咣嘴溜儿,“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言过其实,那是胡吹冒撂;狐心鼠胆,那是“窝囊废”。

用我们绥米脂话说,那是“中看不中用”的“气包蛋”、“怂瘫包”,“一上嚼子就拉稀”,“骡子鸡儿,无用”,“说圪一大坬,做圪不怎嘛”,“平常是雄兵百万,到时候毬也不蛋”……

关于“张士贵的马”这个典故祖祖辈辈的陕北人没少费过唾沫,只是“张士贵”究竟何许人也?普遍一问三不知。

历史上还真有张士贵这么个人。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4)

张士贵这人其实是唐朝战功显赫的的开国元勋,祖籍山西盂县上文村,祖上三代都是南北朝时期地位很高的官员,自幼能文善武,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又江湖仁义,好结交豪杰好汉,因此很有名望。隋末聚众揭竿起义之后,归顺了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名望和功绩跟秦琼、尉迟敬德、魏征、程咬金和李靖等人齐名。那个“三箭定天山”的白袍将军、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的薛仁贵,早先出道时还是张士贵亲自收揽在自己的麾下的。唐王李世民称赞他:“尝闻以忠报国者不顾身,于公见之”。张士贵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后来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唐显庆初年(公元657)病亡,谥号“襄”,享年72岁。

能够翻阅到张士贵这个人和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只有《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正史中记载着的寥寥百十个字。直到1972年,从陕西礼县马寨村昭陵陪葬墓中发掘出土了张士贵三千一百多字的“墓志铭”,全名是《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虢国公张公墓志铭并序》,铭文是当朝宰相、诗人,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亲自撰写的。这才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到这个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忠臣一生不凡的业绩和极高的评价。

可是,但是这一切真实的历史记载并没给张士贵留下一个好名声,千百年来“张士贵”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已然变成了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嫉贤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谋反朝廷的代名词了,成了民间人人口诛笔伐的奸佞,甚至跟秦桧、赵高、严嵩并列为四大奸臣。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5)

如此名标青史的人物怎么就被扭曲、污名和丑化了呢?

八月里,桂花风,瞒天过海去征东。

夜梦贤臣薛仁贵,金沙滩救唐太宗。

姜行本,李庆洪,摩天岭上命送终。

尉迟鞭打张士贵,青龙三转苏宝童。

《薛仁贵征东》、《隋唐演义》等通俗侠义话本小说和戏曲中,张士贵都是被打入另册的,跟语焉不详的正史相比,小说话本和戏曲故事既鲜活生动又容易广泛传播,因此“张士贵的马——用起就卧驮下”,“薛仁贵征东,张士贵得功”在民间那是板上钉钉子的“铁案”,于是诌书诳戏,代代传扬。

所编排张士贵不少迫害薛仁贵的故事形成在北宋末年,岳飞的悲剧已经大白于天下了;把张士贵打到旧势力的代表,明显是用来影射和抨击时事。当时的北宋王朝和外族关系紧张,经常被欺辱得可可怜怜,朝中老臣多是主和派,排挤和打压力战的年轻将领。于是民间的手无寸铁的文士们,只好凭得一支笔来旁敲侧击发泄一番,不惜以杜撰的故事为切入点,以达到针砭时弊,抨击权贵的目的。

最拿手的无非是移花接木,借古讽今;一旦没有现成的资料,无古可借时,顺手牵羊,“歪嘴和尚念歪经”,干脆给含含糊糊的人物背上个黑锅再抹上一把灰,千方百计来衬托和突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就譬如老百姓非常熟悉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劈头盖脸贬低北宋名将潘仁美,硬将他描画成迫害抗敌保国的“杨家将”的罪魁祸首。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6)

就这样,张士贵不幸就成了“蒙倒”的人。

至于说到张士贵和马的事情,这个大概是唯一有点影踪和靠点谱的史实。据《旧唐书·张士贵传》记载,早先唐军曾专门组建过骑兵部队,因为张士贵“善骑射,臂力过人”,于是朝廷任命其为“马军总管”,真管得是千军万马。“牙璋狎至,羽檄交驰,三令五申,风驱雨迈”。张士贵力当万夫,多建功勋,为此唐高祖赐他为新野县开国公,并赏宝马杂彩和金鞍宝勒,还特意安顿说,这宝马“卿宜自乘之”。

张士贵的马倒究服贴听话不?好使唤着不?史书上真还没说。

通过张士贵身上这个天大的冤枉,至少告诉人两个事情:

任何人都有可能给人“垫刀背”,即使是个好人,说着说着平白无故完全能说成个“儿人”或罪人。

胡适先生好像说过: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这话到底如同真理一样,闪闪发光,熠熠不熄。(2018年7月22日黄昏于缘督阁)

作者介绍

鲁翰,本名高志峰,陕北米脂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从事教书、作文、文艺批评及陕北小地域人文研究等。陕西省作协会员、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九三学社社员,米脂县政协委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长,《米》杂志主要策动人之一,曾任《盘龙山》杂志执行主编。

—— 完 ——

点击下方标题,再读点别的~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7)

张士贵伯乐(张士贵的马)(8)

陕北记

陕北 | 物产 | 文化 | 出版

小编:陕北君(微信 :shufangj)

合作邮箱:qinke0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