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这放在小事上还好,可是要是跟国家之间政治什么的扯上关系,虽然无可厚非,但是总感觉是一种很不要脸的事情。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许多不要脸的事。

历史上发国难之财的人最后的下场(自古深情留不住)(1)

商鞅:假借交情,坑害魏国

战国早些时候,秦国虽然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大增,但依旧不是特别强大,对于当时未分裂的第一强国魏国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那时魏国正在与齐国交战,商鞅心想老天赐下的这么好机会何不乘虚偷袭下魏国呢,于是立刻向秦王请命,亲自带军出征。魏国一看,你个蛮野之国也来凑热闹,真当我好欺负,立马就派出公子卬,领着精锐的魏武卒前来抵挡。商鞅本就不善于军事,所以硬打肯定是打不过的。

历史上发国难之财的人最后的下场(自古深情留不住)(2)

不过商鞅何许人,套路王呀。很快想出了诱俘主将公子卬的方法,凭着商鞅与公子卬不错的交情,商鞅就派人去和公子卬说想和你唠唠嗑,叙叙旧,加上公子卬也是个很耿直的人,就带了几个亲兵去见商鞅了,哪知商鞅早就埋伏好人手,直接将公子卬俘虏了,这下魏国没了主将还怎么打,结果魏国大败,最后被逼割让河西给秦国。

欧阳修:甩锅反补刀,坑人于无形

宋仁宗在位时,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叫狄青,所谓文有文曲包拯,武有武曲狄青,可见狄青的名头了。他可谓是战功赫赫,最后被任命为枢密使,这下文官们就不开心了,一个武将何德何能坐上枢密使这个位置,于是就各种对狄青挑刺,想给他治罪,奈何都没有用,因为狄青深受宋仁宗的恩宠。

历史上发国难之财的人最后的下场(自古深情留不住)(3)

不过此时我们的大文豪欧阳修站了出来,想了一个决定的方法,就是欲让你毁灭,则先让你疯狂,也可以说是捧的越高摔的越厉害。好家伙,先是用各种赞美之词去捧狄青,等捧的差不多了,欧阳修甩了一句: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

其实这句话在平时也没什么,可是欧阳修厉害呀,知道此时大宋正闹着水灾呢。这一结合,这句话就狠多了,就好比一对情侣,由于命里犯冲只能分开一样,你狄青根本不适合宋朝,瞬间将宋仁宗说的心服口服,可怜赫赫狄青征西大将军不是死在沙场,而是被陷害含冤而死。

高丽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高丽国,存在的毫无生气,实在太可怜了。隋唐时被揍,元朝了还是被揍,元朝不开心时,揍他一顿,横征暴敛一番,开心了,就换种说法上贡,平时战争了还要各种出钱,怎么感觉这也会遗传呢,现在的韩国不也这样子。

好在朱元璋雄起了,将元朝灭亡了,而对高丽这个可怜的娃也是百般照顾,出钱出粮,活脱脱一个扶贫达人。可是当时的高丽国却不鸟明朝,钱粮照收,大哥却之人当时的元朝残余北元,甚至还和北元一起骚扰明朝边境。

当时明朝呢正忙着整北元,腾不出手教训高丽国,不过等到北元被整的差不多的时候,直接20万大军掉头征战辽东,高丽国王却还感觉在梦里,居然只派了4万大军对抗,结果可想而知了,这4万大军也是软骨头,直接绑了国外,投降了明军。

历史上发国难之财的人最后的下场(自古深情留不住)(4)

秦始皇:外交无下限

当初秦王嬴政经过一番铁血手段,好不容易镇压了内外戚的实力,将国内人心聚拢起来,且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此时赵国赵悼襄王听说后就来贺喜,秦王开始无下限,承诺秦赵两国永不交兵,然后忽悠赵王去攻打燕国,不过这赵王也是配合,竟然真的派出赵国精锐部队攻打燕国,而且收获还不少。但是正当赵王准备庆祝时,秦王嬴政就在他背后捅出了一刀,排除军队,直接将赵国几个重镇拿下,最后赵王被活活气死。

当然历史上如此不要脸的事情还多的事,不过到底是不是不要脸行为,从不同角度来看则又会不一样。

野史也是史,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