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1)

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

陈丽云 李春燕

摘要:英语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性技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高考测试中英语书面表达的分值越来越高。但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由于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分层分析,导致写作指导教学针对性不强。本文依据佛山高三学生在英语模拟测试中获得的写作成绩,抽取了高、中、低三个不同水平组学生的作文各30篇,自建成微型语料库,然后尝试利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3.2对这些英语写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从作文的主题句位置、层次结构位置以及上下文衔接手段三个维度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以挖掘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英语写作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为开展强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指导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英语语言水平越高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更倾向于呈现出主题句凸显、结构完整规范、上下文衔接手段合理、连贯等特点,在教学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关键词:不同语言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文本;微型语料库;篇章结构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阶段应该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言技能中的表达性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在书面表达中借助标题、图标、图像、表格、版式等传递信息、表达意义;根据表达目的选择适当的语篇类型;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教育部,2018)。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写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组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作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国内外英语测试必不可少的部分,且赋分权重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全国卷英语高考的书面表达分值将由原来的25分应用文写作,增加到40分(含应用文写作15分和摘要写作或读后续写25分)。

当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便是教师通常采取整齐划一的“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简单评讲—学生背诵范文”的教学方案,由此导致教学方案很难满足全体学生(郭晓华、欧阳菁,2010)。换言之就是教师的教学针对性还有待于提高。由于缺乏对学生习作的针对性指导,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教师应该如何顾及到不同英语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推动整体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其写作文本方面有没有各自独特的共性特征呢?

基于以上问题,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的调查,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有学者对大学生的写作文本的词汇复杂性、句法复杂性和语篇连贯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何忆欣 等,2018;袁志国,2016;李雪莲,2014)。这些学者发现:高水平英语写作者的写作文本词汇更丰富,句型更复杂多样,且审题更准,内容更切题。但鲜有研究对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文本的篇章结构特征进行研究。

鉴于此,笔者以2018年佛山市第一次英语模拟测试写作试题为例,在网上阅卷时从佛山市高三学生的写作文本中抽取90篇(高、中、低水平组各30篇),从篇章结构的主题句位置、层次结构位置以及上下文衔接手段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对比及分析,以期了解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为开展强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指导提供实践依据。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2)

二、语言水平划分标准

语言水平是造成学习者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资源量不同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它是学习者之间呈现出来的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本研究中,语言水平被作为一个独立变量进行研究,研究根据学生在本次佛山市英语模拟测试写作试题成绩(满分为25分)来进行分组,其中20分(80%)及以上为高水平组,15—20分(不含20分)(60%-80% ,不含80%)为中水平组,15分以下(低于60%)为低水平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90篇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学生的英语写作文本,作者年龄在18-19岁之间。他们的英语学习背景相当。笔者根据不同的语言水平把他们分成三组(高、中、低)。其写作平均分分别为:高水平组22.3分,中水平组17.2分,低水平组10.6分。T检验结果表明,高水平组与中水平组学生的写作差异显著(P=0.00<0.05),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学生的写作差异显著(P=0.00<0.05)。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在篇章结构方面的特征。基于已有研究,篇章结构能反映出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完整,语篇是否连贯,可体现在主题句位置、层次结构表达和上下文衔接手段三方面。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其英语写作的篇章结构更明晰,具体表现为:主题句凸显,层次结构完整、规范,上下文衔接手段合理、连贯等特点。

(三)写作测试材料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写作测试。本研究所用的实验材料为2018年佛山市第一次英语模拟测试写作试题。其原题如下所示: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James在深圳某中学做交换生。他给你发来邮件,接受了你的邀请到你家过春节,请你就后续事宜再给他写封Email,告知他来到你家的大概时间以及你打算带他体验的春节习俗。

注意:

1. 词数 100 左右;

2. 于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参考词汇 春联Chinese New Year Couplets。

