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恐怖笼罩了秦淮河畔,已是性命难保、人人自危。

一座教堂中偶然汇聚了一群各式各样的陌生人: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入殓师、教会学校幸存的女学生、14位不请自来、躲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英勇顽强的抗日士兵。

战胜的日本人要举行庆功宴,特地前来请女学生去军营“表演”,善良纯洁的女学生不甘心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1)

《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女士原著只有二十几页的中短篇小说,被张艺谋导演改编成145分钟的电影搬上荧幕,秦淮河畔,国难当头,他们在危难时刻抛却个人的利益和生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自古至今,“红颜”一词似乎就必须跟“祸水”、“祸国殃民”联系在一起,就像白居易的那句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美人被视为妖精,是个人腐化堕落和国家衰颓灭亡的罪恶之源。

就别提妓女了,那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众人眼中,万恶淫为首,妓女无疑是整个社会地位最卑贱、名声最狼藉的一群人,她们只知敛财享乐,却不知何为做人、何为民族大义。

这样的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商女既知亡国恨,金陵十三钗勇救国

轰鸣的机枪声在耳畔响起,枪林弹雨、战火纷飞,废墟上的守城战士英勇抗敌,街头小巷的平民百姓四处逃窜,一群打扮妖冶、身着华丽旗袍的秦淮妓女粉墨登场。

一行十四人,妆容浓艳,为首的玉墨扭动纤细的腰肢走向教堂,顾盼生姿,连约翰神父也吹起调戏的口哨。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2)

《金陵十三钗》

共处一室,一边是见过大世面的风尘女子,一边是纯洁善良的女学生,谁也看不起谁,两个特殊群体产生了十足的戏剧冲突,直到日军的强奸来临,她们才如大梦初醒,争夺厕所使用权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国难当头,活命才最重要!

结局是注定的,被日军要求在庆功宴上“表演”的女学生们绝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准备集体自杀,玉墨挺身而出,带着姐妹们代替了学生,登上了没有归途的卡车。

最后时刻,人性的挣扎被淋漓尽致地展现,有人胆怯、有人痛苦、有人欺骗,她们都是凡人,也会怕死,正因如此,才显出她们的高贵与伟大。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3)

《金陵十三钗》

换上素净学生服的玉墨, 怀抱琵琶弹奏轻哼着 《秦淮景》, 她温情、 坚毅、 高傲, 这种出尘不染的气质与她的妓女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日军的卡车开走了,五彩的旗袍、婀娜的身姿,消失于秦淮河畔,金陵十三钗的风情与勇毅,永远定格在观众心里。

戏子注定无情,婊子注定无义,可事实并非如此,比起脸谱化、标签化的认知,《金陵十三钗》向观众呈现出人性的丰满与真实:一部分女性,或许从事着最肮脏的职业,卑微到尘土里,却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种自我救赎的信仰和一个国泰民安的希望。


历史上的真实案例:赛金花和青楼救国团

“妓女救国”这一题材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比如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羊脂球》,国内电影的《太平轮·彼岸》。

说实话,后者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已经忘记,唯一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片段:

章子怡饰演的底层女性于真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沦落风尘,为了“撑门面”,她去理发店烫头,旁边的太太们一见到她就像见了瘟疫,一边骂着一边远远躲开,她会为做了一次还是两次跟客人讨价还价,由此我断定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俗妓女。

可我没想到的是,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只能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于真会将用身体换来的钱分给街头乞讨的小孩,她晚上是站街招客的妓女,白天则是照顾伤兵的白衣天使,看到这里,我沉默了,为自己的偏见感到羞耻。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4)

《太平轮·彼岸》

除了艺术创造,历史上也曾真真切切地存在过这样有情有义的妓女:

一、救了京城的“议和人臣赛二爷”

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命途多舛,幼年即被卖到苏州所谓的“花船”上为妓,十五岁被前科状元洪钧看中,遂纳为妾,她随洪出洋,游历俄、德、奥、荷等国。

回国不久洪即病逝,无奈,赛金花只能重拾老本行,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5)

赛金花

因为能说德语,可以同德国士兵交谈,曾和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有过接触,劝说对方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又苦劝克林德遗孀,积极筹措修建克林德碑牌坊,以此了解克林德被害一事,避免了一场报复和屠杀。

