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很多人都认为是纪念屈原的,也有的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等。其实,端午节吃粽子是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和对龙图腾的祭祀。五月初五,是天象中“飞龙在天”的日子,这一天,先人们会把包好的米扔到江河里祭祀龙神。

粽子原名也不叫粽子,而叫“角黍”,因为它是由“黍”做成的,也就是大黄米,把它包成四角形状,所以叫“角黍”。“粽子”之名是由于包粽子所用的叶子是棕榈叶,里面包的是米,“棕” “米”就组成了“粽”。慢慢的,粽子所用的材料越来越广泛,还有带馅儿的,叶子也不局限于棕榈叶,粽子形状也越来越多,不管甜粽咸粽,都收获了一票粉丝。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1)

糯米是个好东西

现在的粽子主要是用糯米制作的。糯米,味甘,性温,能暖脾胃、散虚寒、止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作用多多,效果好好。脾肺虚寒之人最适合吃糯米了。

据说,有一段时间,慈禧太后胃口不好,不思饮食,还经常拉肚子。御医诊治后认为是脾胃虚寒,于是令御膳房每日给慈禧太后准备糯米饭,不久,慈禧太后的病就好了。

老年人常常腰酸腿软、夜尿频多,可以将糯米炒到焦黄,平时泡水喝,或掺在大米里煮饭吃都很好哦。

糯米虽好也不要贪吃哦

糯米虽好,但糯性粘滞难化,吃多了会消化不了,就像脾胃被粘住了,转动不起来一样,总是觉得肚子胀胀的,吃点东西就堵住,似乎食物都顶到嗓子眼儿了。吃不好饭,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供应不足,于是,慢慢的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疲软的症状。人们一看到虚成这样,往往又会拼命进补,而脾胃功能一直都未恢复,堵在胃肠道里的垃圾也未清除,补药吃进来根本消化不了,而补药所含的能量都是巨大的,这些能量无法输散出去,瘀积一久就化热成火,于是,就有了“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的矛盾。

《西游记》中就有一个典型的病例。

唐僧师徒四人行至朱紫国,本想面见国王拿“签证”,谁知国王已久病难愈,不能上朝治理政务了。城门上贴着皇榜,招纳北往东来、中华内外的天下贤士,为国王治病。孙悟空揭了皇榜,并通过悬丝诊脉,诊断出朱紫国王的病是:中虚心痛、汗出肌麻、内结经闭、烦满虚寒相持等症状,病名是因为惊恐忧思而得的“双鸟离飞之症”,说得朱紫国王满心欢喜地承认:“果是此疾!请出外面用药来也。”朱紫国的众官不明白什么是“双鸟离飞之症”,孙悟空解释道:“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雌不能见雄,雄不能见雌,雌乃想雄,雄亦想雌,这不是双鸟离飞也?”隐喻指出朱紫国王的病是因为鸳鸯分飞的相思所致。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2)

原来,数年前的端午节,朱紫国国王与王后金圣宫,在御花园里吃粽插艾饮酒看龙舟。突然一阵妖风来,王后就不见了,原是麒麟山獬豸洞的妖精赛太岁前来劫持王后做压洞夫人。端午佳节,朱紫国王原本心情大好,多吃了几个粽子,本就不太好消化,由于王后突然失踪,又受到惊吓,再加上对王后的忧思,思则气结,那些难消化的粽子就牢牢的堵在国王的心口,从此卧床一病不起。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3)

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孙悟空先治其表,用药先清理物质上的瘀堵。他用了什么药呢?大家还有印象吗?我真的是印象深刻:大黄、巴豆、锅底灰和马尿。

那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这一段是纯属搞笑的。而学习中医之后,恍然大悟,孙悟空不愧是神医妙手,确切的说,吴承恩才是。

大黄:

大黄不是狗,是一味中药。苦寒,可下瘀血、除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也就是说,大黄可以祛除寒热和瘀血,清理肠胃中的积食,促进消化,还能破解结节、肿块等问题。颇有一副“对付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将军之相,所以,大黄在中药上有“将军”之名。朱紫国王被粽子堵了数年,非大黄这个“将军”出马不可。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4)

但大黄可不是想用就用的,必须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而处置。话说,梁武帝因发热想服大黄,给他看病的僧人姚垣劝说:“大黄乃是快药,老大,您已经岁数那么大了,怕是受不了,万万不可轻易乱用啊。”梁武帝不听,结果折腾得被急救好几回。轮到他儿子梁元帝,犯了心腹痛的毛病,各个大夫都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用平和一点的药吧,慢慢的疏通。还是那个僧人姚垣说:“老大,你的脉象洪大有力,身体结实得很,你这病是瘀堵时间久了,非得用大黄才能治愈。”梁元帝比他爹聪明,听了姚垣的话,果然很快就好了。中药就是一把“双刃剑”,好不好用看掌握在谁手里。

巴豆:

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把巴豆当作是“恶作剧”的必备武器?从小到大,对巴豆的认识全都是恶作剧里把巴豆掺到别人的食物中让人腹泻不止,承包厕所。当我听说巴豆原来是一味中药时,差点惊掉下巴。

巴豆,因为出自巴蜀,长得像豆,所以叫“巴豆”,辛温、有毒。没错,中医认为巴豆是有毒的,谁再说中药无毒,扔一本《本草纲目》过去让他自己看看。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5)