(四)学生写作范文篇章结构编码表

英语是一种显性逻辑语言,它的篇章结构能反映出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完整,语篇是否连贯,通常体现在主题句位置、层次结构和上下文衔接手段三方面。英语写作篇章的段落主题句往往能涵盖段落大意,常出现在段首,也有被推迟到段尾的,还有少数隐含在段落中间的;层次结构则能体现写作篇章的完整性,通常包含引言(开头)、正文、结论(结尾);上下文衔接手段可以看出写作篇章的连贯性,即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的明晰的、合乎逻辑顺序的组织与安排。以上是培养学生关注篇章结构和写作语篇意识的三个重要维度,因此,本研究设定了从主题句位置、层次结构和上下文衔接手段三个维度对学生写作范文的篇章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每一个维度的内容进行子类细分,制定了研究的篇章结构编码表(见表3.4.1)。其中,主题句位置的每个标注符里数字的十位数为段落位置(即第几段),个位数为主题句在该段落的位置(0为缺失、1为段首、2为段中、3为段尾),以此类推。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3)

(五)篇章结构编码一致性检验

为了保证较高的研究信度和效度,在对学生范文的篇章结构进行编码时,由笔者和另一位课题组成员从高、中、低不同语言水平组随机抽了各一篇进行试探性编码,两位教师教龄均超过10年,且有三年以上任教高三教学的经验。编码的一致性达86%,产生一定比率的编码差异主要出现在上下文衔接手段的编码方面。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两位教师在编码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漏编码现象;原因之二是笔者对低语言水平组学生出现错误的句子里出现的上下文衔接手段没有进行编码,而另一位教师则只要看见有表示衔接关系的单词就进行编码。经过讨论和协商,两位教师统一标准:对于出现错误的句子出现的上下文衔接手段不进行编码。通过编码一致性检验,针对以上原因,两位教师仔细补充各自漏编码的地方,并且重新统一编码标准后,两位教师的编码一致性达到了100%,保证了较高的研究信度和效度。

(六)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研究者首先将阅卷系统中抽取的文章截图打印,然后按不同语言水平整理成可编辑的文档,建立各自的微型语料库,根据表3.4.1所采用的编码方法,由笔者本人将文本微型语料库的篇章结构进行编码,并运用语料检索软件AntConc 3.2检索相关项目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该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检索与研究相关的信息。具体做法是:输入相关检索项目的编码,然后点击其检索信息栏的Concordance,即可看到批量呈现的相关信息,可以方便研究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图3.6.1为例,该图呈现了运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3.2对高语言水平组学生范文进行层次结构分析的结果界面。该图显示高语言水平组的学生写作文本在层次结构方面的引言部分共有30例,说明每一篇文本都有引言部分,无引言缺失现象。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4)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5)

四、结果与讨论

(一)主题句位置

根据本次的写作材料,笔者将文章主题内容确定如下:首段:告知对方此次写信目的;主干部分:具体告知对方来到的时间,并打算带对方体验春节习俗的相关安排;尾段:表达美好祝愿并期待对方到来。同时,以此为参照来决定各段有没有使用主题句,如果有,会出现在段落的段首、段中还是段尾位置?研究者对不同语言水平学生写作文本的主题句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1.1所示。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6)

由表4.1.1可以看出:高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主题句位置位于段首的总计30项,其中,首段3项,主干6项,尾段21项;主题句位于段中的现象比较少,总计仅有4项,其中,首段1项,主干1项,尾段2项。主题句位于段尾的总计32项,其中,首段24项,主干1项,尾段7项;主题句缺失现象共计24项,其中首段2项,主干22项。笔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水平组学生的主干段落主题句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首段的主题句大多数(24项)位于段尾,在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其主干段落虽然出现主题句缺失现象,但由于其他段落主题句特征凸显,依然能较好地传递信息。

中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主题句位置位于段首的总计38项,其中,首段6项,主干29项,尾段3项;主题句位于段中的现象比较少,仅有主干3项;主题句位于段尾的总计24项,其中,首段19项,主干5项;主题句缺失现象共计37项,其中,首段5项,主干32项。笔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水平组学生的主干段落主题句缺失现象的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其首段的主题句大多数(19项)位于段尾,在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而造成的,因此,虽其主干出现主题句缺失现象,但由于其他段落主题句特征较为凸显,依然能较好地传递信息。

