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挑战局#

近日,一则“妈妈外地工作看老家监控,1岁女儿每天独自吃饭玩耍:她会孤独吗”的新闻把留守儿童的现状这一基础社会问题重新放到了大众的视野中,这是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妈妈,她打开老家监控,看到一岁半的女儿独自玩了一上午,妈妈称:今年把宝宝送回老家,自己每个月都会回去看她。宝宝很乖,外婆在隔壁房间缝纫衣服,宝宝也不会打扰。一个红盘子一个小馒头就能玩一上午。有时候看电视打发时间,从1岁开始每天都能自己乖乖吃饭。也不知道小宝宝会不会感到孤独。为了生活,不能一直陪伴孩子,很心疼也很愧疚。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这个社会现象)(1)

童年曾为留守儿童的我看到此新闻也深有感触,我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南方城市打工了,我一直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那种少了父母陪伴的孤独和缺少父爱母爱的体会,让我从小自卑,我曾和监控中的小女孩一样,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玩着玩具玩一天。

至今我都感觉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有隔阂,我也不敢结婚生子,怕给不了孩子稳定的生活。

查了一下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26.6%,有3.6亿人属于离开了故乡在外打拼。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这个社会现象)(2)

202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2.9亿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

农民工年龄平均41.7岁,4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48.2%;大专以上学历占12.6%。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这个社会现象)(3)

几年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也有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选择回家陪伴或把小孩带到工作的城市,他们深知那种对父母的渴望。所以有了孩子,尽全力把他带在身边,虽然很影响工作,但你能感受到他在爸妈陪伴下是更加健康快乐的。父母也能参与他的成长,给他除了吃穿之外更优质的身心教育。

但城市的社会成本和教育抚养成本着实让很多人压力很大,这也促使年轻人害怕结婚、不敢结婚、不生孩子,也促使国家开放二胎和“双减”政策出台。

这几年相关的新闻报道的少了,但问题不会因为不报道就不存在,至今仍有很多农村、城市的儿童属于留守儿童,不过从最新的数据看,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数量在减少,根据《中国留守儿童2021数据统计图》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总量降的非常快,从原先的六七千万降到千万以内,也能体现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

留守儿童这一现象也许根本上不能得到彻底解决,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也应该出台一些制度和举措来鼓励个人和企业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现在在国外有很多中国人被外派去做项目,能不能让外派的人携带家属?家属带的有孩子,能不能在当地开办学校让这些孩子在当地上学?

先别说不可能,你看外企那些公司,他们来中国的外派人员很多都是携家带口来的,工作生活亲情两不误,还培养了员工的忠诚度。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开展,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派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做一些大中型的工程项目。

如何让派出去的人能够扎实地开展工作,解决家庭后顾之忧,也是举措之一。

让员工只讲贡献。不讲员工个体家庭幸福的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

员工幸福的在外工作,也是间接传播了中国的软影响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这个社会现象)(4)

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能不能在工业园附近有更多的公租房和配套的学校?你们享受了外地人的人口红利,建这些配套也能更好的促进当地就业和促进消费,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来。

人口聚集的地方就开设学校、医院,人口少的地方减少相关配套资源,灵活处理,也等于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希望以后类似的社会问题少出现,让人们拥有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资料:

1、《202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增加691万人》https://szb.farmer.com.cn/2022/20220430/20220430_001/20220430_001_4.htm

2、《迁徙中国视野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发展与乡村振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014067009647291&wfr=spider&for=pc

3、《关爱留守儿童 播洒爱心阳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84832

,