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①通“才”,刚刚,方才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举,则又超乎而跃②只,仅仅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2004全国Ⅱ卷,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考人教课标版120个文言文实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高考人教课标版120个文言文实词(最全的高考文言实词)

高考人教课标版120个文言文实词

C

①通“才”,刚刚,方才。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举,则又超乎而跃。②只,仅仅。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2004全国Ⅱ卷,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

练习:州中遗民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住户增加到上千。)

【操】①拿着,握在手里。操吴戈兮被犀甲。②掌握,控制。操生杀之柄。③琴曲名。如,“秦王操”。

①群,类。哀鸣独叫求其曹。(杜甫《曲江》)

②辈,相当于“们”。例1、尔曹身与名俱灭。例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2010全国Ⅱ卷,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采分点: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③分科办事的官署。例1、犹不失下曹从事。例2、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2007重庆卷,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策】①鞭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鞭打,鞭策。策之不以其道。 ③竹杖,拐杖。夸父弃其策策扶老以流憩。 ④成编的竹简,同“册”。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⑤册封或免官的文书。晋侯受策以出。

①类,等,辈。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②一起,共同。长幼侪居。

①看,观看。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蜿然尚在。②窥探,侦查。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超】①跃上,跳上。左右免胄而下,乘者三百乘。 ②破格提拔。超擢四品卿。

【彻】①通,通达,贯通。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头彻尾 ②尽,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通“阵”。既陈而后击之。

①发怒时瞪大眼睛。案剑瞋目 ②生气。因瞋恚,吐黑血数升而愈。(恚,发怒。愈,病好。)

换牙。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2007湖北卷,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①假托,托言。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2009湖北卷,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②符合。

①放松弓弦。乃弛弓,而自后缚之。于是放松弓弦,不再射他,并从后面把他反绑起来。②放松,松懈。农(农业)弛奸胜,则国必削。③延缓。请弛期更日。(更日,改变日期)④解除。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⑤毁坏,废弛。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国语》)纲纪废弛

①诏令,下令,即(上对下的)告诉、告知,告诫,嘱咐

例1、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三国志》)

例2、不从母敕,以至今日。

例3、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2008北京卷,韩延寿有一次出行,临上车,有一个骑马的官吏迟到了,他便下令让功曹把处罚的结果上报给他。等回来到了官府门前,有一个门卒挡住了他的车,希望韩延寿听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②后专指君主的诏书,命令。手把文书口称敕。

【啻】副词,仅,只。常“不啻”连用。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冲】谦虚。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①通“逑”,匹配,配偶。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②同伴,伴侣。赳赳(勇武)武夫,公侯好仇。(《诗经》好仇,心腹) ③报复。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书博鸡者事》)

①类,同类。例1、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之也。 例2、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回,邪恶。史鱼,人名。) ②同伴,伴侣。草木为我俦。(李白《赠崔郎中宗之》)③相比。姚公美政谁与俦?

①客人给主人敬酒,主人回敬。樽前自献自为酬。(献,主人给客人敬酒。)②偿付,偿还。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新唐书》)③实现。例1壮志难酬。例2、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陕西西工大附中2010六模)④应对,赠答。其间切磋酬对。酬报,报答。

①出任,外任,离京为官。例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例2、左补阙,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制诰。为號州刺史。(2008安徽卷,(韩休)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担任制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

②放逐。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2008安徽卷,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召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

③在外,对外。例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 例2、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 屈原列传》)

④经过。例1、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孟子》) 例2、士大夫出其境率不供顿。(《海瑞转》) 例3、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左传 殽之战》)

①喂牲畜的草,草料。民争负薪刍助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②用草料喂牲口。刍之三月。 ③刍豢,家畜。例1、民食刍豢,麋鹿食荐。(《庄子 齐物论》荐,草。) 例2、口欲穷刍豢之味。(《史记》) ④割草。文王之囿七十余里,刍荛者往焉。(《孟子 梁惠王下》) ⑤割草的人。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

①一种矮小的植物。也叫“荆”。②打人的工具,即荆条。

③打,鞭笞。例1、入狱楚掠。(《新唐书》)例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2006湖北卷,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

④痛苦。妇始楚而谢,终极而谢。(《柳毅传》)其余略

【川】①河流。川流不息。②平地,平原。例1、敕勒,阴山下。 例2、晴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例3、绿草如茵,川原无际。

急,快速。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2007重庆卷,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

【垂】①临近,接近。四郊未宁静,老不得安。 死。 ②通“陲”,边境,边疆。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③流传。名垂千古。

【惙】①忧愁,忧伤。 ②气息微弱。近抚之,气息然。

推辞,拒绝。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2009湖南卷,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①临时驻扎,停驻。例1、操军不利,引江北。 例2、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2008辽宁卷,进攻姑熟,半天就攻克。驻扎在新林。)