低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主题句位置位于段首的总计31项,其中,首段7项,主干24项;主题句位于段中的现象仅有主干1项;主题句位于段尾的总计9项,其中,首段5项,主干4项;主题句缺失现象共计52项,其中,首段18项,主干33项,尾段1项。笔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水平组学生的首段和主干段落主题句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其中,首段18项,未能在首段写清楚本次写作的目的,主干段落共计33项,且其首段主题句位于段尾的现象仅有5例,因此,无法在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其文本主题句不够凸显,不能很好地传递信息。

(二)层次结构

根据本文的实验材料,笔者将本文涉及的写作试题内容分为引言、主干和结尾三个层次段落。表4.2.1呈现了不同语言水平学生英语写作文本的层次结构对比分析情况。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7)

由表 4.2.1 可以看出:高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30篇样本中,引言、主干和结尾都各有30项,且无引言、结尾缺失现象,每篇都是应用文比较常见的三段式的层次结构。其总体层次结构完整、规范。

中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30篇的样本中,均无引言、结尾缺失现象,其中,引言30项,主干40项,结尾32项,可以看出,并不是每篇文本都是三段式的层次结构。主干有40项,意味着有些样本文本的主干部分有不止1个段落,结尾有32项,意味着有些样本文本的结尾部分不止1个段落。其总体层次结构相对完整、规范。

低水平组学生写作文本的30篇的样本中,有1项引言缺失、3项结尾缺失现象,其中,引言29项,主干37项,结尾27项,可以看出,并不是每篇文本都是三段式的层次结构。主干有29项,意味着有1项引言缺失,主干37项,意味着有些文本的主干部分不止1个段落,结尾有27项,意味着有3项结尾缺失。其总体层次结构不够完整、规范。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8)

(三)上下文衔接手段

表4.3.1 呈现了不同语言水平学生英语写作文本上下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结果。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9)

由表4.3.1可以看出:从纵向看,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写作文本在上下文衔接手段方面的表现比较一致,在11种较为常见的衔接手段中,使用频率排在前6的均为并列、时间、空间、列举、递进和因果衔接手段。本研究的实验材料要求考生“告知对方来到你家的大概时间以及你打算带他体验的春节习俗”,尤其是“你打算带他体验的春节习俗”部分,均离不开时间、空间、列举、递进和因果等衔接手段。所用衔接手段符合本研究实验材料的表达需要。

然而,从横向看,在数量上,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写作文本在同一种上下文衔接手段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以时间概念衔接手段为例,高水平组共计90项,平均每1篇文本就有3项,中水平组为70项,平均每1篇有2.3项,而低水平组只有33项,平均每1篇仅有1.1项。可见,借助有效的时间概念衔接手段,语言水平越高的学生可以写出内容更为充实、丰富的文本。进一步分析发现,语言水平越高的学生,尤其是高语言水平学生,越经常运用“when、after,before”等连词 句子的时间状语表达形式来表达时间概念,也有“in the morning / on the morning of the festival / on Feb.13th”介词 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来表达时间概念。其时间概念衔接手段有比较模糊的“after your arrival , several days / a week before the festival”,也有具体的“at 7am, at 12pm that day”,准确、灵活,多样。而低语言水平学生较多使用相对模糊的“before / after / during the festival”的时间概念表达方式,也有用非常具体的表示“某一天”的时间概念衔接手段,但是均出现明显错误,如:“on 2th, on 3th, in this day”。

再以空间概念衔接手段为例,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都能用“my home, my house, the flower street, on the door, in the village, in China”等空间概念衔接手段表达在佛山体验的春节习俗包括“节前大扫除,去花街或商场商店采购年货,节日当天贴春联,在家做饺子吃,在家吃团圆饭,节后去亲朋好友那里拜年”等。但是在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学生的文本检索中还发现有部分样本提到了“在户外燃放或观赏烟花”以及“在家观看春晚等传统习俗”,这些信息是与主题相关的有效拓展细节内容,因而,其空间概念衔接手段的有效使用亦使其内容更显丰富、具体。