巴豆的作用和大黄有些相似,祛伤寒温疟、破癥瘕积聚、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中医认为巴豆最能泻人,它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泻下,就是让人拉肚子。然而,中医的“神奇”就在于,这么厉害的泻药,却能治腹泻。因为中医上认为有些腹泻是因为冷寒凝滞或食积,止泻药是没有用的,唯有把冷寒祛除、把食积清理干净才能止泻。《本草纲目》中有一病例,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拉肚子已经拉了五年了,一吃肉或油腻一点的食物,或是生冷之物马上发作,吃了很多调脾、升提、止涩的药,不但不管用,喝了药反而拉得更厉害。有一姓王的大夫给她看过去之后,认为此病是大寒凝滞于内所致,应该用热去泻它,寒去泻止。于是就开了蜡匮巴豆丸,吃了两天病就好了。王大夫用这个方法治好的因寒而泻的人有近百人。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6)

巴豆和大黄都是泻药,按理说泻上加泻,应该会泻得很厉害,一泻千里,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巴豆畏大黄,也就是说大黄克它,会抑制它的峻猛之性,所以巴豆与大黄同用,泻下的作用反而变缓了,这对于久病的人来说很重要,泻得太猛,万一收不住闸可咋整。

吴承恩让孙悟空用大黄配巴豆,可见功力非同一般呐。

锅底灰:

古人做饭烧的是柴火,会在锅底、灶内、和烟囱里积聚下很多黑灰,这些黑灰都是可以入药的,止血、消食化积的作用非常好。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忘了名字了,只记得剧中女主来月经了,她婆婆拿出一条细长布袋,装上从灶头里掏出的黑灰,让她把布袋垫在裤裆里,这就是原始的卫生巾。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7)

锅底灰消食化积的作用在民间从未中断过运用,我的家乡广西,就有用稻草烧成灰,加水调和浸泡糯米再包的粽子,叫“灰水粽”,听说广东叫“碱水粽”,根据现代化学分析,稻灰水确实是呈“碱性”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糯米很不好消化啊,用灰水浸泡之后,就可以借助稻灰消食化积的作用帮助消化,吃粽子就没那么容易堵了。以前烧火做饭烧得最多的也是稻杆,包粽子用的稻草灰和锅底灰是一母同胞,但锅底灰的作用比稻草灰还要强,因为锅底灰是经日积月累,而且是稻草燃烧的烟灰升腾而凝结在锅底的,相当于是稻草灰的精华啊,所以锅底灰的作用更强烈,可以入药。

开国中将方强同志,在红军长征时,因食青稞引起肠胃消化不良而拉肚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强打精神,随中央红军纵队接连翻过了一座座雪山,到达了川西北。此时方强的腹泻已经转为痢疾,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由医护人员抬着向前转移。在长征途中,染上痢疾就只有等死了。方强找炊事员把烧饭锅的锅底灰刮下来,用开水调好后当药灌进肚子里。一天三次,一连三天,大把大把的锅灰喝进去,痢疾竟奇迹般地好了。长征结束后,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磨难。解放后,成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海军副司令员。2012年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8)

锅底灰就是这么神奇的民间智慧。朱紫国王吃的估计不是“灰水粽”,那灌点“灰水”进去把未消化的粽子消化掉,这个方法也是行得通的呀。孙悟空的医术很接地气。

马尿:

如果说锅底灰是装神弄鬼,那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接马尿,怕是来搞笑的吧。然而,当我翻看了《本草纲目》,又一次惊掉下巴,马尿居然也能入药。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9)

马尿,学名“白马溺”,辛、微寒、有毒。可治消渴、破癥瘕积聚。很多人喝啤酒都说是马尿味,难道大家都尝过马尿?我这号称学中医之人却不知马尿为何味,这态度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那下次如果有人喝药感觉像喝啤酒,不要想太多,你可能只是像朱紫国王一样,粽子吃多了。

这马尿有多神奇呢?有记载称,有个土豪和他家仆人都得了心腹痛的毛病,仆人不幸死了,把他肚子剖开,竟发现一只白鳖,红着眼睛,还是活的。于是,众人找了很多药塞入鳖的口中,想毒死它,可是什么药它都百毒不侵。有人骑着白马来看热闹,马随地尿了一泡尿,没想到马尿溅到鳖上,鳖变小了。于是,大家就用马尿来灌它,鳖最终化成了水。土豪一看,这有救了,端起一盆马尿狂饮,病还真的好了。听说胃里有虫的也能用马尿治。

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像《山海经》,有没有这么神奇不知道,但用尿治病这个脑回路可不是中医的专利,西医也正在积极的研究尿药用的可能性,而且成绩不斐呢。

孙悟空把以上几味药碾碎、搅和在一起,搓成三个大药丸,取名叫“乌金丹”。那国王吞下乌金丹,马上去了厕所,拉出很多污秽,内有糯米饭块一团,除下病根,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渐抖擞,脚力也强健。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10)

国王表证已解,随后,得知缘由的孙悟空,又去降伏妖魔,救回金圣娘娘。国王与金圣娘娘重逢,至此,国王的病彻底“痊愈”,孙悟空标本兼治,妙手回春。吴承恩就是一名被小说耽误了的神医。

端午节的粽子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11)

端午节已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在这个举国乃至世界欢庆的日子里,吃粽子的你可要注意啦,你可遇不到孙悟空,也没有乌金丹,千万别太任性,粽子 大鱼大肉是很可能吃出问题来滴,再加上冰镇爽口的冷饮、雪糕,这结果一定会让你酸爽难忘。

尤其是老人、小孩、病人、高考考生更要注意,忍一时口舌之欲,保一世身体太平。

但是,我知道,一定有人控制不住寄己的,锅底灰和马尿估计你也找不到,如果不能给你支个招,这篇文章我也白写了。万一真的吃坏了,保和丸可以救你。

方法只说一次,看到就算有缘。顺便偷偷告诉你,端午节我喝了荷叶茶和三伏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