②住宿

③停留,停靠。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2011福建卷,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停靠在彭泽,第二天登小孤山

④临近,旁边。引以为刘上曲水,列坐其次。

⑤及,到。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

【赐】赏赐的财物,恩惠,好处。例1、大臣皆受其赐。例2、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徂】。自西徂东。

①紧迫,窘迫。例1、而乡邻之生日蹙。 例2、政事愈蹙。②紧缩,紧皱。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通假略

①逃跑。例1、抱头鼠窜。例2、贼薄城,士民尽窜。(流贼迫近城下,官员和百姓全都逃走了。) ②躲藏,隐藏。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贾谊《吊屈原赋》。鸾凤,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鸱枭,猫头鹰一类的凶恶的鸟。)③放逐,贬官。例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例2、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2010吉林市高三第二次统考,皇帝发怒,金安节于是自动请求放逐,皇帝怒意消除。) ④删改

】【依据搭配法解词】①思念。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有女如云,匪我思存。(《诗经》)②关心。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③想,考虑。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 ④慰问,抚恤。例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例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⑤探望,看望,问候。例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例2、每有风雨,必存吾。(每每刮风下雨,他一定问候我。)

D

了解,明白,懂得事理。例1、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2003北京卷,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例2、

①及,到,等到。例1、迨诸父异爨。例2、然卒迨于祸。(然而终于遭到了祸殃。柳宗元《三戒》)②乘,趁着。请其未必陈而击之。(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②几乎,差不多。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①宽恕,宽容,饶恕。例1、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明史 海瑞转》徐阶被免去宰相回乡居住,(海瑞照样)查问他家,毫不宽免或一点也不宽容。)例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2011江苏卷,(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关键把握“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

②推御。责无旁贷。③借,借出。例1、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④借,借入。例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河监侯。 例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卷Ⅱ卷,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采分点: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例3、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2005江苏卷,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

例4、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Ⅱ卷,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①到,等到。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2006上海卷,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

②赶上,达到例1、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2004全国Ⅱ卷,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例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③追上,赶上。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2006北京卷,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令车驾追到晏于家中,也没赶上他。)

④趁,趁着。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转》分,指分楚国的土地。)

欺骗,哄骗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羽本纪》)例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①疲倦,疲乏。及其怠而踬也。(柳宗元《蝜蝂传》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②怠慢,轻慢。守卒皆怠炎。(炎,人名。)

①环绕。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例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2006天津卷,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还,旋,匝,婴)②兼管。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尽,竭尽。殚其地之出。

①吃。日啖荔枝三百颗。 ②给……吃。将炙啖朱亥。(李白《侠客行》将,拿;炙,烤肉;朱亥,人名。) ③引诱,诱惑。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犒劳。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2011年辽宁高三二模,张士诚多次用金钱布匹犒劳将士,伺机攻打。)

①只,仅。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②只是,不过。例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007广东卷,(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例2、无他,但手熟尔。 ③只管,尽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④白白地。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①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五百家为一党。后来泛指乡里,常“乡党” 连用。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②亲族。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 歧路亡羊》)

③偏袒,袒护。党同伐异。子党于师人。(子,你;师人,老上司。)

④勾结。(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中山狼传》比) 其余略

】【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踩,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②实行,实践。予幼从先生授经……一旦长成,遽躬蹈之。(《祭妹文》幼年时你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一旦长大成人,立即亲身来实践。此义项的词还有“行、验、履”。)③敲,叩击。凿地以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汉书·苏武传》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④遵循,遵守,恪守。循规蹈矩。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⑤赴,朝某方向走。例1、蹈死不顾。例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⑥因袭,走别人走过的路。蹈袭前人。⑦乘,利用。蹈隙,利用空隙。

】由“获得,得到”引申语义,依据搭配法灵活翻译。

(1)名词。心得,体会,感悟,收获。例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2、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例3、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2)动词。①得意,满足。例1、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是得意。) 例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又引申为“贪求、贪得”。戒之在得。

②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③住到。季和后至,最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板桥三娘子》季和是最后来到客店的,住到最里面的一张床上。邻比,挨着。)

④找到。例1、得其石于潭上。例2、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⑤捕获,捉到,俘获。例1、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如果它咬到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例2、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2005北京卷,(楚灵王)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

⑥掌握。例1、然不其术,试之不成。(《板桥三娘子》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它的使用秘诀)

例2、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被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

⑦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⑧完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⑨受到。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2005全国Ⅲ卷,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猝遽”,仓促;“以”,因而;“让”,责备;“见”,表被动;“驭吏力也”,判断句。)

⑩征收。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2004辽宁卷,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 “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

