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一路走来,曾与相声界诸多人士有过纠纷,而最初的“一炮”,是因为博客文章,与天津艺人汪洋起了纷争。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1)

汪洋和郭德纲都是天津人。汪洋小时候住的那个大院子,住着一个说评书的高庆海先生,郭德纲去高先生家学评书(评弹),与汪洋相识。

郭德纲在一次演出时,在一个返场小段中“砸挂”汪洋,对汪洋夫妇二人出语不敬。

不过,两人最终和解,汪洋也撤诉原谅了这位天津同行。

汪洋,1969年生人,自述8岁开始学相声,在天津曲艺团时,曾亲受马三立老人科班,后拜恩师于世猷先生,当时马三立大师年纪最大,而他年纪最小,被传为一段佳话。他1993年独闯北京,演过电视剧《马三立》、《康熙微服私访》。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2)

电视剧《马三立》剧照

要说,他在天津地盘上是个有名的曲艺演员。

在2000年初,相声圈全面不景气,德云社和郭德纲还在苦苦等待突破点。

汪洋就总结相声界不景气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季先生一再批驳的“没文化”:“没有继承旧社会的优点,倒把缺点都继承了,这要命了。从相声学员班来讲,学员们都会一大堆相声黑话。旧社会不会黑话没法生存,可是现在把小孩弄一堆黑话干什么,标榜我是相声门里人,说自己是谁的徒弟来证明自己在相声界的地位,这些都没有用。”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3)

另一方面,相声节目缺乏变化并不能满足观众对幽默的渴求,关键在于相声人才培养十分困难。学相声既要下工夫又要有悟性,还得碰上一个好老师,冯巩的相声大专班已经办不下去了,要不是姜昆出了四大本教材,相声人才培养连教材都没有。

这些原因导致了目前相声队伍“基本上一大车就能把相声演员装上了”。 汪洋还说,曲艺界的毕业生,自己的学弟学友们有不少优秀的相声苗子,都转行了。“他们跟我聊天都说,发现是这么一个风气,存在这样的潜规则,就不玩了,因为他们玩不起。”

回顾拍《马三立》遇挫

回顾自己30年的曲艺人生,当时才38岁的汪洋用了“痴迷、痛苦、遗憾”三个关键词。汪洋8岁就在天津登台,可是现在他已经基本告别舞台演出,归结原因,汪洋说,并不是因为自己不热爱相声,而在于“看不下去了”。汪洋回顾还是北漂一族时,筹拍《马三立》的历程。当初拍这部剧引起了天津相声界的反对,而北京相声圈由此对他并不接纳。

对于被批是“相声界的逃兵”,汪洋表示:“相声就是我深爱的一个女人,当我不能让她幸福的时候,我就远远离开她,不要最后不能让她幸福,糟践青春。”从汪洋家到天津市曲艺团,到老师马三立家都是走走就到了,汪洋家和郭德纲启蒙老师家,更只有一墙之隔。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4)

电视剧《马三立》的最后一集是纪录片

在浓郁的曲艺氛围中,汪洋自述“从六七岁就开始学相声。为了相声我高一退学,我为说相声跟父亲断绝父子关系。我25岁自己投资拍摄中国相声界第一部影视作品《马三立》”。

但是这部《马三立》为汪洋招来“很多人拿枪崩你”。当时有人到马三立老师家说“汪洋模仿您,拿您在外面赚钱,拿您拍电视剧。一堆人游说,导致马三立老师后来在各大媒体发表声明。”

马三立后来发表声明:《马三立》这部电视剧跟我没关系,汪洋拍的《马三立》纯属失实,请各单位注意。“请问我当年24岁,相声界的泰斗公开说我骗,就这么恶毒,报纸我现在都留着。从那时候我就认准了,我就不服输。顶着这么大压力,我自己拿钱,最后我两年的心血感动了马老,最后让我拍了。”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5)

但是“《马三立》刚播四集又遭人写匿名信说里面有问题,要停播”。

另外,“没了师傅”又让汪洋陷于“灭顶之灾”:“1993年侯宝林师爷去世,由于长辈们的门户之争,最后侯宝林不认我师傅于世猷做徒弟,因为于世猷当年蹲过监狱。没了师傅,你说我怎么往下混?我师父又病了,我大年三十一个人吃一碗方便面。”

看德云社演出感动落泪

和郭德纲之间由于官司导致的不快已经烟消云散,由于相似的从艺经历,汪洋表示“我俩本是同根生”,并声明“很多人误解我,说我跟郭德纲打官司是砸挂,我起诉是因为他写博客对我进行攻击,他砸挂因为我不是相声界的人,我太太更不是相声界的人,起诉他也不是我起诉,是我太太起诉他”。

郭德纲单口相声马三立(郭德纲砸挂被他告)(6)

不仅对郭德纲的执着令人钦佩,汪洋还说自己在看德云社的演出录像时感动得哭了。而德云社在台下表演观众“来段三俗”的呼声,让汪洋很难受,“这跟旧社会底下观众喊侯宝林来点黄的一样,这是祖祖辈辈相声演员嘴里的一块痛疤,也是我受不了的东西。”

但德云社里很多演员都是大学生,又让汪洋看到了希望,汪洋奉劝郭德纲,“说好自己的相声,把自己的队伍壮大就行了,不要跟别人较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