总之,从表4.3.1可以看出,学生语言水平越高,其英语写作文本上下文衔接手段越合理、连贯。

(四)小结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其英语写作文本的篇章结构越明晰,具体表现为:主题句凸显,层次结构完整、规范,上下文衔接手段合理、连贯。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10)

五、结语

研究利用语料检索工具AntConc3.2对不同语言水平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文本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找出了不同语言水平组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文本在篇章结构上的差异,并具体呈现了不同组的篇章结构特征。这一研究为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教学指导提供了有力支持。

后期教学中,针对高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可建议学生更多关注写作文本的语言运用方面,如句型和词汇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等,使其文章可读性更强,更能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从而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对于中等语言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向高水平组看齐,严格从写作目的、内容要点、段落设置、内容分布等方面进行谋篇布局,尽量做到每一段都有比较凸显的主题句,层次结构方面要特别注意主体部分不止一个段落或只有一个句子独立成段的现象,尽量保持主体部分内容用一个段落完成,以确保其层次结构完整、规范。在确保其篇章组织结构比较完善的基础上,引导其更多地关注写作文本的语言运用,从而使其写作文本文章层次丰富,可读性强,有效传递信息。对于低语言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先向中水平语言组看齐,可以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帮助学生确认写作目的、规划作文的结构与布局,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设计文章框架(确定好应用文写作的常用三段式框架),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确定每个部分要写的中心内容,尽量引导他们写出每个部分的主题句,并要求学生严格对照各部分的主题内容分三段一步一步展开来写(程晓堂,2018)。切忌一个段落只有一句话的多段落现象。在确保学生篇章组织结构尽量不出现主题句缺失、引言或结尾缺失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上下文衔接手段的丰富性。只有在做好以上功夫的基础上,再慢慢引导他们关注写作文本的语言运用,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句酷批改网”等智能教学平台,利用其能对词汇运用及语法方面进行智能分析的优势,帮助学习者快速准确定位英文写作过程中的词汇拼写及语法问题,进而有效进行修正提升,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只有当教师顾及到不同英语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指导,才能取得写作教学的预期效果,从而推动整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注:本文为广东省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专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写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9JX06071;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强师工程”2020年度项目《新高考背景下微型语料库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2020ZJK003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11)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

[2]郭晓华、欧阳菁. 基于错误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 外国语文, 2010(12).

[3]何欣忆,黎曜玮,李良炎,邹晓玲,张小洪. 高分组英语写作文本的句法特征探究—基于句酷批改网英语写作文本的数据挖掘[J]. 现代教育杂志,2018(12).

[4]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 数学 英语)[M].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5]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李雪莲. 英语专业学习者书面语文本特征多维度研究—以自然语言处理软件Coh-Metrix为研究工具[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袁志国. 英语写作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的词句运用差异研究—“结果法”教学理念驱动下的习作文本词频分析[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4).

Analysis of Discourse Structur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Chen Liyun Li Chunyan

Abs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nglish writing.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 (2017 Edition) has set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written English skill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point for writing task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However,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because the teacher cannot make a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writing,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guidance is not targeted. In this paper, 30 essays from three groups of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 student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writing scores of Fosha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English simulation test, and a self-built mini-corpus of their writing texts is constructed. Then, the corpus retrieval tool AntConc3.2 is used to analyze these English writing text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opic sentence posi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osition and contextual cohesion in order to dig o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English writing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nglish levels, and to provide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targeted writing teaching guid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texts of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language levels show a more prominent topic sentences, a more complete structure and a more reasonable and coherent textual structure. Therefor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should be given targeted guidance to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Key words: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English writing text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icro corpus; discourse Structur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

高考英语书信写作结构(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差异分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