通“德”,感恩。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3)形容词。①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此言得之。(《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4)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其余如根据现代汉语组词即可。

①恩惠,恩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施恩、加惠。三岁贯汝,莫我肯

③感激,感恩。例1、赵孝成王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这两个义项皆由“恩德,恩惠”引申来。) 例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2007广东卷,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

④福。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⑤心意。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登】①熟,成熟,收获。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2011新课标卷,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辆,(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②加封,升任。登轴,进任要职。进用;选拔。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④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敌】①抵挡,抵抗。学万人敌。寡不敌众。②相当,匹敌。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孙子兵法 谋功》) 势均力敌。③攻击,进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蒲松龄《狼》)

购买,买进谷米。例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Ⅱ卷,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例2、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县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运使官署。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

①只,仅仅。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只是,不过,但是。例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以今日事观之……

例2、伯章若无所闻,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2006广东卷,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③只管,尽管。第往观之。

④即使,假使。借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⑤住宅。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2010重庆卷)

⑥等级。十馀年,书生甲第为相国。(过了十多年,书生由于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

⑦评定等级。锷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种锷评定奖赏的等级,把战死者作为下等的奖赏对象。穆衍说:“这不是用来勉励士兵尽忠报国的做法”赋分点:第、所以、劝)

⑧考取。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2011浙江卷)

跌倒,仆倒。例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2009全国2卷,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踬、踣、蹶)例2、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2005辽宁卷,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结果被马摔下,几乎致残。

①主持,掌管。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2010江西卷《临川文集》,于是认为(既然)人们这样议论,王德用(就)不(再)适合执掌重要而秘密的大事,跟随在君王身边。) ②抵押。典身。

①慰问。(对遇有丧事或灾祸的人)。例1、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淮南子 塞翁失马》) 例2、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壁之战》)②安慰,抚慰。茕茕孑立,相影相吊。③悼念、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汉书》)④悲伤,忧虑。将不暇,何贺之有?

①城上如锯齿状的矮墙。行城之法,高城三十尺,上加堞。(《墨子》) ②城垛。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2010新课标卷,《明史·花云传》敌人进攻三天不能进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从城墙的垛口攀爬上去) ③筑堞。使卢蒲帅甲以攻崔氏,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左传》卢蒲,人名。帅,率领。甲,带甲的士兵。

①监督,管理,主持。例1、虽董之以严刑。例2、时朝廷和籴米八万,董其事者贱籴湿恶,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当时朝廷议价向百姓收购粮食八万石,主管这事的人贱价买潮湿的坏米,偷偷克扣公家的钱,户部不敢质问。) ②正。予将董道而不豫兮。

①孔穴。兔从狗入,雉从梁上飞。 ②水道,沟渠。泽居而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住在低洼处饱受水患的人,要雇人挖水道。庸,佣。) ③掘开,穿通。不防川,不窦泽。(《国语》泽,水聚集的地方。)

①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例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例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众野兽吃掉,不如死在看山人手里,成为贵人家的盘中物。俎豆于贵家,供贵族作食品。俎豆,古代盛食品的器皿。)②古代的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①大。例1、军惊而坏都舍。 例2、中有都柱,傍行八道。。②聚集。③优雅不俗。

从目,叔声。察看督促,监督。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督催赶行。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②率领,统率,指挥。旋见一白囚印度卒约百人。亮使 马谡督诸军在前。(《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①憎恨,怨恨,痛恨。予毒之乎?(恶、疾、病) ②危害,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①岂,难道。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 ②只,仅。非独贤者有是心。③偏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也有此义。)

①重,沉重。则刘病日笃。②深厚,忠纯。仆道不笃,业甚浅近。③坚定。明辨之,笃行之。

①墙。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①堵,堵塞。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逃跑,逃离。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隐蔽,隐藏。遁隐。

①叩,磕。顿首。②踏,跺。顿足。

③抖动,整顿。顿网探渊。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顿仆坐上。(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例1、就善水草顿舍。《史记·李将军列传》) 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转》)

⑧坏,废坏。兵甲顿,士民病。(兵甲,指武器。)

⑨立刻,马上。沉疴顿愈。例2、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训俭示康》)

①称赞,赞美。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

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2006全国Ⅰ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3、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不纳其言,统遂去之。(2007上海卷,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高幹一向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

②常常,往往。例1、迁客骚人,会于此。例2、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③只,仅仅。

练习:1、足下,故赦足下。(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2、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 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而女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岂不要轻视你的女儿了吗!”

【夺】①强制。明年春,崔立变。群小请为立功德碑。……奕辈不能夺。(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②强行改变。例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例2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 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③耽误,丧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④罢免。夺官。(其余略)

【堕】毁坏。堕坏城郭(旧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