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后期,纲纪废弛,政治糜烂,很少出名臣。但唐宪宗时的宰相裴度,却是不折不扣的一代名臣。著名的“元和中兴”,就是在裴度等人的辅佐下,大唐王朝出现的一次回光返照。

这个宰相不寻常王安石 这位宰相一声不吭(1)

当时,大唐朝廷的痼疾是藩镇割据。唐宪宗听从裴度等人的建议,以强硬的态度兵临藩镇,逼迫他们听从朝廷的调度,基本上恢复了朝廷的权威。可遗憾的是,唐宪宗死后,他的儿子不成器,使得藩镇重新拥兵自重,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前面说,“元和中兴”只是大唐的一次回光返照。之后,大唐继续堕落,直至覆灭。

裴度这个人,性格非常倔强,曾经数次受到同僚的排挤,可他一不低头,二不气馁,平静、耐心地等待时机,展现出了极高的心理素质。

裴度这个人非常大器,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从容。

他当宰相时,有一次正在参加宴会。宴会上,群臣毕至,觥筹交错,相当热闹。突然,裴度在中书门下省的一个下属跑进来,惊慌失措地对着裴度耳语道:中书门下省的大印,被人盗去了。

此事非同小可。中书门下省,乃宰相办公的中枢机构。而中书门下省的大印,就是一切公文的凭证。没了这个大印,公文就无法发出,发出去也没人相信出自中书门下省。

如果将此事报告皇帝,那么必然要受到重罚的。

裴度得知此事后,面不改色,轻声告诉来者:不要声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然后,他继续与同僚们推杯换盏。

等裴度喝完酒,回到办公室后,那个下属又满脸喜气地跑过来报告:太神奇了,大印又回来了,物归原处。

这个宰相不寻常王安石 这位宰相一声不吭(2)

裴度手拈胡须,说道:中书门下的戒备森严,外面的盗贼是进不来的。若有偷盗者,只能是内部的人。他们偷过去,无非是想偷偷地在一些私人文件上盖印。盖完后,他们以为没被发现,自然会偷偷地把大印放回原处。如果声张开来,他们知道被发现,就会把大印丢进河里,毁灭证据。如此一来,大印就真的找不回来了。

听完裴度的分析,大家都佩服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