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前段时间看了许鞍华导演,马思纯、彭于晏、俞飞鸿等明星主演的电影《第一香炉》。整部影片节奏舒缓又相对低沉,在始终在欢快又略显沉重中情绪中悠悠展现张爱玲笔下的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1)

当晚欣赏完电影后,我破天荒地听完音乐,一直到字幕结束,还沉浸在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之中。

说句实在话,好久没有深度沉浸在一部文艺片中不能自拔了。舒缓的音乐,长镜头的展示,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以及导演对节奏的把控,演员对角色的深情演绎,都造就了这部电影的精彩。

但要说真正给电影注入灵魂的,还是张爱玲的原著。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2)

张爱玲的书是出了名不好拍电影,因为她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意境。故事情节尚属次要,那种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深远的意境,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也正因为她的文的意境,让无数读者趋之若鹜,甚至读得神魂颠倒,读得如饮甘霖。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3)

就拿《第一香炉》来说,原著其实讲述的是个很简单的故事。女主因为想要继续学习,离家出走找到姑妈。姑妈却把侄女儿当做商品估价,然后一步步腐蚀。同时男主也把女主当做赚钱的工具,一步步让她沉沦。最终女主在腐朽的浮华的侵蚀下,出卖自己也忘记了初心更堕落了灵魂。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4)

分析故事梗要,实际上这本书有鸳鸯蝴蝶派的影子,都是才子佳人,都是蝴蝶双飞,都是描述民国时期腐朽堕落的生活,都是讲述男欢女爱的风花雪月。虽然书中也抨击了这种腐朽的生活会让人堕落,间接抨击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但没有更加深入分析研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如何解救灵魂堕落的人。

或许正是这种浅尝辄止的研究,半遮半掩地描绘,发人深省的独白,开放式的结局,诗一般的情怀,才让读者们趋之若鹜,才让这本书历经几十年还如此流行,还如此迷人。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5)

将《第一香炉》的原著和电影相比较,原著的意境更加深远,文字更加优美,对白更加深沉,留给读者的思考更多。可以说,读张爱玲的文,就像饮一坛陈年的美酒,让你无比沉醉而又不能自拔。

从这部电影来说,节奏的把控有张爱玲字里行间流淌的意境,服化道方面也相当考究,基本还原了当年的场景人物,让人无声无息代入到民国时期。只是故事的改编成了败笔,且不说女主成了傻白甜,一点深度都没有,完全不像当年的进步女青年。而且根本没有描绘出她是如何被腐朽的生活所侵蚀,如何被男主的勾引所堕落,甚至还为男主强行洗白,说什么混血儿就是基因强大,就是对那玩意儿更加有需求,而且根本没有负责任的态度,所以不要怪他……这都是什么鬼逻辑。难道就凭你是混血儿,就可以随便乱来不负责任吗?倒是那个被赶走的女仆骂出了原著中的内在本质:他们,谈的都是生意;他们,无比肮脏。

为什么许鞍华独爱张爱玲(张爱玲和许鞍华的第一香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