二、坚决罢工的青楼救国团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反帝爱国的热潮,上海一名叫妙莲的妓女联络鉴冰、笑意、金书玉等上海名妓组织,成立“青楼救国团”。

“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保定宗旨,坚持到底。国贼不除,学生不放,誓死不休。青楼救国团敬告。”

姑娘们纷纷走上街头,散发传单,以明爱国之志。不仅如此,上海罢市,花界积极响应,大小妓院一律停业,并在门上贴有长八九寸、宽二寸之小传单,楷书“君亦中华民国之国民乎”,见者触目惊心。

就连妓院中打杂的仆役,俗称“乌龟”之辈,也按捺不住一腔热血,成立“九成同义会”,坚称:“国事危急,学生被捕,商业停顿,挽救学生,本会同业,公同停业,不达目的,甘坐待毙,大众开市,方始做业。”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6)

青楼救国团


位卑未敢忘忧国:小人物的大力量

在大屠杀的绝境中,每一个个体灵魂内部都会迸发出人性的光辉,从而盖过自身的偏执和卑微。

不仅仅是所谓的不堪的“风尘女子”,还有贪财好色,嗜酒如命的入殓师约翰、舍身取义的教父养子黄天元,甚至是被视为汉奸的孟先生,都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完成了对他人、对自己、对战争的救赎。

一、爱钱如命的酒鬼,人性未泯的“神父”

约翰本来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入殓师,为了钱来给去世的神父化妆,他贪婪、嗜酒,无可救药,甚至在命垂一线时都不忘再拿一袋钱。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7)

玉墨和约翰

神父死了,这就意味着教堂里的女学生失去了庇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约翰为了救助孩子们,留下来成为一名“伪神父”,并收留了“金陵十三钗”。

日军对教堂发起进攻,约翰的善良至此才完全表现出来,战争的确能改变一个人,他拼命挽救所有姑娘,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眼中只有无辜的生命。

二、最安全的旁观者,最勇敢的少年。

黄天元是前神父的养子,这一层身份本来可以让他成为所有避难者中最安全的人,什么都不必想、不必做,只需静静旁观就好。

可他偏不,他觉得所有的人都与他有关,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当玉墨一行发现少了一个“女学生”时,他义无反顾地男扮女装,登车赴宴。

什么才算勇敢?是面对未知的困难永不退缩?还是为了亲爱的人舍弃生命?或许这些可以算作勇敢,但我更佩服黄天元,心里清清楚楚自己选择的是地狱,为了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他甘愿奉献,他才是真正的勇者。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8)

黄天元

三、万人唾骂的汉奸,受尽委屈的父亲

电影是以女学生孟书娟的视角展开的,因为父亲给日军当翻译,她被同学们质疑和孤立,但她小小年纪不为所动,展现出坚定的一面。

人们都痛骂孟先生是十恶不赦的大汉奸、卖国贼,他却和女儿一样,选择不解释。最终,他冒着生命危险跟日军求得了通行证,“汉奸”不是要自己逃跑,而是帮助女儿和其他人逃跑,自己却永远倒在了日军的枪下。

图解张艺谋作品金陵十三钗(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令人羞愧)(9)

孟先生

做一个坏人不难,做一个好人也不难,难的是像孟先生这样做一个带着坏人面具的好人。有的人活着,就为了一个名声,为了它不惜干出任何肮脏苟且之事,有的人就看透了生命,他可以为亲人忍辱负重,但绝不会失掉最后的良知。

两者都是做违心的事,不同的是,一个为己,一个为人。


【写给你我】

当然,这里说妓女救国,并不是不加区分地来讴歌这一特殊群体。事实上,不管是何种身份、职业,个人选择都是不同的,个体不应该被其所属的群体标签化。

民族存亡之际,妓女的形象天差地别:有人贪得无厌,成为赤裸裸的世俗欲望的追求者;有人不畏生死,成为民族气节的象征者;还有人身体力行、为国牺牲,成为救国救民的女英雄。

正如那句家喻户晓的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茫茫人海,我们相遇,精选书和影视,用最走心的文字,为亲爱的你赋能~

如果喜欢就请关注我《白鹿原》荡妇田小娥之死,作者写到恍惚,醒来说了十二字很扎心

一部《白鹿原》,三对神仙眷侣!让我看遍世间爱情最好的样子

《平凡的世界》李向前:娶了我最爱的田润叶,没想到毁了我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